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八月十六日。上海的天空,在经历了外交暗战的波涛汹涌后,显得格外阴沉。王天风昨夜关于有吉明企图操纵“民意”和内部分裂的密电,揭示了敌人更为阴险毒辣的攻势。淞沪警备司令部内,应对策略的重心,从军事对峙和外交折冲,进一步转向了更为复杂的舆论争夺和心理防线保卫战。
司令部地下指挥室,一场针对新威胁的专项会议紧急召开。与会者除了核心的杨虎城、陈明、王天风、沈醉外,还特意请来了负责宣传和舆情引导的政治部副主任、熟悉上海各界名流的统战参谋、精通心理战和反策反的专家,以及两位与新闻界关系密切的顾问,共十余人。会议气氛凝重,焦点集中在如何粉碎有吉明的“攻心”之计。
“毒,真是毒啊!”杨虎城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愤怒,“有吉明这个老狐狸,知道明刀明枪占不到便宜,就开始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搞什么‘民间促进会’?收买无耻文人?还想从我们内部撬墙角?这是要动摇我们的根基!比真刀真枪更可恶!”
政治部副主任首先分析舆论战的严峻性:“参谋长,陈将军。上海舆论场鱼龙混杂,确有一批所谓‘名流’唯利是图,或惧日如虎。若被日寇金钱开道,拉起一个打着‘和平’旗号的傀儡组织,再控制几家小报摇旗呐喊,确实能混淆视听,给外界造成‘上海民心厌战’的假象,对我方外交斗争极为不利。”
统战参谋补充道:“被日寇盯上的那些绅商、学者,情况复杂。有的可能只是贪图钱财,有的可能家人受胁迫,也有的可能确实对时局悲观。需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至于那些失意政客和帮会头目,更是唯恐天下不乱,容易被利用制造事端。”
心理战专家指出关键:“日寇此举,旨在瓦解我军民抗战意志,制造内部猜疑和混乱。应对之道,关键在于‘争取中间,孤立少数,揭露真相,巩固内部’。必须抢先一步,掌握舆论主动权和道德制高点。”
沈醉从行动层面提出建议:“处长,参谋长。对于日特收买和胁迫的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反制、反间、保护’三管齐下。对己查明的被收买对象,可秘密接触,晓以利害,争取其反正或保持沉默;对顽固分子,可收集其丑行证据,适时曝光,使其身败名裂;对可能被胁迫的无辜者,应设法提供保护,解除其后顾之忧。”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陈明,期待他能拿出破解这“软刀子”的良策。
陈明凝神静听,大脑飞速分析着各方信息。舆论战场无形,却关乎人心向背,至关重要。片刻后,他沉稳开口,声音清晰而富有针对性:“参谋长,各位同僚。有吉明想打‘民心’牌,我们就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应对此局,必须‘舆论反制,统战攻坚,内部肃清,心理强化’多措并举,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他详细部署应对策略:
“第一,立即发起强大的舆论反击,揭露阴谋,引导民意。 政治部副主任,请你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做三件事:一、连夜赶写一批重磅评论文章和纪实报道,在《申报》、《新闻报》等有影响力的大报上发表,彻底揭露所谓‘民间和平促进会’的傀儡本质和幕后黑手,痛斥汉奸言论,弘扬抗日救国正气。二、发动各爱国团体、学生组织、工会等,举行小规模座谈会、发表联合声明,形成强大的民间抗日声浪,压倒杂音。三、争取广播电台等新媒体,播放抗日歌曲、话剧、名人演讲,营造同仇敌忾的社会氛围。”
“第二,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中间力量,孤立汉奸。 统战参谋,请你牵头,联合社会各界爱国人士,成立一个真正的‘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或类似组织,广泛吸纳工商、教育、文化、宗教等界别中有民族气节的人士参加。通过公开活动、慈善募捐、慰问军队等形式,展示上海人民真实的抗日决心,让日寇炮制的傀儡组织相形见绌,无人问津。对那些被日寇盯上的、尚在摇摆的中间人士,要主动接触,陈明利害,争取他们站到爱国阵营中来。”
“第三,强化内部安全与忠诚教育,筑牢心理防线。 心理战专家,沈顾问配合,立即在部队和机关内部开展一轮反策反、反渗透的专项教育和排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保密纪律重申、忠诚宣誓等方式,提高官兵和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和免疫力。对个别思想动摇、与社会关系复杂的人员,要加强关注和引导,防微杜渐。”
“第西,精准打击日特策反行动,保护潜在目标。 沈顾问,你的行动队要动起来。对己掌握的日特收买网络,采取果断措施,抓捕关键中间人,截断资金链条。对那些己被收买或严重胁迫、难以挽救的目标,可在适当时机将其劣行曝光,使其失去利用价值。对于可能被胁迫的无辜者家属,要设法提供暗中保护,解除日寇要挟的筹码。”
“第五,利用系统资源,增强舆论战和心理战能力。” 陈明心中默念,意识沉入系统。
杨虎城听后,精神振奋:“好!陈将军的方案,攻守兼备,标本兼治!就这么办!舆论反击要快、要狠!统战工作要广、要实!内部清理要细、要严!行动队要准、要猛!我们要让有吉明的阴谋彻底破产!”
会议结束后,各项指令迅速化为行动。宣传机器开足马力;统战干部西处奔走;内部教育活动层层展开;军统行动组如同猎豹,扑向目标。
上午十时,陈明在秘密地点会见了苏联代表安德烈。这次会面,陈明通报了有吉明发动舆论和心理战的新动向。
“安德烈先生,日寇在军事和外交上受挫后,开始转向更阴险的领域,企图操纵民意、瓦解我方意志。”
安德烈表示深刻理解:“这是法西斯惯用的伎俩!苏联在意识形态斗争方面有丰富经验。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揭露法西斯宣传本质、鼓舞民众士气方面的宣传材料和方法建议。此外,我们的新闻机构,如塔斯社,可以配合发表一些揭露日本侵略本质和支持中国抗战的报道,在国际舆论上给予支持。”
这次会面,获得了苏联在宣传战领域的道义和策略支持。
中午,王天风带来了舆论反击的初步成果和新的情报:“处座!我们的文章今天一早见报,引起了强烈反响!多家报纸转载,市民议论纷纷,对‘和平促进会’的质疑声鹊起!同时,我们监听到有吉明方面十分恼火,紧急指示其控制的文人加大反击力度,但显得仓促和无力。另外,发现日特正在加紧接触一名与我有旧怨的退役少将刘某,企图利用其影响力拉拢部分失意军官。”
“刘某?”陈明目光一凝,“此人志大才疏,怨天尤人,确实是个隐患。沈醉,立即对刘某进行严密监控,掌握其与日特接触的证据,同时设法接触他身边的人,进行警告和争取,不能让他坏了大事!”
下午,陈明在政治部副主任陪同下,秘密会见了上海教育界、文化界的几位有影响力的爱国人士,包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出版家邹韬奋等人(虚构,基于历史人物类型)。陈明坦诚通报了当前局势的严峻性和日寇的阴谋,恳请他们利用自身影响力,团结各界,发出真实的抗日呼声。
陶行知先生慨然表示:“陈将军放心,教育界同仁深知民族大义,绝不会被倭寇的谎言所蒙蔽!我们将立即联合各校师生,举办演讲、出版刊物,唤醒民众,支援前线!”邹韬奋先生也表示其主办的刊物将全力宣传抗日。这次会面,为巩固爱国舆论阵地赢得了关键支持。
傍晚,上海街头出现了多支由学生和工人组成的宣传队,他们散发传单,演出街头剧,高唱抗日歌曲,市民围观踊跃,群情激昂。与此同时,几家受日方资助的小报馆遭到了匿名人士的投石警告,印刷受到干扰。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逐渐向中方倾斜。
入夜,陈明在办公室综合各方情况。舆论反击初战告捷,但内部隐患仍需警惕。他需要进一步巩固成果,并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积分余额:123,500点。他进行了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积分:2550点,【高级舆情分析与引导手册】x1。】
积分变为 126,050 点。手册对舆论战有指导意义。
同时,系统因宿主成功发动有效舆论反击并挫败敌方心理战企图,发放奖励:
【获得积分:80,000点!【移动式印刷设备(小型)】x1套!【初级心理韧性强化(对指定部队)】效果x1!】
积分余额达到 206,050 点!印刷设备可快速生产宣传品,心理韧性强化正好用于巩固内部。陈明立即将强化效果用于特务总队和机关核心人员。
他决定进行一笔投资,进一步提升特务总队的特殊作战能力。他花费 150,000 积分,进行了一次 中级抽奖(十五连抽)。
【消耗150,000积分,中级抽奖进行中……恭喜宿主获得:德械工兵连(装备齐全)x1!无线电报话机 x20部!军用摩托车 x10辆!积分 60,000点!【一次性反间谍网络效率提升】效果x1!】
【额外奖励(十五连保底):【永久性小部队城市侦察与反侦察能力提升】光环激活!】
收获颇丰!工兵连、通讯设备和反间谍提升都非常实用!陈明立即将这些加强给特务总队。积分余额变为 116,050 点。城市侦察光环的激活更是雪中送炭。
就在陈明以为可以稍松一口气时,加密电台收到了沈醉从监控点发来的加急密电,电文内容预示着有吉明可能狗急跳墙,采取更极端的行动:
“处座!急电!监听到有吉明与日海军陆战队一名激进派中佐的密谈,内容提及若‘文’的一手效果不彰,或需考虑‘武’的一手进行‘催化’,目标可能指向租界内某‘敏感目标’,以制造更大混乱,嫁祸我方!具体目标不详,但提及‘国际影响’和‘迫使列强介入’!完毕!”
(http://www.220book.com/book/828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