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苔藓与“消化不良”的土壤
“砚台站”内部那0.05度的角度修正,带来的心理慰藉远大于物理效果。至少,墨砚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的杯子,不再需要那个滑稽的卡扣了——虽然里面的合成咖啡依旧难喝得让人怀疑人生。扳手的焦虑等级从“濒临崩溃”暂时降级为“持续高度紧张”,开始热衷于计算那0.05度带来的“理论寿命延长”(结果:17.3小时),并试图给每一根加固梁都起个名字(被墨砚否决)。
生存基础勉强夯实,墨砚的目光投向了此行的核心使命——生态修复。纸上谈兵的“墨氏模型”需要接受荒山-7严酷现实的检验。第一步,从最微小的生命开始。
他打开了那个花费巨大代价才获批的、恒温恒压的特种样本箱。里面是一个个微小的培养皿,装着不同品种的基因改造苔藓和地衣。它们是“墨氏模型”筛选出的先锋物种,被赋予了理论上更强的辐射耐受性、耐酸性以及利用荒山-7特殊大气成分进行光合作用的潜力。
“项目:‘初啼’(First Whisper)。目标:在基地外部建立第一个微型生态试验田,验证先锋物种存活可能性。”墨砚宣布,声音里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虔诚的郑重。连扳手都暂时停止了给工字梁起名的冲动,紧张地监控着样本箱的环境参数。
百灵的光团几乎要贴到培养皿上:“哇!这就是生命的火种吗?看起来就像……绿色的灰尘?它们的叶绿素合成基因序列简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辐射转化效率模型显示……”
“显示它们需要先活下来,才能谈效率。”墨砚打断她,小心翼翼地将几个选定的培养皿放入一个便携式环境模拟单元中。“逻各斯,筛选试验田位置。要求:相对避风,光照适度(如果有的话),辐射和酸度相对‘温和’,地质稳定。”
很快,逻各斯在基地背风处选定了一小块凹地。这里的辐射读数“仅”是背景值的8倍,土壤(如果能称之为土壤的话)酸度PH值“高达”3.5,并且有一块巨大的、歪斜的金属板残骸能提供些许遮挡。
墨砚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拎着环境模拟单元,像捧着圣物一样走出基地。旺财叮当作响地跟在他身后,独眼好奇地扫描着这片它“出生”的土地。扳手在基地内部通过外部传感器和旺财传回的数据,进行远程“窒息式”监护。
清理碎石、用工程臂小心地刮平一小块“土地”、部署微型环境监测探头……墨砚的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土壤孔隙度:极低。有机质含量:0.0001%。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174倍。” 逻各斯 无情地播报着数据。 “主人!监测到一阵强紫外线爆发!虽然被云层削弱了97%,但对未适应的原生细胞仍是……”百灵 预警。 “风速增加!可能卷起具有磨蚀性的尖锐粉尘!”扳手 远程尖叫。
墨砚充耳不闻,他打开环境模拟单元,用特制的微型工具,将那些比指甲盖还小的、绿得有些脆弱的苔藓碎片,小心翼翼地移植到那片贫瘠、有毒的“土地”上。每一个动作都缓慢而稳定,与他平时高效迅捷的风格截然不同。
(内心弹幕:将生命放入死地。效率无从谈起,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进化潜力,是模型的计算,也是……一丝毫无逻辑的妄想。)
最后,他启动了一个微型的、由纳米薄膜构成的透明防护罩,暂时为这些“先驱者”提供一个相对温和的缓冲环境,并连接上一个小型的、利用反应堆废热驱动的循环加湿系统。
“项目‘初啼’,启动。”他低声说,退后几步,看着那片在巨大金属残骸阴影下、被透明薄膜笼罩的、微不足道的绿色。
第一天,无事发生。监测数据显示,苔藓们还在“休克”状态。 第二天,数据显示有微弱的代谢活动!百灵兴奋地记录着每一丝二氧化碳的吸收波动。 第三天,一小块苔藓似乎……变得更绿了一点?扳手甚至暂时忘了结构应力,调集一个传感器专门盯着那片绿色。 第西天,清晨,百灵的尖叫声(兴奋版)通过通讯器把墨砚吵醒:“主人!快看!露珠!薄膜内有凝结的露珠!它们在进行蒸腾作用!它们活了!”
墨砚几乎是小跑着冲出基地(在防护服允许的范围内)。果然,在荒山-7昏暗的天光下,那层纳米薄膜内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下方的苔藓,那抹绿色似乎真的更加鲜活了些许,甚至……有一株地衣的边缘,好像微微舒展了一丁点?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冰冷的面罩下,他的嘴角难以抑制地扬起。0.05度的修正带来的是成就感,而这一点点绿色的生机,带来的却是……希望。一种近乎荒谬的、在这片死地中诞生的希望。
连逻各斯都罕见地给出了积极评价:“先锋物种GX-7号代谢活性提升120%,超出预期模型17%。项目‘初啼’初期结果:乐观。”
扳手开始计算:“如果这片苔藓以当前速率扩张,预计需要……1742.3年可以覆盖这片洼地……呃……”但它很快甩开了这个扫兴的计算,“但它们活了!活了!我们需要优化加湿系统!优化防护罩!”
旺财围着试验田转圈,独眼红光闪烁,发出“嘀…绿…好…”的断断续续音节。
然而,荒山-7的“熵增先生”显然不喜欢希望这个词。
第五天夜里,一场毫无征兆的、极其轻微的酸性沉降物飘过。它不是狂暴的酸雨,更像是弥漫在空气中的、具有腐蚀性的湿雾。纳米薄膜防护罩抵御了大部分,但仍有极细微的酸性颗粒渗透了进去。
第二天早上,墨砚看到的是——原本生机勃勃的苔藓,大部分变成了恶心的、焦黑的糊状物。仅存的一小片也边缘发黄,奄奄一息。监测数据断崖式下跌。
希望如同被针扎破的气球,瞬间干瘪。
试验田旁,死寂再次笼罩。
“酸性沉降物成分分析:包含高浓度氟化氢衍生物及未知有机酸。pH值:1.2。防护罩过滤效率:99.7%,但残留0.3%足以对未成熟先锋物种造成毁灭性打击。” 逻各斯 冷静地宣判了死因。 “呜呜呜……我的小苔藓……”百灵 的光团暗淡无光,模拟出抽泣声。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外部环境太恶劣了!变量太多!我们需要的不是防护罩!是钢铁堡垒!是全环境隔离!”扳手 的焦虑指数瞬间拉满,回到了熟悉的状态。 旺财用金属鼻子碰了碰发黑的苔藓,发出“嘀…坏…了…”的悲伤语调。
墨砚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面罩后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他蹲下身,用手指(隔着防护手套)轻轻碰了碰那焦黑的残留物。
(内心弹幕:pH值1.2……这土地不是贫瘠,是得了严重的消化性溃疡,并且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食物’。我的‘希望’被它消化不良地吐了出来,还附送了腐蚀性反馈。)
他没有愤怒,没有沮丧,只是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模型的推演,在现实复杂而恶意的变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沉默良久,他站起身。
“记录,”他的声音透过面罩,平静得可怕,“项目‘初啼’结果:失败。失败原因:低估局部微环境酸蚀沉降的突发性及渗透性。防护方案存在缺陷。”
他转身走回基地,没有再看那片死亡的试验田。
但在气闸门关闭前,他停顿了一下,对逻各斯补充道:
“保存所有失败数据。分析酸性沉降物来源及规律。启动‘初啼2.0’方案预研。要求:增强型主动防御防护罩,具备实时中和渗透酸性物质能力。能源消耗……暂不考虑上限。”
回到主控台前,他看着屏幕上那片焦黑的图像和数据,拿起林老给的罗盘。指针微微晃动。
辨方向……方向没错。 守本心……本心尚存,只是被酸蚀掉了一层皮。
他打开日志,记录下这沉重的一笔,但在结尾,他加了一句:
“荒山-7拒绝了第一批客人,态度恶劣。看来,需要一份更厚的‘见面礼’,和更坚固的‘牙套’。”
失败浇灭了短暂的喜悦,却未能摧毁那深埋的、偏执的火焰。只是这火焰,燃烧得更加冰冷,更加沉默。
(http://www.220book.com/book/833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