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林载誉归来,李慕白和迪丽热巴身上的光环又亮了几分。但李慕白头脑异常清醒,他知道,国际奖项的余温最多只能维持一阵媒体的热度,真正要在行业内立足,必须靠一部接一部过硬的作品。《疯狂的石头》就是他巩固地位、证明《鬼影实录》成功并非偶然的关键一步。
然而,当他将《疯狂的石头》正式立项并公布主创阵容时,引来的却并非一片喝彩,而是大范围的质疑。
“黑色喜剧?多线叙事?李慕白是不是被成功冲昏头了?”
“放弃了他擅长的恐怖片,搞这种结构复杂的类型,风险太大了!”
“演员阵容……黄渤?王迅?刘桦?这都是谁啊?连个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都没有,怎么卖钱?”
“成本预算三百万?虽然比《鬼影实录》高多了,但在商业片里还是垫底的水平,能拍出什么花样?”
就连之前合作愉快的中影和光线内部,也有不少人持保留态度,只是碍于《鬼影实录》的成功和韩三平、姜文等人的面子,才没有公开唱反调。于东承受的压力最大,但他选择了无条件信任李慕白,力排众议,将博纳能动用的资源都压了上来。
面对这些质疑,李慕白没有过多解释。他深知,在电影这个行当,最终只能用作品说话。
开机仪式选在重庆——这座山城立体魔幻的景观,与电影荒诞不经的基调天生契合。仪式简单而务实,没有邀请太多媒体,李慕白带着全体主创人员,上了香,切了烤乳猪(剧组伙食开荤),就算正式拉开了拍摄大幕。
拍摄初期,困难重重。
多线叙事的结构对导演的掌控力要求极高,几个故事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节奏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果。李慕白虽然脑海中有成片作为参考,但如何将其转化为符合当下拍摄条件和演员特点的现场调度,依然是个巨大的挑战。
黄渤、王迅等人虽然是演技派,但缺乏大银幕经验,一开始面对镜头有些放不开。尤其是黄渤,他习惯了话剧舞台的夸张表达,需要李慕白不断帮他“收”,找到更生活化、更细腻的表演方式。
“渤哥,这里不用那么使劲,你是个贼,但不是疯子,你心里有怕,也有贪,眼神里的东西更重要。”李慕白常常亲自示范,耐心讲戏。
黄渤悟性极高,一点就透,很快就适应了电影表演的节奏,并将黑皮那股子愣头青的耿首和底层小人物的辛酸演绎得入木三分。
王迅则将道哥的“奸”与“怂”把握得恰到好处,那种精于算计却往往弄巧成拙的劲儿,让人忍俊不禁。
郭涛饰演的包世宏是电影的“定海神针”,他扎实的演技将这个小保安队长的责任、无奈和最后的爆发演绎得层次分明。
岳小军身手利落,连晋气场十足,刘桦更是将“国际大盗”麦克那种专业范儿和落地后的狼狈形成了鲜明对比,笑果出众。
迪丽热巴这次没有出演重要角色,李慕白让她跟在身边做“导演助理”,一方面是让她学习,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她过早被定型。她认真地做着场记,观察着每一位演员的表演,帮李慕白打理琐事,成长迅速。
片场的气氛,在李慕白的把控下,虽然拍摄紧张,却充满了创作的热情和欢乐。这群被外界视为“乌合之众”的演员们,因为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都憋着一股劲,贡献出了极其投入的表演。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也越来越好,经常在休息时互相切磋,即兴发挥出一些剧本之外的金句和桥段,李慕白从中汲取了不少灵感,现场修改剧本是常有的事。
比如,黄渤即兴发挥的那句“我顶你个肺啊!(用蹩脚粤语)”,以及王迅算计时习惯性眨巴的小眼睛,都成了后来电影的经典记忆点。
当然,意外也时有发生。拍摄追逐戏时,黄渤因为太过投入,差点从真的索道上摔下去,惊出所有人一身冷汗。拍摄下水道戏份时,那难以言喻的味道更是让所有演员“痛不欲生”,苦中作乐地互相调侃。
李慕白作为导演和绝对核心,压力巨大。他白天泡在片场,晚上还要看回放、调整第二天的拍摄计划,常常只睡三西个小时。迪丽热巴看着他日渐消瘦,只能默默地把后勤工作做得更细,保证他至少能吃上热饭。
一天,拍摄间歇,姜文竟然不声不响地来探班了。他戴着墨镜,在片场角落看了一会儿拍摄,尤其是看了黄渤和王迅的一段对手戏后,走到李慕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子,这帮人让你淘换着了。有点意思了。”他没多说什么,但这一句话,让连续奋战多日的李慕白瞬间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随着拍摄的深入,原本那些质疑的声音,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一些来探班的媒体记者和圈内人,在看了拍摄素材和现场花絮后,都被那种独特的、充满烟火气的喜剧感所吸引,开始私下议论:“这片子……好像有点不一样。”“那几个演员演得真不错,尤其是那个叫黄渤的,绝了!”
当《疯狂的石头》历时两个多月,终于在重庆杀青时,整个剧组都黑瘦了一圈,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他们一起熬过了最难的阶段,共同完成了一件不被看好却充满挑战的作品。
杀青宴上,李慕白举杯,看着眼前这群可爱的“笨贼”和团队成员,动情地说:“感谢大家!不管外面怎么看,我们知道我们拍出了什么东西!接下来,是把它变成一颗能炸响市场的‘石头’的时候了!”
黄渤喝得有点多,拉着李慕白的手,眼圈泛红:“李导,跟着你干活,痛快!以后有戏,随叫随到!我……我还真想试试自己导点东西……”
李慕白用力点头:“一定有机会!”
《疯狂的石头》拍摄阶段,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始,在充满欢笑与汗水的创作中结束。这块未经雕琢的“石头”,即将进入后期制作的熔炉,等待着被打磨成足以惊艳世人的璞玉。而市场,会接受这颗风格独特的“石头”吗?悬念,留给了接下来的剪辑和宣发。
作者“公私分明的泡泡”推荐阅读《重活,娱乐教父》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AW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