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八月十西日。黎明前的上海,笼罩在一片异样的寂静中,但这寂静之下,却涌动着危险的暗流。沈醉昨夜关于日方激进势力可能策划“低强度”挑衅的密电,如同在绷紧的弓弦上又加了一分力。淞沪警备司令部内,所有人都预感到,平静的日子恐怕不多了。
司令部地下指挥室,灯火通明。参谋长杨虎城、陈明、情报处长王天风、军统负责人沈醉,以及特务总队参谋长赵家骧、负责闸北防务的李旅长等十余名高级军官齐聚一堂。墙上的上海地图,闸北、虹界区域被醒目地标注出来,那里是双方对峙的最前沿,也是摩擦最易发生的地方。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杨虎城声音低沉,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将领,“鬼子那边的少壮派不耐烦了,想搞点事情出来试探我们,也逼东京那边表态。闸北这边,首当其冲。李旅长,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李旅长是个黑瘦精悍的汉子,闻言立刻起身汇报:“参座,陈将军,各位长官。闸北前沿阵地,我军与日军海军陆战队哨位最近处不足百米,彼此都能看清对方的脸。近来日方巡逻队明显增加了挑衅动作,比如故意越界、用刺刀挑我军设置的障碍物、甚至对着我方阵地撒尿,极其嚣张。弟兄们憋着一肚子火,但严格遵守命令,保持克制,以对骂和加强警戒应对。不过,我担心长此以往,万一哪个弟兄忍不住开了第一枪,或者鬼子故意制造走火事件,局面就不好控制了。”
赵家骧接着汇报了特务总队的情况:“参座,处座。特务总队官兵求战心切,士气高昂。但新兵比例高,虽经严格训练,毕竟缺乏实战检验。若骤然投入高强度冲突,恐有不适。建议先以小规模、可控的方式,让部分精锐分队参与前沿警戒或反挑衅任务,积累经验。”
王天风推了推眼镜,补充情报分析:“我们监听到的零碎信息显示,日方可能的选择包括:怂恿日侨义勇队或浪人武装化装挑衅,制造混乱;或者由其海军陆战队小股部队假扮中方人员袭击日方目标然后栽赃;最坏可能是寻找借口进行连排规模的武装突击,企图夺取我一两个前沿要点,制造‘既成事实’。”
沈醉眼中寒光一闪:“无论他们玩什么花样,我们都必须做好预案,既要坚决反击,又不能落入圈套,尤其要避免被对方扣上‘首先开火’的帽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明身上,等待他在这微妙而危险的时刻做出决策。
陈明凝视着地图上那条犬牙交错的防线,大脑飞速运转。他深知,第一次实战考验对新建的特务总队至关重要,既要打出威风,又要控制规模,还要防止事态失控。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锐利而冷静:“参谋长,各位同僚。日寇企图用‘低强度’冲突投石问路,我们绝不能示弱,但更要讲究策略,要做到‘反击有力,规模可控,证据确凿,速战速决’!”
他清晰部署应对可能挑衅的“闸北预案”:
“第一,前沿部队提高警惕,完善应对流程。 李旅长,立即传令闸北所有前沿部队:一、哨位加倍,明暗结合,配备望远镜和简易通讯设备(如哨子、信号旗)。二、明确自卫原则:若遇小股浪人或便衣挑衅,以抓捕为主,尽量活口;若遇日军正规军小队规模以下越境攻击,可坚决还击,但力求就地歼灭,不使其扩大事态;若遇更大规模进攻,则按预定防御计划执行,同时立即上报。三、所有阵地配备照相机(简陋的即可)和笔墨,随时记录敌方挑衅行为,包括拍照、画示意图、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作为证据。”
“第二,特务总队抽调精锐,组成快速反应分队。 赵参谋长,从你的部队中,挑选两个战斗力最强的加强排,配备自动火器和迫击炮,作为战区预备队,部署在闸北后方隐蔽位置。任务:一旦前沿发生超出连排级守军处理能力的冲突,立即前出增援,以绝对优势火力快速解决战斗,然后迅速撤回,不纠缠。同时,可轮流派遣小股侦察分队,配合前沿部队执行巡逻和反渗透任务,积累实战经验。”
“第三,情报和监控工作前移,力争预警。 沈顾问,王处长,将监控重点放在日侨聚居区、浪人活动据点、以及日军前沿哨所。设法收买或策反对方底层人员,获取挑衅行动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对通讯的监听不能有任何松懈。”
“第西,做好舆论和外交通报准备。 一旦发生交火,无论规模大小,都要在第一时间通过正式渠道,向租界当局和各国领事馆通报情况,出示我方证据,说明是自卫还击,揭露日方挑衅真相。”
“第五,系统装备配发前线,提升战力。” 陈明心中默念,意识沉入系统。积分余额:66,150点。他进行了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积分:2400点,【高级战地急救包(排级)】x5。】
积分变为 68,550 点。他立即指定将这些急救包配发给闸北前沿和特务总队快速反应分队。
杨虎城听完部署,用力点头:“好!就按陈将军的预案执行!告诉弟兄们,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鬼子敢伸爪子,就给我狠狠地打回去!但要记住,打赢眼前这一仗的同时,不能坏了抗战全局!”
会议结束后,各项指令迅速传达至基层。闸北前沿阵地的气氛顿时更加紧张肃杀,官兵们检查武器,加固工事,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战意。特务总队的两个加强排连夜进入预设阵地,摩拳擦掌。
上午,局势相对平静,但那种暴风雨前的压抑感愈发强烈。陈明在司令部密切关注着各方汇报。
中午时分,王天风突然传来紧急情报:“处座!监听到日军虹口兵营与一个浪人团伙的加密通讯,内容提及‘今日午后,闸北宝山路一带,制造纠纷’,并暗示‘可动用火器’,目标是‘引发足够关注’!”
“宝山路!”陈明目光一凛,那是闸北一条繁华与破败交织的街道,靠近防线,人口密集,一旦交火,容易造成平民伤亡和国际影响。“命令宝山路前沿阵地最高度戒备!特务总队快速反应分队向该区域靠拢!通知巡警,以维护治安为名,悄悄疏散附近平民!”
下午二时左右,危机终于爆发!宝山路方向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紧接着,前线电话急促响起,李旅长声音急促地汇报:“参座!处座!宝山路出事!约三十名持械浪人,混在人群中,突然向我军检查站开枪投弹!我军己有伤亡!守军一个班正在还击!对方火力不弱,有手枪、步枪甚至手榴弹!”
“命令守军坚决还击!特务总队快速反应一排,立即出击!二排预备!注意辨别身份,尽量减少平民伤亡!”陈明果断下令。
战斗在宝山路狭窄的街巷中激烈展开。浪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凶悍的亡命徒作风,一度占据上风。但很快,特务总队快速反应排赶到,这些经过严格训练、装备了MP18冲锋枪和手榴弹的精锐士兵,在排长(一名原88师精锐班长)的指挥下,迅速展开战术队形,以精准的火力和灵活的穿插,很快压制了浪人。
“报告处座!快速反应排己控制局面!击毙浪人十五名,俘获八名,其余溃散!我方伤亡七人,其中阵亡两人!检查站守军伤亡五人!”赵家骧的声音通过电台传来,带着一丝胜利的激动和沉痛。
“打扫战场,清点缴获,看押俘虏!注意搜救伤员,包括平民!立即将战况和证据(缴获的日制武器、俘虏口供)汇总上报!”陈明命令道,心中稍定,首战告捷,且控制了规模。
然而,就在此时,沈醉发来紧急密电:“处座!急电!日军海军陆战队一个中队,约二百人,正以‘保护侨民’、‘恢复秩序’为名,开出虹口兵营,向宝山路方向快速推进!其后续还有部队集结迹象!完毕!”
作者“梦中岁月”推荐阅读《抗战:从上海警局到掌握十个集团》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28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