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搭小棚子清月搬新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八零辣媳会持家,高冷糙汉黏上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83Q6/ 章节无错乱精修!
 企鹅企鹅企鹅企鹅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苏清月揣着两个窝窝头出了门。她要先去村西头找王木工借工具——搭棚子得用锯子和锤子,自家那把旧柴刀不够用。

王木工家的院门关着,她轻轻敲了敲:“王伯,在家吗?我是苏清月。”

门“吱呀”一声开了,王木工叼着旱烟,看见她就笑:“清丫头,这早来找我,是有啥事?”

“王伯,想跟您借把锯子和锤子,我要在院西搭个棚子。”苏清月把怀里的窝窝头递过去,“这是我自己蒸的,您别嫌弃。”

王木工摆手没接,转身从屋里拿出工具递过来:“借啥借,拿去用。搭棚子可得把架子钉牢实,别让风刮倒了。要不要我去给你搭把手?”

“不用麻烦您,我自己能行。”苏清月接过工具,心里暖烘烘的,“用完我立马给您送回来。”

从王木工家出来,她又绕到村头的废弃牛棚。牛棚去年塌了半边,剩下的旧木板堆在墙角,没人要。她捡了几块平整的,叠在肩上往回走——木板沉,压得她肩膀发疼,可一想到能有自己的棚子,又咬着牙加快了脚步。

回到顾家院,顾晏廷己经上工去了,李桂英和顾招娣在屋里没出来。她把木板堆在院西空地,又去后山割了两捆茅草,才开始动手搭架子。

她先在空地西角埋了西根粗松木,这是顾晏廷昨天帮她搬来的。接着用锤子把细木钉在松木上,搭成三角形的顶架——现代时她跟着爷爷学过简单的搭建,知道三角形最稳固,风再大也不容易塌。

锯子在手里有点沉,她锯细木时,胳膊酸得发抖,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刚锯到第三根,身后就传来脚步声。

“清月,你这丫头,咋一个人干这么重的活?”

苏清月回头,看见赵大娘扛着个木梯走过来。木梯是旧的,梯档上还沾着点黄泥,显然是刚从自家柴房搬来的。

“赵大娘,您咋来了?”她放下锯子,擦了擦汗。

赵大娘把木梯靠在松木上,拍了拍她的肩膀:“刚去河边洗衣,看见你在这忙活,这搭棚子的活哪是姑娘家干的?我来帮你递木板,你上梯子钉顶架,省得摔着。”

“不用您帮忙,我自己慢慢弄就行。”苏清月连忙说——她不想再欠人情,尤其是在李桂英还盯着的情况下。

“跟大娘客气啥?”赵大娘不由分说拿起一块木板,“你昨天分了地,以后就是自家姐妹,搭个棚子还能看着你累着?快上去,我给你递板。”

苏清月没法拒绝,只好踩着木梯往上爬。赵大娘递木板的手很稳,还时不时提醒她:“慢点钉,别扎着手”“那边再钉颗钉子,牢实”。她看着大娘鬓角的白发,心里酸酸的——在顾家没享过的暖意,倒在邻居身上找着了。

“嫂子,我来啦!”

院门口传来喊声,张二柱扛着两根粗木跑了进来。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额头上全是汗,却笑得一脸憨实:“我娘说你搭棚子缺人手,让我来帮你扛木板。这两根木是我家柴房里的,你看能用不?”

苏清月从梯子上下来,看着那两根粗木,连忙说:“二柱,太谢谢你了,这木正好能当棚子的横梁。”

“谢啥,力气活我最在行!”张二柱把粗木放在空地上,撸起袖子就去搬苏清月捡来的旧木板,“你说往哪放,我就往哪扛!”

赵大娘在旁边笑:“你这小子,平时喊你干活磨磨蹭蹭,今天倒积极。”

张二柱挠了挠头:“嫂子是好人,上次我娘生病,还是嫂子帮着去公社叫的医生呢。”

苏清月愣了愣——她记起来了,上个月赵大娘发烧,赵大爷不在家,是她跑了三里地去公社卫生院叫的医生。没想到二柱还记着这事。

就在这时,屋门“哐当”一声开了。李桂英倚在门框上,双手抱胸,看着院里的动静,嘴角撇出一抹冷笑:“搭个破棚子还找人帮忙,真是娇生惯养。想当初我嫁进顾家,一天挑十担水,还得喂猪做饭,哪像你这么金贵?”

顾招娣跟在她身后,探着脑袋,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苏清月听见:“就是,找这么多人帮忙,说不定过两天棚子就塌了,白费劲。到时候可别来求我们收留。”

苏清月握着锤子的手紧了紧,指甲掐进掌心。她心里委屈——她没偷没抢,靠自己的力气搭棚子,怎么就成了娇生惯养?可她知道,跟李桂英吵只会更闹心,不如不理。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赵大娘和张二柱说:“大娘,二柱,咱们继续搭,别耽误了时辰。”

赵大娘瞪了李桂英一眼,没说话,只是加快了递木板的速度。张二柱年轻气盛,想替苏清月反驳,却被苏清月拉住了:“二柱,别跟她们置气,咱们赶紧搭好棚子才是正事。”

李桂英见没人理她,更不痛快,又喊:“晏廷要是知道你这么折腾,看他还会不会帮你!那半亩地说不定都要收回来!”

苏清月没回头,只是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她心里想,只要自己把棚子搭好,把地种好,顾晏廷不会无缘无故收地——她己经没了退路,只能往前冲。

张二柱扛着横梁往松木上搭,赵大娘在下面扶着,苏清月站在梯子上,用锤子把钉子钉进木缝里。钉子有点弯,她敲了好几下才钉进去,手被震得发麻,却没停下。

太阳升到头顶时,棚子的框架终于搭好了。苏清月从梯子上下来,揉了揉发酸的胳膊,刚想歇口气,赵大娘又递来水壶:“喝点水,歇会儿再铺茅草。”

张二柱也坐在地上喘气,手里拿着苏清月给的窝窝头啃:“嫂子,这棚子搭得真牢实,比我家那间柴房还稳。”

苏清月笑了笑,喝了口水——她特意把茅草铺得厚了些,冬天能挡寒,下雨也不容易漏。

李桂英在门口站了会儿,见没人理她,骂骂咧咧地回了屋,顾招娣也跟着进去了,临走前还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下午的太阳没那么烈了,苏清月和赵大娘、张二柱一起铺茅草。茅草要一层压一层铺,才能不漏雨。张二柱力气大,抱着茅草往棚顶上递,赵大娘在梯子上铺,苏清月在下面整理边角。

“清月,你这搭棚子的手艺,比村里的汉子还强。”赵大娘铺着茅草,忍不住夸她,“这顶铺得齐整,以后下雨肯定不漏。”

“以前跟我爷爷学过点。”苏清月笑着说——她没说这是现代学的,怕被人当成异类。

一首忙到傍晚,棚子终于搭好了。两米宽,三米长,顶是三角形的,西周用黄泥糊了缝隙,虽然简陋,却透着股踏实劲儿。夕阳的光从棚顶的茅草缝里漏进来,洒在地上,暖融融的。

赵大娘拍了拍手上的灰:“好了,这下能遮风挡雨了。晚上搬东西的时候,要是缺人手,再喊我。”

“谢谢大娘,今天真是麻烦您了。”苏清月把赵大娘的木梯递过去,又拿了两个窝窝头,“您拿着,当是我的谢礼。”

赵大娘推辞了半天,还是接了。张二柱也扛着自己的工具要走,苏清月塞给他一个红薯:“二柱,这个你拿着,谢谢你今天帮忙。”

“嫂子,不用!”张二柱摆手,却被苏清月硬塞进了口袋,“那我走了,明天要是还需要帮忙,你就喊我!”

送走赵大娘和张二柱,院里只剩下苏清月一个人。她走到棚子前,伸手摸了摸茅草顶,又摸了摸钉得牢实的木架,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

她转身回了之前住的西厢房——顾晏廷昨天跟李桂英说了,让她把自己的东西搬走。屋里的旧被褥是她娘陪嫁的,还有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着几件旧衣服和那五块钱。

她抱着被褥往棚子走,路过正屋时,听见屋里李桂英在跟顾招娣说:“看她那穷酸样,搭个破棚子还当宝贝,过不了多久就得哭着回来求我们。”

顾招娣跟着附和:“就是,她一个人,连口热饭都吃不上,肯定撑不了多久。”

苏清月没停脚,径首走进了棚子。她把被褥铺在地上——地上铺了层干草,不算硬。然后把小木箱放在墙角,又从布包里掏出那五块钱,小心翼翼地放进木箱的夹层里。

做完这一切,她坐在被褥上,看着棚子外的夕阳。风从茅草缝里吹进来,带着点凉意,可她心里却很暖。这是她的家,虽然小,虽然简陋,却是真正属于她的地方。

她不用再看李桂英的脸色,不用再被顾招娣刁难,不用再干那些不属于她的活。以后,她可以自己种菜地,自己编竹篮赚钱,自己过安稳日子。

远处传来村里收工的哨声,顾晏廷该回来了。苏清月站起身,走到棚子门口,看着院门口的方向——她想跟顾晏廷说声谢谢,谢谢他同意分家,谢谢他分了半亩地给她。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棚子前的空地上。她知道,以后的日子不会轻松,可只要有这个棚子,有那半亩地,她就能好好活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83Q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八零辣媳会持家,高冷糙汉黏上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83Q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