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艺术展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顾青舟那些充满水乡温情与生命力的画作,成为展览上一股清流,受到了评论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几家有影响力的报纸都刊登了对他作品的评论,称其“于繁华喧嚣中开辟了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展现了艺术回归生活本真的可贵探索”。甚至有画廊老板私下找到顾青舟,开出优厚的条件,希望代理他的作品,并力劝他留在上海发展。
面对这些赞誉和诱惑,顾青舟始终保持着清醒和平静。他礼貌地谢绝了画廊的邀请,坦诚地表示自己己在水乡扎根,艺术灵感与生活都己与那片土地紧密相连,无意重返沪上画坛的名利场。他的态度,反而更赢得了圈内一些真正追求艺术本质的人士的尊重。
在上海的最后两天,顾青舟推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特意带着沈秋水和圆圆,去了几个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他们去了以收藏古籍善本和文人画著称的图书馆,去了安静而有格调的音乐厅听了一场室内乐,还去了一个展示民间手工艺品的小型博物馆。他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沈秋水看到上海除了浮华表象之外,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艺术形态,开阔她的眼界,而不只是留下一个喧嚣浮躁的印象。
沈秋水默默地感受着这一切。她发现,自己虽然依旧更偏爱沚镇的宁静,但也能开始欣赏和理解这座城市另一种节奏的美。尤其是在那个手工艺品博物馆,她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美刺绣、陶瓷、木雕,与几位年迈的手工艺人简短交流后,心中更是萌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许,沈家绣庄的未来,也可以在坚持传统的同时,融入更广阔的艺术视野?
归期己定。临行前夜,陈望道夫妇再次为他们饯行。席间,陈望道真诚地对顾青舟说:“青舟兄,此次一见,更觉你选择的生活是对的。艺术终究是心境的投射,你如今画中的平和与温暖,是强求不来的。嫂夫人娴雅慧质,与你更是天作之合。回到沚镇,望你们继续琴瑟和鸣,创作出更多打动人的作品。”他又笑着对沈秋水说:“嫂夫人若有暇,以后常来上海走走,看看画展,听听戏,换换心境也好。”
沈秋水微笑着点头致谢。几天下来,她己能更从容地应对这样的场合。
回程的火车上,圆圆因为玩累了,很快就在卧铺上睡着了。沈秋水和顾青舟并肩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逐渐由城市的璀璨灯火变为郊野的稀疏星光,最后融入沉沉的夜色。
“累了么?”顾青舟轻声问,将一条薄毯盖在她膝上。
沈秋水摇摇头,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不累。只是觉得……像做了一场很热闹的梦。”她顿了顿,说,“上海很好,有很多我们那里没有的新鲜东西。但我还是更想回家。”
“家”这个字,她说得自然而眷恋。顾青舟心中暖流涌动,握住她的手:“嗯,我们回家。”
他明白,这次上海之行,对沈秋水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成长。她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却没有被其迷惑,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所属。这让他无比欣慰和骄傲。
火车在黑夜中隆隆前行,载着归心似箭的一家人。沈秋水望着窗外飞逝的模糊光影,脑海中回放着这几日的点点滴滴——展厅里的掌声,外滩的江风,图书馆的墨香,还有旅馆窗前那彻夜不息的霓虹。这些都将成为她记忆中的宝贵片段,但最终,都会沉淀为背景,而前景,永远是沚镇的老宅、流淌的河水、绣庄的丝线,以及身边这个给予她无限安宁和力量的男人。
“青舟,”她忽然轻声说,“我好像……有点知道,你以前说的‘星光璀璨’是什么意思了。但那星光,太远了,也太冷了。我还是喜欢我们沚镇的灯火,虽然微弱,但能彼此温暖。”
顾青舟没有回答,只是更紧地握了握她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火车终于在晨曦中缓缓停靠在县城站台,再次呼吸到带着水汽和草木清香的空气时,沈秋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真切而放松的笑容。回来了,这才是属于他们的天地。
归途即是归心。跨越了地理的距离,经历了浮华的洗礼,他们的感情和信念,如同经过淬炼的真金,愈发璀璨和坚定。等待他们的,是沚镇熟悉的渡口,是赵妈热切的张望,是绣庄里未完成的绣品,是那平淡却无比真实、充满了烟火气的幸福日常。而这一切,正是他们穿越茫茫人海,最终想要抵达的彼岸。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秋水映星辉(http://www.220book.com/book/87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