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二章:西衍新书与无声硝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崩铁:坐忘道还在追我 http://www.220book.com/book/7ZR9/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崩铁:坐忘道还在追我

星际和平公司留下的烂摊子还在缓慢清理中,但罗浮仙舟内部的日常生活,却在一种奇异的韧性下,逐渐恢复了表面的节奏。

星穹列车组与将军府的联合“维稳”行动,尤其是星和穹那对活宝堪称行为艺术的“打假”视频,意外地有效疏导了民众因公司灾难和坐忘道谣言而产生的恐慌情绪。

茶余饭后,人们更多是在调侃“星姐又抓了几个假穹”或是“穹哥今天又炸了什么奇葩法宝”,而非谈论那高悬于顶、持续散发着不安气息的「迷惘之眼」。

然而,真正的文化渗透,往往发生于无声之处。

西衍先生废寝忘食、文思泉涌创作出的新故事,终于完成了。

他将其命名为——《浮世迷途记》。

故事讲述了一位出身微末、身负诡异诅咒(隐喻心素)的少年“焰”,在巨大的谎言与阴谋中挣扎求存,不断追寻世界背后“真实”的悲壮旅程。

故事里有舍身饲虎的悲悯,有背叛与坚守的挣扎,有光怪陆离的诡异遭遇,更有对命运本身的叩问与质疑。

情节曲折离奇,情感渲染力极强,人物形象鲜明得仿佛能从纸面上跳出来。

西衍先生本人对这部作品满意至极,认为这是自己说书生涯的巅峰之作。

他并未意识到,那些让他自己都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潸然泪下的情节和词句深处,缠绕着一丝来自「阴阳斗姥」的、微不可查的“迷惘”之毒。

《浮世迷途记》首先以连载的形式,出现在西衍先生常驻的茶馆和几个流行的罗浮网络平台上。

其效果是爆炸性的。

几乎一夜之间,《浮世迷途记》就俘获了大量的读者。

人们沉醉于“焰”的坎坷命运,为故事中角色的抉择而争论不休,更对那笼罩一切的“谎言”与对“真实”的追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种共鸣,在当下罗浮特殊的环境下,被无限放大。

牦之门高悬,迷惘之眼凝视,两个世界规则碰撞带来的种种异象和认知干扰本就让不少人心中埋下了困惑与质疑的种子。

《浮世迷途记》没有首接解答任何问题,反而用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方式,将这种“迷惘”情绪艺术化、故事化了。

它仿佛给了民众一个安全的口子,去宣泄和体验那种对不确定性的焦虑。

“你说,我们现在的世界,会不会也像书里写的那样,背后藏着巨大的‘谎言’?”酒馆里,有人借着酒意发问。

“谁知道呢?连公司那帮人都能搞出那么大乱子,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同伴唏嘘回应。

“唉,‘焰’至少还在寻找真实,我们呢?”另一人感叹。

讨论的热度居高不下。甚至有人开始自发分析故事中的细节,试图从中找出应对当前现实困境的“隐喻”和“启示”。

这股风潮,自然也引起了列车组和将军府的注意。

“这书……热度很高啊。”三月七刷着玉兆上的讨论,歪着头。

“写得确实挺好听的,西衍先生真厉害!就是看得人心里有点闷闷的。”

瓦尔特·杨仔细阅读了目前己发布的章节,眉头越皱越紧。

作为理之律者,他对信息结构有着本能的敏感。

故事本身文学性上乘,但其内核扩散的那种对一切既定事实的“质疑”情绪,浓度高得有些不正常。

尤其是在这个节点,它更像是在给本就弥漫的“迷惘”情绪火上浇油,而非疏导。

“这不是简单的故事。”瓦尔特沉声道。

“它的情感导向过于强调‘否定’和‘质疑’,却缺乏建设性的指向。长期沉浸其中,只会加剧认知上的混乱和不信任感。”

丹恒放下手中的击云枪,点了点头:“我也感觉到了。书中的某些情节设定,对‘痛苦’、‘谎言’、‘真假’的描写,其内核……让我隐约联想到李火旺曾经提及的某些概念。”他看向一旁沉默的李火旺。

李火旺自从《浮世迷途记》开始流传后,就显得有些反常的安静。

他很少评价,但每次听完一段故事或者看到相关讨论,眼神都会变得更加幽深,手指会无意识地着他那身红色道袍的衣角。

“……熟悉。”李火旺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里面的‘诅咒’,很像‘心素’的扭曲。里面的‘谎言’,有……斗姥的味道。”他对斗姥的力量太熟悉了,那是曾经寄生在他体内的“红中”的源头。

即使故事经过了西衍先生艺术化的包装,那股源自同根同源的、令人作呕的“真假”悖逆感,依然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

“斗姥?”瓦尔特神色一凛。

“祂在通过西衍先生散播影响?”

“不像首接控制。”李火旺摇了摇头,努力组织着语言。

“更像……撒下种子。让故事自己生长。”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这东西,看多了,会让人……想太多。怀疑一切。”

这正是斗姥的险恶之处。祂不需要首接操控任何人,只需要用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作为载体,将“迷惘”的病毒悄无声息地植入大众的思想中,让它自行复制传播。

这是一种更高明的、针对集体意识的污染。

景元将军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放任《浮世迷途记》这么火下去,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比坐忘道那种首白的谣言更可怕。

后者可以辟谣,前者却会润物无声地改变人的思维模式。

但强行禁止一本如此受欢迎的作品,只会引发更大的逆反心理和猜忌,正中斗姥下怀。

“看来,我们的‘舆论战’需要进入第二阶段了。”景元指尖轻点桌面,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

“既然对方推出了‘畅销书’,那我们……也需要有能与之打擂台的‘作品’。”

他看向西衍先生的方向:“不过,这次不能只靠西衍先生一人了。”

一场新的、更加隐蔽的“文化战”,在罗浮的市井街巷与网络空间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将军府并未公开打压《浮世迷途记》,反而暗中推波助澜,让其热度更高。同时,瓦尔特·杨开始利用理之律者的权能,悄悄地引导网络算法,将一些其他风格的、基调更积极或至少更中立的作品、分析文章和科普视频推送到读者面前,形成一种多元的信息环境,稀释《迷途记》的单一影响。

丹恒找来了几位信得过的、文笔好且三观正的文士,以“解读”、“探讨”的名义,撰写一系列分析《浮世迷途记》的文章。

这些文章表面上赞赏其文学性,实则 悄悄地剖析其故事内核中的极端倾向和潜在危害,引导读者进行更理性的思考。

而星和穹,则接到了新的“任务”。

“什么?让我们也去写故事?拍视频反驳?”星瞪大了眼睛,手里的炎枪差点掉地上。

“杨叔,我们是行动派!文化人的事我们搞不来啊!”

穹在一旁猛点头:“就是就是,我们只会砸东西和……被东西砸。”

瓦尔特无奈地推了推眼镜:“没让你们写严肃文学。发挥你们的特点,用你们的方式去‘解构’它。

比如……如果故事里的主角是你们,会怎么做?”

星和穹对视一眼,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几天后,一个名为“《浮世迷途记》·星穹版”的系列短剧开始更新。

第一集:星扛着炎枪,对着镜头:“家人们!听说有个叫‘焰’的哥们老惨了,被诅咒被忽悠!

这我能忍?看我这就去把忽悠他的反派老窝烧了!”然后画面切到她真的扛着枪冲进一个坐忘道小据点,鸡飞狗跳。

第二集:穹举着一个写着“绝对真实探测器”(其实就是个涂黑的垃圾桶盖子)的道具,对着书里一个著名阴谋桥段照了一下,盖子上的指针疯狂乱转然后爆掉。

穹对着镜头一脸严肃:“看,谎言浓度超标!这剧情有问题,建议跳过。”

他们的方式依旧胡闹,充满了无厘头的解构和吐槽,却以一种极其刁钻的角度,巧妙地消解了原故事带来的沉重感和沉浸感。

让不少观众在看乐子的同时,潜意识里对原故事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产生了一丝疏离和质疑。

李火旺偶尔也会被拉来客串。他会指着书中某段描写诡异诅咒的段落,面无表情地评价:“……华而不实。真正的痛苦,是内敛而沉默的,不会如此……喧哗。”

或者拿起书中提到的某种“法器”仿制品(星不知道从哪搞来的),掂量一下:“……空有其型。缺乏……灵魂的献祭。”

他的“专业吐槽”往往一针见血,带着一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冰冷质感,与其说是反驳,不如说是降维打击,让观众瞬间从故事的氛围中清醒过来。

西衍先生本人似乎并未察觉到这场围绕他作品展开的无声硝烟。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创作成功的喜悦中,甚至对星穹版的恶搞哈哈一笑,认为这也是作品影响力的体现。

斗姥的力量隐藏得太深,只是持续地为他提供着“灵感”,让他继续沉浸在创作的狂热里。

李火旺站在茶馆远处,听着里面说书人声情并茂地讲述《浮世迷途记》的最新章节,听众们如痴如醉。

他眉头紧锁,那股熟悉的、被窥视和玩弄的感觉再次浮现。

斗姥没有首接出手,却用另一种方式,将罗浮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着所有人认知的试验场。

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却更加凶险。



    (http://www.220book.com/book/7ZR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崩铁:坐忘道还在追我 http://www.220book.com/book/7ZR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