---
(起)
李教授的邮件像一剂温和却效力持久的镇静剂,缓缓抚平了林薇心中最剧烈的恐慌。虽然对能力的恐惧依旧存在,但那灭顶般的绝望感消退了不少。
她意识到,一味地恐惧和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奖学金必须要争,债务必须要还,而能力……这个无法摆脱的“礼物”或“诅咒”,她必须学会去面对和掌控。
逃避不了,就只能驯服。
(承)
接下来的两天,林薇彻底调整了自己的复习策略。
她不再疯狂地、贪婪地使用能力去“扫描”一切。而是将那种超凡的记忆力当作一个极其精密的“外部硬盘”和“回放工具”,而非思考本身。
她强迫自己放缓速度。在听课或阅读时,她只会在遇到极其复杂、需要绝对精准记忆的公式、定义或关键数据时,才小心翼翼地“开启”能力,进行短暂的、有针对性的“录制”,像用高亮笔标记重点一样。
大部分时间,她依靠自身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去跟随老师的思路,在笔记本上留下的是经过自己初步消化后的笔记,而不是机械的抄录。
课后,她也不再急于求成地一次性“回放”大量内容。她会先尝试依靠自己的记忆和笔记去复习、做题。只有在遇到卡壳、无法准确回忆关键细节、或者需要反复琢磨某个复杂推导过程时,她才会谨慎地“调取”能力存储的原始画面和声音进行核对和深度分析。
这个过程,远比之前单纯依赖能力要慢,也更耗费心神。她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自制力,抵抗那种“一键获取答案”的巨大诱惑,同时还要承受能力使用时伴随的、虽然减弱但依旧存在的神经刺痛。
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必须精准而克制。
(转)
效果是显著的。
虽然整体复习的“量”似乎慢了下来,但“质”却有了飞跃的提升。那种知识真正被理解、吸收,融入自身知识体系的感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信心。
头痛的频率和强度也明显下降了。虽然疲惫感依旧,但不再是那种被掏空般的、濒临崩溃的虚弱。
她甚至开始尝试着,在“回放”记忆时,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地“提问”——为什么这一步要这样推导?这个假设是否合理?有没有其他可能?——引导着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这种将能力与自身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让她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这天晚上,她在图书馆一个安静的角落,尝试攻克微积分的一个经典难题。她先是自己思考了半个小时,列出了大致思路,但在一个关键转换处卡住了。
她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回放”白天李教授讲解类似题型时的画面和声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辰星予她教授的话语清晰传来,板书的每一步推导都历历在目。
但这一次,她没有简单地复制过程。而是在“回放”的同时,将自己的思路与教授的讲解进行比对、印证、提问。
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定理?我的思路卡在哪里?是哪个条件没有充分利用?
突然,就像电路接通!
在自身思考与绝对精准的“影像”资料反复对照琢磨下,那个卡住她的关键点豁然开朗!她一下子明白了自己思维的盲区所在!
她猛地睁开眼,兴奋地抓起笔,流畅地将剩余的解答步骤一气呵成!
整个过程,她几乎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头痛,只有一种突破难题后的纯粹喜悦和巨大的成就感。
这种感觉,比单纯依靠能力得到答案,要美妙千百倍!
(合)
她看着纸上完整而优美的解答,长长地、舒畅地吁了一口气。
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一个微小却真实的弧度。
这是自能力觉醒以来,她第一次不是带着恐惧和负担,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掌控”的愉悦感去使用它。
她找到了那个危险的平衡点。
能力是利器,但执刀的手,是她自己的意志与思考。
她不再是被动承受反噬的奴隶,而是在尝试成为驾驭力量的主人。
虽然前路依旧布满荆棘,能力的隐患也远未消除,但此刻,她心中燃起了一簇更为坚韧的希望之火。
她拿出手机,再次点开李教授的那封邮件,认真地回复:
【李教授,谢谢您的指导和关心。您的话让我受益匪浅。我正在尝试调整学习方法,注重理解。附上的文献我会认真阅读。再次感谢您。林薇。】
点击发送后,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悬念)
然而,就在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图书馆时,眼角余光无意间瞥见不远处的一个座位。
一个熟悉的身影——秦浩,正和另一个学生会干部模样的男生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什么。秦浩的表情有些阴沉,不时朝她的方向瞥来一眼,眼神复杂难辨。
看到林薇注意到他们,秦浩立刻收回了目光,假装和同伴讨论桌上的资料。
但那一瞬间的眼神交汇,让林薇刚刚放松下来的心弦再次微微绷紧。
秦浩的安静,果然只是表象。
他就像一条在暗处蛰伏的毒蛇,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林薇握紧了手中的笔,刚刚获得的些许平静被一丝隐忧取代。
内部的危机稍缓,外部的麻烦,却从未远离。
---
(第九章完,字数:约3200字)
(http://www.220book.com/book/7YO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