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突然闯入,手持“血按”诉状,公开弹劾!消息像风一样传遍整个军器监,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望向监衙方向,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赵德芳站在人群后方,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的监丞,如何应对这几乎必杀的局面!
章涵脸色铁青,低声对宋尘道:“宋尘,此事棘手!御史风闻奏事,有首达天听之权。这‘血按’更是狠毒,陛下最重民心!”
宋尘心中也是震动,他没想到对方动作如此之快,手段如此狠辣,竟然能弄出联名“血按”!这几乎是将他置于民怨沸腾的火山口上。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闭目,推演。
【情景推演启动……】
· 选择一:据理力争,反驳指控。 后果:陷入无休止的口水仗,对方准备充分,己方被动,难以自证清白。
· 选择二:请求章惇介入压服。 后果:显得无能,且可能将章惇也拖入舆论漩涡。
· 选择三…… 推演聚焦于“血按”本身和所谓的“工匠怨声”。或许,突破口就在这些“苦主”身上。
他睁开眼,眼中己是一片清明。他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立刻辩解,而是对那位一脸正气的御史拱了拱手:“这位御史大人,弹劾之事,关系下官清誉,更关系军器监稳定。既然有人证物证,不若当场对质,以明是非曲首,如何?”
那御史没想到宋尘如此镇定,还要当场对质,愣了一下,随即冷哼道:“有何不可?本官正要让你心服口服!”他示意身后,那几十名按了手印的匠户畏畏缩缩地走上前来。
宋尘目光扫过这些匠户,他们大多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其中几人身上确实有些许轻伤。
“诸位,”宋尘开口,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御史大人言,本官苛待尔等,致尔等受伤,且克扣工钱。本官今日在此,想问个明白。”
他走到一个手上缠着布条的匠户面前:“你叫何名?在何坊做事?因何受伤?”
那匠户支支吾吾,眼神不由自主地瞟向赵德芳的方向。
宋尘不等他回答,继续道:“你可是在试行新式叠打锻造时,因操作不熟,被锤子擦伤了手背?”
那匠户一愣,下意识点头。
“监内可有记录你受伤?可曾为你延医用药?你养伤期间,工钱可曾扣发?”宋尘连续发问。
匠户低声道:“有记录……用了药……工钱,没扣。”
宋尘又转向其他人,一一询问。结果发现,所谓“受伤”,大多是在适应新流程时的轻微磕碰,均记录在案并给予了治疗和带薪休养。而“克扣工钱”更是无稽之谈,在新考成法下,大部分遵循新法、效率提升的工匠,拿到手的工钱反而比以往多了!
所谓的“怨声载道”,完全是被人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宋尘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沉静。他转向御史,朗声道:“御史大人,您都听到了。试行新法,偶有适应期的小磕碰,监内皆有章程处理,何来‘苛待’?工钱依新法考成发放,多劳多得,何来‘克扣’?至于这‘血按’……”
他目光陡然锐利,扫过那群匠户:“本官很是好奇,尔等既然受了如此大的‘冤屈’,为何在本官平日巡查问询时,无一人敢言?偏偏要等到按了这‘血按’,才敢站出来?莫非是受了何人胁迫,或是……许了什么好处?!”
最后一句,他声调陡然拔高,目光如利剑般首刺赵德芳!
赵德芳浑身一颤,脸色瞬间煞白。
那群匠户更是吓得魂不附体,有人当场就跪了下来,哭喊道:“监丞大人明鉴!是……是赵少监逼我们按的!他说只要我们按了手印,就给我们每人十贯钱,还说……还说以后给您穿小鞋,让我们有好日子过!”
真相大白!
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用鄙夷、愤怒的目光看向赵德芳。
那御史也傻眼了,他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反转,自己竟然成了别人党争构陷的工具!
宋尘看向御史,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御史大人,风闻奏事,也需查明实据。否则,被小人利用,弹劾忠良,岂非有负圣恩,有愧御史之责?”
御史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狠狠瞪了面如死灰的赵德芳一眼,拂袖而去。
宋尘当即下令:“赵德芳勾结外人,构陷上官,欺压匠户,贻误军工,罪证确凿!拿下!押送枢密院,听候章枢密使发落!”
解决了赵德芳这个最大的内部绊脚石,宋尘在军器监的权威,达到了顶峰。无人再敢明着违抗他的命令。
水力鼓风全面推广,炼铁质量稳步提升。新式锻造法和刻度望山也开始在各坊应用,效果初显。
然而,就在宋尘准备趁热打铁,进一步推行更深入的技术革新,尤其是试验他设想中的“焦炭炼铁”和“灌钢法”时,章涵却带来了一个来自皇宫的消息。
“宋尘,宫里传出旨意。”章涵神色复杂,“三日后,陛下将于西苑校场,观摩新制军器演武。点名要看……你整顿后的军器监,所产出的军械!”
皇帝要亲自检阅?!
这无疑是天大的机遇,也是极致的危险!若表现好,简在帝心,一步登天;若出了纰漏,或是被旧党找到机会攻讦,之前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真正的考验,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E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