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二月初,东风仍带刀。敦煌东南五十里,沙山环峙,形成天然风口,一夜便可把驼铃埋成古坟。李大亮征发的两千戍卒,正在风口处抢筑“西海染院”土墙。沈绾绫到的时候,墙高才及肩,细沙像水一样从夯层缝隙里往外流,士兵们一边洒水一边夯,嘴里骂着“沙贼”。
她跳下车,先捧了一把沙,指间捻动——石英粒粗、棱角分明,正是她需要的那种“会呼吸的沙”。系统界面悄然浮现:
【新环境感应】
——检测到高反射石英砂,可用于“月白显影”底布处理,是否解锁辅助配方?
沈绾绫心中默念解锁,一股冰凉的细流滑过脑海:高反射砂+牛胶+少量芒硝,可制“隐底浆”,使布面在月光下呈现淡蓝水纹,日照则隐。她合上系统,抬头对戍卒校尉道:“别骂沙贼,这沙是宝。筑墙之余,替我筛一百石,粒径要匀,我有用。”
校尉愣住:“沈奉议,风都堵不住,还要筛沙?”
“风堵不住,是因为墙太实。”沈绾绫抓起一把沙,顺风抛去,“让沙自己咬自己,墙才能活。”她吩咐把沙分成三份:最细的做“隐底浆”,中等的混进夯土,最粗的则与草筋合筑外墙,留半寸空隙,让风穿而砂不落——后世谓之“沙漏墙”,此时却被她提前了千年。
西海染院未起,工棚先立。夜里,沈绾绫在油灯下展开副册残页——那页被赵王截走的《夜光白细纬法》副册,其实只有一半,最关键“钴蓝显影”一步被故意写成“月望夜浸”。她当时设陷阱,如今却成真祸:敦煌己有胡商暗中试织,成品在月光下呈灰蓝,三日后便褪成枯白,市价却炒到一匹三十金,百姓怨声载道。
系统弹出红色警告:
【品牌风险】
——“夜光白”伪品流入市场,可信度-15%,建议启动“痕迹分析+产品优化”连锁模块。
沈绾绫揉了揉眉心,召来阿九:“把伪品取一匹,再取正品半匹,我要当众验尸。”
次日辰正,敦煌城东市。胡人搭起彩棚,棚内悬伪“夜光白”,棚外立正品,两匹中间只隔一道纱幔。沈绾绫不穿官袍,只着素青短襦,腰间悬一小银壶,壶内是“验色水”——以靛草、姜黄、明矾按3:1:0.5熬成,可让伪色现形。
她先让市民远观:两匹皆白,月纹隐现。随后取水壶,轻喷伪品,布面顷刻浮出灰蓝雾斑,像霉;再喷正品,只凝水珠,毫无杂色。人群哗然。她又取火石,点燃火浣布碎片,置于两匹之下,正品受热,月纹愈发明亮;伪品却冒黑烟,灰斑扩大。
“伪品纬线掺了靛灰,胶以米浆,受潮即霉,遇热便焦。”她高声道,“正品纬线用河西长绒棉,经线覆‘隐底浆’,钴蓝只在月光下显影,日照则隐——此乃昼夜双生之花,非灰斑可比。”
市民中有人喊:“胡商说三十金一匹,退钱!”沈绾绫顺势抬手:“今日起,西海染院设‘月光台’,每旬月圆夜,当众验布,正品白送水印,伪品概不售!”
系统提示音连串响起:
【产品优化】完成,可信度+20%
【染技品牌建设】启动,作者“债务90”推荐阅读《绫染长安:隋末天工开丝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声望+300
二月既望,夜无云。西海染院未完工的院子里,立起一根三丈高桅杆,杆顶悬一面白旗,旗上以“隐底浆”绘满钴蓝月纹。月光泻下,白旗瞬间化作一片流动的蓝海,月纹却亮成银白,仿佛倒挂天河。市民奔走相告,连吐谷浑商队也赶来观看,有人跪地大呼“月神显迹”。
沈绾绫立在旗下,任沙风吹面。系统界面在眼底铺开,一行行小字刷新:
【环境感应染色】进阶——
“钴蓝月”完成度98%,可投入军、民两用:军为夜行标,民为节庆灯。
她却在想李世民要的那批“无铜火浣”。若用“钴蓝月”作内衬,白日如常布,夜里显月纹,既可辨己方,又可悦将士之心。一念及此,她立刻回棚,手书“河西急奏”:请朝廷拨钴料千斤,以“月纹”代“铜丝”,织轻甲内衬三千,供伊吾行军。
然而钴料昂贵,一斤值十金,朝廷未必肯批。沈绾绫想起系统曾提示“天然染料创新”,遂带人入祁连支脉,寻找本土含钴矿苗。三日后,在一处废弃银坑旁,发现黑色表土,刮之呈浅紫,入口微甘——是“土钴”,钴含量极低,却可富集。
她令兵卒掘土百斤,以陶瓮、炭火、风箱,建“闷烧富钴法”:土拌木炭末,密闭三日夜,慢火煅烧,使钴还原成可溶颗粒,再以水浸、过滤、沉淀,得“土钴泥”五斤,色暗蓝,成本仅市钴一成。系统弹出:
【天然染料研究】+【技艺互补融合】
——“土钴泥”可替代进口钴料75%,是否命名“祁连蓝”?
沈绾绫提笔,在瓮身写下三字:祁连蓝。她告诉兵卒:“此泥可制月纹,也可制瓷,更能换马匹、粮草。从今往后,它就是我们自己的‘蓝’。”
三月朔,最后一夜寒潮。西海染院外墙终告合拢,风穿沙隙,呜呜如笛,却再无落沙。墙内,工棚改作“月光台”,台中央立一架小型手摇织机,机杼上绷着半幅新品:经线为火浣细纱,纬线混“祁连蓝”,以“隐底浆”点花。白日视之,素白无奇;月夜观之,则现一只展翼大鹏,翅纹钴蓝,胸羽银白——正是李世民要求的“无铜火浣”样布。
沈绾绫亲手摇机,投梭、打纬,动作不快,却带着奇异的节奏,仿佛把一整片祁连月色织进布里。织成,她剪下七尺,叠好,装入桐油筒,以火漆封,外写“雪色”二字。
曙色初动,沙山披金。沈绾绫登关楼,向东眺望。长安尚在三千里外,她却仿佛看见紫云阙高台、看见李世民披甲立于伊吾城头,看见将士们夜行,衣内隐现钴蓝大鹏,如月神护翼。
她低头,系统界面安静浮现:
【文化传播】
——“雪色”将随军远行,预计影响:伊吾→高昌→龟兹→撒马尔罕。
沈绾绫合上界面,呼出的气在寒风里凝成白雾,像一缕未织完的纱。她轻声道:
“风从沙州起,色向天际流。
下一幅图,该叫——‘丝路钴月。”
雪色与沙色在她脚下交汇,晨光一照,竟泛出淡淡的蓝,像黎明最后的星,也像大海最初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7ZN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