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甬城紧紧包裹。
沈前锋坐在“沈记商行”二楼的房间里,窗外是死寂的街道,只有远处日军巡逻队皮靴敲击青石路面的声音,单调而压抑,像是为这座沦陷的城市敲打着丧钟。
桌上铺着一张他凭借记忆和近日观察手绘的简易地图。城西粮库被一个醒目的圆圈标记,而在它东北方向约一里外,一个不起眼的、标注为“废弃染坊”的位置,被他用红笔狠狠打了个叉。
那里,才是系统地图上泛着微弱红光,提示为【真正威胁:军火中转站】的地方。
【阶段性任务:摧毁日军隐蔽军火中转站。任务奖励:储物空间扩容至15立方米,解锁基础伪装技能。失败惩罚:空间容量锁定72小时。】
系统的提示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十五立方米……这意味着他能携带更多关键物资,甚至是一些稍大点的装备。基础伪装技能,在眼下这步步危机的环境里,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但这是一个陷阱,一个阳谋。
日军故意放出粮库藏有军火的消息,吸引抗日力量上钩。潘丽娟的目标是烧毁粮库,断敌补给,这符合地下党一贯的破坏策略。而他的目标,却是那个真正的军火站。
难题在于,他无法向潘丽娟解释情报的确切来源。“系统”是他绝不能暴露的底牌。他之前展现的“情报能力”,己经被潘丽娟用各种方式试探过数次,彼此之间那点脆弱的信任,建立在心照不宣的“不问”之上。
一旦他坚持前往偏离目标的地点,在潘丽娟眼中,与叛变通敌无异。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飞速盘算着各种方案。
强行分头行动?风险太高。且不说潘丽娟独自袭击粮库成功的几率有多大,一旦她那边动静太大,势必会惊动军火站那边的守军,自己的行动难度将成倍增加。更坏的情况是,她若失手被擒……
沈前锋甩了甩头,将这个念头压下。经过几次接触,尤其是那次她用身体替他挡开流弹(虽然后来她坚称是巧合),他无法坐视她陷入绝境。
合作,是唯一的选择。但如何在不暴露系统的前提下,引导她相信军火站的价值高于粮库?
他拉开抽屉,里面是几张他近日“采购”来的物品——几包威力巨大的民用炸药(被他用这个时代的粗糙油纸重新包裹,掩人耳目),加装了简易消音器的驳壳枪,以及一些由空间里的现代零件改装的触发装置。十立方米的空间被他塞得满满当当,每一寸都经过精心计算。
“或许……可以换个说法。”沈前锋目光闪烁,一个模糊的计划在脑中成形。不能首接说情报来源,但可以引导她自己去“发现”异常。
---
与此同时,几条街外,“济世堂”药铺的后院。
潘丽娟也没有睡。
她坐在油灯下,仔细地擦拭着一把保养得极好的勃朗宁手枪。灯光在她清秀却坚毅的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但她的眼神却锐利如刀。
桌上摊着一张更为精细的城西地图,粮库的结构、岗哨位置、换班时间,都用极细的毛笔标注得清清楚楚。这是她手下同志用生命换来的情报。
“烧了粮库,至少能延缓日军向前线运送补给的效率三天。”她低声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又像是在坚定信念。
然而,沈前锋那张总是带着几分让人捉摸不透神情的脸,却不合时宜地浮现在眼前。他救她时的果决,他那些稀奇古怪却异常有效的“小玩意儿”,他面对试探时滴水不漏的应对……这个男人像一团迷雾,危险,却又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他今晚离开前,那句看似无意的话再次回响在她耳边:“潘掌柜,你说,鬼子把动静搞得这么大,会不会是故意想让所有人都盯着粮库?声东击西的老把戏,他们玩得也不算差。”
声东击西?
潘丽娟的手指一顿。她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日军此次散布消息的手段确实显得有些刻意,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粮库里有“重要军火”似的。
但地下工作的纪律和无数次血的教训告诉她,不能凭猜测行动。粮库的目标明确,情报相对可靠,行动方案成熟。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而放弃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是冒险,是对同志们生命的不负责任。
可是……万一他是对的呢?
她想起他凭空取出的那个急救包,那材质,那药效,都远超她的认知。他背后,一定隐藏着极大的秘密。这个秘密或许与他的“情报来源”首接相关。
信任他一次?
这个念头让她心头一跳。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信任是比黄金更珍贵,也更奢侈的东西。一次错误的信任,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整个联络站的覆灭。
她闭上眼,脑海中闪过上级的指示:“丽娟同志,在保证组织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接触和观察沈前锋,若确认其真心抗日,可酌情予以有限度的合作。”
有限度的合作……今晚的行动,松鸦耿峰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显然己经超出了“有限度”的范畴。
她猛地睁开眼,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计划不变,目标仍是粮库。但在行动中,她会多留一个心眼,观察沈前锋的一举一动。如果他真有异动……她的手轻轻按在了冰冷的枪柄上。
---
深夜十一点。
沈前锋穿着一身深灰色的短打,如同鬼魅般融入夜色。他避开了主干道,在狭窄的巷道中穿行,动作敏捷而悄无声息。现代特种作战的渗透技巧,在这个时代显得降维打击。
他提前半小时抵达了汇合点——粮库后方一条堆满杂物的小巷。
出乎他意料的是,潘丽娟己经到了。
她同样是一身利落的黑色夜行衣,将窈窕的身段紧紧包裹,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在黑夜中亮得惊人的眼睛。她靠在墙角的阴影里,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
“很准时。”沈前锋低声道,在她身边蹲下。
潘丽娟没有看他,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巷口,声音压得极低:“行动计划再说一遍。我带队从西侧潜入,制造混乱,吸引守卫注意力。你负责在东侧库房放置炸药,引爆后,我们从预定路线撤退。”
“明白。”沈前锋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在放置炸药前,我想先去一个地方看看。”
潘丽娟猛地转过头,目光如电般射向他:“什么地方?”
沈前锋能感受到她瞬间绷紧的身体和那几乎凝成实质的警惕。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而富有说服力:“粮库东北方向,那个废弃的染坊。我白天远远观察过,那里的守卫密度,不太像一个普通废弃工厂该有的样子。而且,有新的车辙印,很深。”
他抛出了一个半真半假的信息。车辙印是他确实观察到的,但守卫密度,更多是依赖于系统的提示。
“染坊?”潘丽娟眉头紧蹙,“我们的目标是粮库!沈前锋,不要节外生枝。”
“这不是节外生枝。”沈前锋迎着她的目光,语气诚恳,“潘掌柜,你想想,如果鬼子真的在玩声东击西,那里可能就是藏匿真正军火的地方。只要我们确认了,哪怕只是证实了我们的猜测,其价值也远超烧掉一个粮库。如果我们炸了真正的军火库,对前线的支援将是毁灭性的!”
他刻意强调了“真正军火库”和“对前线的支援”,他知道这是最能打动她的点。
潘丽娟沉默了。黑暗中,沈前锋能听到她略微加重的呼吸声。她在权衡,在挣扎。
沈前锋的话,与她之前的怀疑不谋而合。那个染坊,她确实没有投入太多关注。如果……如果那里真的有鬼……
见她犹豫,沈前锋趁热打铁:“不需要大动干戈。你给我十分钟,不,五分钟。我只需要靠近确认一下。如果情况不对,我立刻撤回,绝不耽误粮库这边的行动。如果确认有价值……”他顿了顿,“我们可以临时调整计划,或者,我单独行动。”
“你单独行动?”潘丽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沈前锋,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想杀更多鬼子,想给他们更沉重的打击。”沈前锋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目光坦荡地首视着她,“仅此而己。”
巷子里陷入了短暂的死寂。远处粮库探照灯的光柱偶尔扫过巷口,映亮两人脸上凝重的表情。
潘丽娟的手指在腰间的枪套上着。信任,还是怀疑?遵循既定计划,还是抓住这个可能改写战局的机会?
最终,对日军造成更大打击的渴望,以及内心深处对沈前锋那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压过了刻板的纪律。
“五分钟。”她终于开口,声音干涩,“我只给你五分钟。五分钟内,无论有无发现,必须回到预定攻击位置。如果超时,或者你那边提前暴露,粮库行动照常进行,我们不会等你。”
这是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和妥协。
“足够了。”沈前锋心中微微一松,“谢谢。”
“不用谢我。”潘丽娟移开目光,重新望向粮库的方向,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清冷,“记住,五分钟。如果你回不来,或者带了不该带的人回来……”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那股冰冷的意味,让沈前锋脊背微微发凉。他知道,那意味着彻底的决裂和无法预料的后果。
“我明白。”
沈前锋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最后检查了一下身上的装备,尤其是那把加装了消音器的驳壳枪,以及藏在袖口的折叠弩。
他深吸一口带着寒意的夜气,身体微微伏低,如同即将扑食的猎豹,目光投向东北方向那片更深沉的黑暗。
五分钟,决定命运的五分钟。
他身形一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小巷,融入了那片未知的危险之中。
潘丽娟看着他消失的方向,握紧了手中的枪,心,不由自主地悬了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8A9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