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的成功烧制,如同给营地的建设装上了强劲的翅膀。人们开始憧憬着坚固砖房拔地而起的景象,防御工事也将不再是脆弱的篱笆。
然而,在赵一博的蓝图中,有一项关乎长远发展、甚至比砖房更重要的构想,始终萦绕在他心头——那便是利用自然之力,解放人力的“水车”。
这个构想,他早己与李耕耘多次探讨。此刻,趁着春耕稍歇,砖窑运作也步入正轨,建造水车的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
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夏旱,更是为了将人力从繁重低效的汲水灌溉中彻底解脱出来,投入到更精细的农事管理和其他的建设中去。
选址至关重要。赵一博和李耕耘沿着河道反复勘察,最终选定了一处河岸坚固、水流平缓且有一定落差的河湾。
这里距离主要农田区不算太远,便于引水灌溉。
“就在这里。”赵一博指着河岸,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水流速度足够,岸基也稳固。
关键是如何将水车的动力,通过一套传动机构,转化为能够持续提水的能力。”
李耕耘沉默地观察着地形,目光锐利如鹰。他抓起一把泥土,感受着河岸的质地,又目测着河面的宽度和流速。
赵一博的构想宏大而精妙,但将其变为现实,需要的是极其严谨的结构设计和扎实的建造工艺。
“主轴要够粗,够结实,最好能找到天然弯曲合用的硬木。”
李耕耘沉声道,己经开始在脑中构建水车的骨架,“辐条和刮水板的数量、角度要算准,吃水太深转不动,太浅提不起水。水槽的倾斜度也很关键,水引上来,要能顺利流进水渠。”
赵一博点头,补充道:“还有齿轮,或者类似的传动装置。水车的旋转是圆周运动,要转化成龙骨水车那样的连续提水,需要改变力的方向。这个设计最为关键,也最难。”他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出示意图,与李耕耘低声讨论起来。
设计方案的确定花费了数日时间。两人反复推演,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能达成一致。
一个结合了赵一博流体力学、机械原理知识和李铮扎实工匠经验的、因地制宜的水车设计图,渐渐在赵一博的木板和李耕耘的脑中清晰起来。
接下来,是材料的准备。李耕耘亲自带队,深入山林,寻找符合要求的木材。主轴需要极其粗壮、笔首且木质坚硬的巨木,这耗费了他们巨大的力气才找到并拖运回来。制作辐条、刮水板、水槽等部件,也需要不同规格和韧性的木料。
营地里的木工区再次忙碌起来,锯木声、刨木声、凿击声不绝于耳。
最重要的,是传动机构的核心——木质齿轮的制造。这需要极高的精度。李耕耘选取了质地最为密实的铁木,亲自操刀,按照他和赵一博计算好的齿数、模数,用斧、凿、刀、锉,一点点地雕琢、打磨。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手艺的活计,稍有偏差,便会导致传动不畅甚至卡死。
陈少熙和赵小童在一旁打下手,看着李耕耘全神贯注、汗流浃背地雕琢着那些复杂的齿牙,眼中充满了敬佩。
与此同时,河边的地基建设也同步展开。在李耕耘的指挥下,人们用开采来的石块混合粘土,砌筑水车两侧坚固的支架基座,确保其能承受水车运转时的巨大扭力。引水渠和出水渠的路线也被赵明睿精确规划出来,并组织人手开始挖掘。
整个营地都因为这项前所未有的工程而动员起来。没有人见过水车是什么样子,但出于对赵一博智慧的信任和对李耕耘手艺的信心,所有人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男人们负责重体力的木材加工和石基砌筑,妇孺们则帮忙运输较小的部件、准备食物和饮水。
王一珩和丫丫也成了工地的常客,他们看着那巨大的木制部件逐渐成型,看着大人们在河边忙碌,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王一珩甚至用木棍和树叶,自己摆弄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水车”模型,引得众人发笑。
经过近半个月的筹备,所有部件终于准备就绪。组装的日子,吸引了营地几乎所有人的围观。
巨大的主轴被架设在坚固的石基上,李耕耘指挥着众人,用绳索和杠杆,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辐条安装到主轴对应的榫眼里,然后是刮水板。
当巨大的轮形骨架初步成型时,人群中发出了低低的惊叹。那庞大的结构,本身就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接着是安装传动齿轮和长长的、带有刮水片的提水链。这是最紧张的时刻。李耕耘和赵一博亲自检查每一个连接点,确保齿轮啮合顺畅,链条松紧适度。
当最后一块水槽板安装到位,整个水车静静地矗立在河边。
李耕耘深吸一口气,看向赵一博。赵一博点了点头。
“开闸,引水!”李耕耘沉声下令。
负责上游临时水坝的人立刻扒开堵水的沙袋,一股水流被引入专门挖掘的引水道,精准地冲向水车底部的刮水板。
水流的力量作用在刮水板上,巨大的轮子先是发出“嘎吱”的、令人心悬的摩擦声,轻微地晃动了一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紧接着,在众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那巨大的轮子,仿佛被无形的巨手推动,开始极其缓慢,然后逐渐稳定地……转动了起来!
“转了!转了!”何浩楠第一个跳起来大喊。
随着轮子的转动,通过齿轮传动,那长长的提水链也开始工作,链上的刮水片将河水源源不断地从低处带到高处,倒入连接的水槽中。
清澈的河水顺着水槽,哗啦啦地流向新挖掘的灌溉渠,奔向远方干渴的田地!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陈少熙和赵小童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欢呼声如同山崩海啸,瞬间席卷了整个河岸!人们跳跃着,呼喊着,许多流民甚至激动得跪倒在地,对着转动的水车顶礼膜拜。阿木老人热泪纵横,喃喃道:“神迹…这是真正的神迹啊…”
蒋敦豪看着那自行运转、提水不止的庞然大物,看着欢呼雀跃的人群,胸中豪情激荡。李昊己经开始飞快地心算这架水车能灌溉多少亩田地,能解放出多少劳动力。
赵一博和李耕耘并肩站在河岸上,望着他们共同努力创造的成果。
(http://www.220book.com/book/85Z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