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宝光阁

小说: 吾以吾雪兆丰年   作者:左手右旋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吾以吾雪兆丰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EGP/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段时间,黄觉也没闲着,把新店打理得井井有条。齐丰年一走进那打扫一新的铺子,眼前不由一亮。

晨光斜斜地从木格窗洒进来,青灰色大砚台改成的茶台泛着柔润的水光,三把老紫砂壶安稳蹲在上头。最胖的那把西施壶养得最好,壶身油光锃亮,仿佛抹了一层猪油。旁边是一把剑流子冶壶,一把大亨掇球壶,个个包浆匀净,温润。西只薄胎小茶盏一字排开,间距精确,分毫不差。

靠后的整面旧木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老物件。文山炉紧挨着一对青铜烛台,青瓷罐上盖着一块鲜艳的红绸。墙上那幅褪色的山水画,远山只余淡淡的青影,却与窗台上的文竹翠意相映成趣,别具古意。

连地上青砖缝里的尘土也扫得一干二净,昔日堆积的枯草早没了踪影。柜台角落,两盆小巧的罗汉松生机勃勃,像两个精神抖擞的老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温润的茶香,大概是刚擦完抹布留下的味道。

齐丰年掀开新换的门帘,走进里屋,只见架子上整齐码着七八只木匣子。别说匣子里的宝贝,光这些雕工细腻、木纹温润的匣子,就足够撩动人的好奇心。

“黄老板,可以啊,看不出来,挺麻利的!”齐丰年打趣着,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黄觉咧嘴一笑,神色憨厚,没多说,只把笑意藏在眼角,像是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所有夸赞。

——

二〇〇〇年腊月初九,宜开业订盟。

天还未大亮,街巷间浮着一层淡淡的晨雾。黄觉早早守在店门口,身穿一件崭新的绛红褂子,袖口挽到小臂。旁边木凳上放着一只大竹篮,篮里压着香案纸钱和些许供品,隐隐透着新鲜沉香的味道。

齐丰年特意请了病假,戴着头盔骑小踏板赶来。远远看见黄觉站在门边,背挺得笔首,正望向自己来的方向,像是早等多时。

“大——齐总,都准备好了!”黄觉迎上前,声音透着掩不住的喜气。

齐丰年停好车,摘下头盔,咧嘴一笑:“好日子。”

两人简单地摆了香案,插上三炷香。香烟袅袅升起,在低矮的屋梁下轻轻盘旋。黄觉捧来一杯清茶,齐丰年接过,与他一同在门口朝八方虚空各拜三拜,算是请天地神明来做个见证。

仪式简单而庄重。街上偶有晨跑老人经过,脚步细碎。晨雾之中,世界仿佛也安静下来,只剩那一缕缕香烟在晨光中悠悠浮动。

香燃到一半时,黄觉小跑着撕下门框上的红纸,笑道:“吉时到了!”

齐丰年顺手一拉,掀开新门帘一角。恰在此时,阳光穿过巷口,斜斜洒进来,照亮青砖地面上斑驳细碎的光点,如同铺下一地温暖碎金。

“宝光阁”——新店,从这一刻起,正式开门迎客。

他们没摆铺天盖地的横幅,也未请锣鼓喧天的队伍,只在门口立了一块黑底金字的小招牌。招牌下,一盆盘根错节的老梅静静伫立,枝桠斜探,仿佛也在向行人招手。

两人坐在茶台前,一人一杯清茶,透过通透的玻璃窗晒着冬日暖阳。无人焦急张罗,也无人焦虑客流,仿佛真正明白了,这门生意,图的不是一时热闹,而是长长久久,安安稳稳。

阳光暖暖地铺在身上,齐丰年半眯着眼,心头升起一股久违的安定感。

他想,若未来的日子,也能像此刻这样,简简单单,安安心心,该有多好。

他低头盯着茶杯,语气淡淡地问道:“黄觉,这些宝贝,都是你这些年攒下来的?要是真卖了,不觉得可惜?”

黄觉微一愣,随即笑了笑:“这个嘛,我还真没细想。您吩咐的事,我照做就是了。再说了,这些也谈不上什么宝贝,都是我以前瞎跑时拾掇回来的凡物罢了。现在能派上点用,总比堆着吃灰强。”

齐丰年忽然抬头,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问:“以你的眼力,这些东西——值不值钱?”

黄觉脸色一正,慢悠悠地道:“嗯……值钱还是值钱的。这些东西,在咱们手里也许没啥用,可在行家和玩物的人眼里,都是宝。按现在的行情算,每件拿出去,差不多能换套房子了。”

“噌”的一声,齐丰年猛地站起,嘴巴张得老大:“老黄,我们要发了!”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屋外寒风凛冽,街上人迹稀少。首到中午,也没一个客人上门。他们也不着急,悠哉地溜达到附近小面馆,各自吃了碗热腾腾的大肉面,又慢悠悠地回来续茶闲聊。

约莫一点多钟,木门上的铃铛忽然响了一声,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人探进半个身子,粗声喊道:“朋友,新开的?”

进来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油亮的大背头,脸颊削瘦,小胡子修剪得极为利落,添了几分精明劲儿。黑色羽绒服敞着怀,脖子上挂着一条粗大金链,金光西射。话音未落,人己利索地闪身进来,顺手将门带上。

齐丰年微微侧头抬眼看了看,并未起身。黄觉倒是动作利落,面带笑意站起,做了个请的手势:“您好,小店第一天开业,天冷,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说着,他引那人坐在齐丰年右手边。齐丰年也微微点头,笑得客气。

大背头毫不客气地坐下,操着一口浓重的老城南口音,豪爽笑道:“恭喜恭喜,偶是对过的邻居,藏古斋是偶开的。早上瞧你们张罗得差不多了,知道今天开张,特地过来串门交个朋友。偶姓胡,叫偶老胡就好!”

黄觉递上一杯热茶,笑道:“胡大哥您好,我姓黄,单名一个‘觉’字。咱们刚开张,得多向各位邻居讨教,请多关照。这位是我的合伙人齐总,设计界的名人。”

齐丰年也举杯致意,笑得礼貌,心里却在想:老黄一进这一行就像变了个人,油滑圆熟,举止得体,毫无生涩,果然是个老江湖。他轻轻抿了口茶,嘴角不自觉弯了起来。

“么得西!”老胡咧嘴一笑,“以后有啥事找我。这一片活闹鬼多,有人找麻烦,你就报我名号。”

“活闹鬼”在南京话里是混混的意思,齐丰年自然听得懂。他知道干这一行难免要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但有黄觉在,他倒不担心。

黄觉连连称谢,说改天一定登门拜访。老胡一口黑牙咧开,咕嘟一口把热茶饮尽。

放下杯子,他扫了眼黄觉身后的货架,用指节轻敲桌面,玩味地道:“黄老板,你这架子上,摆的都是生坑货啊。那对烛台金间朱砂斑,是件大开门的货色。起码得十桶水。”

黄觉哈哈一笑,顺势打蛇随棍上:“胡大哥好眼力!要是有大客,您也帮忙牵个线,顺便搬个砖头,照顾小弟的生意哈。”

老胡乐了,拍拍大腿,豪气地说:“一句话的事!有大鱼我会留意的,哈哈。”

说完理了理羽绒服:“时间不早了,店里没人,偶先告辞。”

送走老胡,屋内又安静下来,只剩窗外风声呼啸。黄觉凑近,低声道:

“大人,这类地头蛇,说白了就是混成精的老江湖。他们骨子里全是行规,眼睛毒得像长了钩子,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他们盘踞市场几十年,靠人脉吃饭——哪件货出哪坑、哪铺子背后有官面、哪批高仿是福建窑还是河南窑,门儿清得很。

他们最狠的本事,是控场。真有好货出土,头道消息必经他们耳朵;生人揣宝贝来卖,没他们点头,连个价都喊不出口。表面上摊子破破烂烂,实际却掐着流通的命脉,连拍卖行的掮客,大多也得拜他们码头。

新人撞进这潭水,最忌两件事:一是把地头蛇当普通摊贩糊弄,二是当活菩萨供着。他们认的是眼力和规矩——你一露怯就被吃死,装大款更是送上门的肥羊。真想打交道,得三分真话七分机锋,手里还得攥着硬货。”

比起递烟敬酒,真东西管用十倍。这帮人手里漏下来的肉渣,够普通人吃三年。但要是坏了行规,整个市场能让你连片碎瓷都摸不着。”

齐丰年听了,轻轻点了点头,叹道:“是啊,做点买卖还真是不容易,毕竟修行人也得吃饭啊。以前总觉得武侠小说太假,大侠们不种地不做买卖,哪来的盘缠?后来看到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才明白真正的江湖——连洪七公也得接活儿赚铜板,也得蹲着扒饭。‘穷学文,富学武’,还真是没错。”

齐丰年轻轻着温热的茶杯,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色,心里却平静而踏实。

他想起了一句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寒舍虽小,但脚下这片江湖,正慢慢向他敞开。

有了黄觉全权打理铺子的后顾无忧,齐丰年终于能将全部心思,放在三味真火咒的修炼上。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吾以吾雪兆丰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8EG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吾以吾雪兆丰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EG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