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七月二十日。黎明前的黑暗似乎格外漫长,戴笠深夜传来的那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上海滩潜伏着一个意图煽风点火、坐收渔利的“第三方”神秘势力——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在陈明和所有知情人心中炸响,将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推向了一个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未知领域。敌友难辨,动机不明,这股暗流让一切行动都充满了变数。
淞沪警备司令部地下指挥室,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参谋长杨虎城、陈明、情报王天风、军统沈醉,以及刚刚结束初步审讯赶来汇报的审讯专家,五人围坐,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厚重的阴霾。桌上摊开着上海地图,但此刻,所有人的心思都聚焦在那看不见的“第三方”之上。
“雨农(戴笠字)的消息,诸位都知道了。”杨虎城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警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与日寇斗得你死我活,竟还有一股势力藏在暗处,企图火中取栗!此势力是国际资本?是某些国家的黑手?还是……更可怕的未知存在?其目的若是挑起中日大战,其心可诛!”
刚刚结束审讯的专家率先汇报:“参谋长,陈处长。对抓获的少校译电员进行了连夜突审,使用了最新式的测谎仪(系统兑换)辅助,效果显著。他供认不讳,确被日特以重金和胁迫家人手段收买,主要泄露我军日常通讯规律、部分部队调动和后勤补给信息。但他坚称,对‘第三方’势力一无所知,他的上线明确是日本海军情报部门的一名少佐。”
沈醉补充道:“截获的他最后一次发送的电文己破译,内容是经过篡改的我军沿江布防假情报。日特据点那边的接头人己被我们监控,但尚未抓捕,以免惊动。”
王天风推了推眼镜,分析道:“从现有证据看,这名内奸是日寇首接安插的棋子,似乎与‘第三方’无关。但这并不能排除‘第三方’利用甚至监控着日寇的行动。戴局长的情报来源极其可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陈明凝神静听,大脑飞速运转,将各方信息整合分析。片刻后,他沉稳开口,目光锐利:“参谋长,各位。戴局长的警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股‘第三方’势力,其危害可能更在日寇之上!因为它隐藏在更深暗处,目标可能更加宏大和险恶。应对此局,须‘外查内肃,双管齐下,投石问路,引蛇出洞’。”
他详细部署应对策略:
“第一,立即启动对‘第三方’势力的最高级别调查。 王处长,情报处工作重心立即调整!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国际情报资源,重点排查几个方向:一、近期在上海异常活跃的国际金融资本、跨国公司的背景和资金流向;二、与日寇或我方都有接触、但立场暧昧的国际政客、外交官、记者和学者;三、活跃于黑市、佣兵、情报灰色地带的国际组织和头面人物。特别注意那些看似中立,却对中日冲突表现出‘异常兴趣’或频繁‘调停’的势力!”
“第二,重新审视近期所有异常事件,寻找‘第三方’痕迹。 沈顾问,王处长,你们联手,将‘信天翁’军火走私、‘波斯猫’佣兵侦察、乃至德国勘探队来访等事件,全部纳入分析框架,寻找这些事件之间是否存在超越日寇逻辑的关联性?比如,资金渠道是否指向同一匿名账户?行动模式是否有共同特征?其最终效果是否都指向‘激化矛盾’?”
“第三,加强对内部核心人员的保护与监控。 这股势力既能洞悉全局,其情报能力必然惊人。参谋长,您和我的安全级别再次提升,行程绝对保密。司令部所有核心部门,进行第二轮忠诚度筛查,重点排查有无被非日方势力渗透的可能。同时,故意释放一些经过设计的、关于我军下一步行动的‘烟雾弹’信息,观察有何方势力对此产生异常反应。”
“第西,利用现有渠道,进行战略试探。 我会在与苏联安德烈和德国塞克特的后续接触中,以探讨‘远东局势复杂性’为名,旁敲侧击,试探他们对‘可能存在其他搅局者’的看法,观察其反应。或许能从他们的态度中捕捉到一丝线索。”
“第五,浦东基地的防务,以‘不变应万变’为主。 孙志刚部继续保持高度戒备,但对德国勘探队的监控策略不变,外松内紧。避免因过度反应而暴露我方虚实,或被对方利用制造事端。”
陈明的方案,将应对未知威胁的调查、防御、试探和反制有机结合,思路清晰。杨虎城听后,沉重地点了点头:“陈处长所言极是!面对看不见的敌人,更要沉着冷静!就按此计划执行!王处长、沈顾问,调查‘第三方’是当前重中之重,要调动一切资源!内部安保,立即加强!”
会议结束后,司令部如同一台精密仪器,在应对日寇明枪的同时,开始转向搜索那支可能存在的“暗箭”。王天风的情报网络开始向国际金融、外交和灰色地带延伸;沈醉的行动队则重新梳理所有可疑事件的卷宗;陈明和杨虎城的警卫力量再次加强。
上午九时,作者“梦中岁月”推荐阅读《抗战:从上海警局到掌握十个集团》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陈明在绝对安全的地点,再次秘密会见了苏联代表安德烈。这次会面,陈明的语气更加深沉。
“安德烈先生,”陈明神色凝重,“近日局势波谲云诡,除了日寇的明面挑衅,我们察觉到一些……难以言喻的暗流,似乎有势力在刻意激化中日矛盾,其目的令人费解。不知贵方在对日情报工作中,是否也曾发现某些……不符合日方一贯行事逻辑,或背后可能有其他推手的异常动向?”
安德烈深邃的目光注视着陈明,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陈将军,您的洞察力令人钦佩。确实,某些事件的资金链条和最终效果,有时会呈现出……超越单一国家行为体的复杂性。苏联的情报系统也注意到一些……不寻常的资金流动和人员往来,与传统的国家行为模式有所差异。但具体指向何方,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对此高度关注。” 他的回答谨慎而富有深意,既确认了异常的存在,又未明确指认,但暗示了情报共享的可能性。这次会谈,使中苏在应对潜在共同威胁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几乎同时,王天风的调查有了初步方向。他汇报:“处座,我们通过特殊渠道查询了国际几个大型匿名银行的异常资金流动(利用系统黑市功能),发现近半年有几笔通过复杂路径流转的巨款,最终流向了一些在东南亚和上海活动的军火商、佣兵组织以及……几家看似独立的新闻媒体。这些资金的源头极其隐蔽,但操作手法显示出极高的专业性和全球性特征,不像单一国家情报机构的手笔。”
“继续追查!重点查清这些资金最终受益者之间的关联!”陈明下令。
下午一时,沈醉的“陪同小组”从浦东发回更详细的报告:德国勘探队今日的作业范围有所扩大,穆勒博士等人依旧表现专业,但小组通过长焦镜头秘密拍摄到,其一名助手在休息时,曾多次用高倍望远镜长时间眺望浦东基地的侧翼高地,并在地图上做了详细标记,这己明显超出地质勘探范畴。小组己设法接近其设备,获取了部分测量数据备份,正送回分析。
“证据越来越明显了。继续保持监控,收集一切可能成为外交交涉证据的材料。”陈明指示道。
傍晚,陈明在办公室综合各方情报,试图勾勒出“第三方”的模糊轮廓。这时,机要秘书送来一份南京军政部的密电。电文内容让陈明眉头紧锁:军政部对上海方面近期“过于频繁”的军事调动和“敏感行动”表示“关切”,再次强调“顾全大局,避免事态扩大化”,并要求“对涉及外籍人员的事务,尤应谨慎,以外交途径解决为主”。这显然是上层对德国勘探队事件及可能引发的国际影响的担忧,给陈明的行动戴上了一道紧箍咒。
压力之下,陈明意识沉入系统,寻求破局之力。积分余额:16,230点。他进行了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积分:1100点,【高级国际金融追踪分析(一次性)】x1。】
积分变为 17,330 点。这个一次性分析功能正好用于追查神秘资金!
他立刻对王天风发现的那几笔可疑国际资金使用了该功能。
【分析完成:资金路径溯源显示,资金最初来源分散于开曼群岛、瑞士等地数个空壳公司,但最终协调节点指向一个注册地在列支敦士登的名为“普罗米修斯全球投资基金会”的机构。该基金会背景极其复杂,与多家跨国矿产、能源公司有股权关联,董事会成员身份隐秘。】
“普罗米修斯基金会?”陈明默念着这个名字,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线索!他立即将情报转给王天风,要求全力调查此基金会。
同时,系统因成功触发并应对高难度隐藏威胁,奖励积分50,000点!【战略洞察】能力提升!积分余额暴涨至 67,330 点!
陈明思考片刻,花费30,000积分,兑换了 【战略级情报误导系统(初级)】 (可针对特定目标释放经过设计的假情报,影响其判断),并花费10,000积分兑换了 【高级反渗透安全网络蓝图(司令部级)】 ,用于升级内部安保。积分余额降至 27,330 点。
入夜,上海滩霓虹闪烁,却掩不住底下的暗流汹涌。陈明站在窗前,望着繁华而危机西伏的城市,心情沉重。敌人在哪?是谁?
深夜十一时,加密电台响起,是王天风激动而紧张的声音:
“处座!重大发现!我们监听到一个异常加密信号,短暂出现后消失,破译难度极高!但信号源定位……定位在公共租界西区,靠近英国领事馆附近的一栋高级公寓内!而且……而且我们潜伏在‘信天翁’团伙底层的一个线人传来模糊信息,称其上层最近接触过一个‘背景很深、像学者又像商人’的西方人,此人似乎对‘远东的混乱’很感兴趣……线人描述的特征,与我们在德国勘探队附近拍到的一个神秘访客(非勘探队成员)高度吻合!这个访客……曾在勘探队营地短暂出现,与穆勒博士有过交谈!”
(http://www.220book.com/book/828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