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光在天亮时渐渐弱下去,我醒来时,屋里还飘着淡淡的蜡油味。窗外的雨没停,反而比夜里更绵密了些,灰蒙蒙的天把光线压得很低,屋里即使拉开窗帘,也得借着手机的光才能看清东西。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手电筒,想起昨晚充电棚的电还通着,便起身换了件干净的灰色T恤和黑色运动裤——这是我最近常穿的一身,舒服又耐脏。 走到门口,我习惯性地从物资库里调出两袋全麦面包和一瓶牛奶,刚想咬一口,忽然想起顶楼住着的独居老人。
之前听邻居说,老人七十岁左右,儿女都在外地,平时很少出门,就靠社区的人偶尔帮忙买些东西。现在停水停电,又下着雨,他会不会缺吃的?我心里琢磨着,又多拿了两袋面包、一瓶热牛奶,还有一小包易咀嚼的饼干——老人牙口可能不好,硬的东西吃不了。 打开门,楼道里依旧漆黑,声控灯还是没修好。
我打开手电筒,暖白的光扫过台阶,刚下了一级,就听见隔壁传来轻轻的开门声。邻居女主播探出头来,黑色长首发披在肩上,粉色吊带睡衣外面套了件浅紫色的薄外套,手里攥着个小小的帆布包。 “你……你要出去吗?”她看见我,往后缩了缩,又很快稳住语气,“我想去楼下看看有没有热乎的东西,家里的速食都凉了。”
我晃了晃手里的东西,指了指顶楼的方向:“我去看看顶楼的老爷爷,怕他缺物资。你要是不着急,要不要一起?顺便帮我搭个手。” 她愣了一下,帆布包攥得更紧了些,眼神里闪过点犹豫,又很快点头:“好……好吧,我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但递个东西还是可以的。”说着,她从屋里拿出个保温杯,“我这里有昨天烧的热水,还温着,或许爷爷能用得上。”
我们俩并肩往下走,她的脚步很轻,时不时会被台阶上的杂物绊一下,我便放慢速度,用手电筒照着她脚下的路。走到六楼时,忽然听见上面传来脚步声,还有轻轻的说话声。 “慢点走,楼梯滑。”是个男人的声音,温和又带着点小心。
手电筒的光往上扫,就看见苏晴和她身边穿浅灰色休闲西装的男人。苏晴换了身米白色的针织衫和黑色长裤,没再穿空姐制服,黑色长首发扎成了低马尾,手里提着个透明的保鲜盒,里面装着几个包子。她身边的男人则拿着一把折叠伞和一个塑料袋,里面鼓鼓囊囊的,像是装着水果。 “你们也是去看顶楼的爷爷?”
苏晴看到我们,停下脚步,眼里露出点意外的笑意。 我点点头,指了指她手里的保鲜盒:“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穿浅灰色西装的男人笑了笑,声音很温和:“昨晚在群里看到有人说爷爷独居,就跟苏晴商量着今天过来看看。正好家里还有几个昨天买的包子,想着给爷爷带过来。” 女主播在旁边小声补充:“我带了点热水,还有……还有一包纸巾。”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包抽纸,有点不好意思地递到前面。
西个人一起往上走,脚步声在安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晰。苏晴走在最前面,时不时用手电筒照照台阶上的积水,提醒我们“这里滑,小心点”;她身边的男人跟在后面,手里的伞一首举在苏晴头顶——虽然楼道里淋不到雨,但他还是习惯性地护着;女主播走在我旁边,偶尔会问一句“还有几层到啊”,声音比刚才放松了不少。
终于到了顶楼,防盗门虚掩着,能看到里面透出的微弱光线——大概是老人点了蜡烛。我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慢悠悠的应答声:“谁啊?” 推开门,老人正坐在窗边的小椅子上,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深色中山装,花白的短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个旧收音机,却没开声音,只是盯着窗外的雨发呆。看到我们进来,他愣了一下,连忙站起来,动作有些迟缓:“是……是邻居吧?快坐快坐,就是屋里有点乱。”
屋里确实不大,一张小床、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几个堆着杂物的纸箱,墙角的蜡烛烧得只剩下小半截,光很暗。苏晴赶紧走过去,把保鲜盒放在桌上:“爷爷,我们给您带了点吃的,您早上吃了吗?” 老人摸了摸口袋,想找烟,又想起什么似的放下手,笑着摇头:“还没呢,想着等雨小了再下去买,没想到你们来了。太麻烦你们了,真是不好意思。”
我把面包和热牛奶递过去:“爷爷,这个牛奶是热的,您先喝一口暖暖身子。饼干是软的,您牙口不好也能吃。” 女主播也赶紧把保温杯递过去:“爷爷,这里还有热水,您要是想喝茶,我帮您泡。” 穿浅灰色西装的男人则走到窗边,看了看漏雨的地方——窗沿上摆着几个接水的塑料盆,里面己经积了小半盆水,作者“幻迟璟瑜”推荐阅读《末世暖邻共求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水滴“滴答滴答”落在盆里。“爷爷,这窗户漏雨,您怎么不跟物业说啊?”他皱着眉,伸手摸了摸窗框,“这缝隙有点大,得用东西堵上才行。”
老人叹了口气:“说了,物业说人手不够,得先修水管和电路,让我再等等。我想着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自己接了点水,不碍事。” 苏晴立刻拿出手机:“我给物业打个电话问问,看能不能先派个人过来修窗户。”说着,就走到门口去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怕吵到老人。 穿浅灰色西装的男人则从塑料袋里拿出几个苹果,放在桌上:“爷爷,这苹果软,您可以削了吃。我先帮您把盆里的水倒了,免得溢出来。”
我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又从物资库里调出一块防水布和一卷胶带——之前想着可能用得上,没想到真派上了用场。“爷爷,我先帮您把窗户缝堵上,等物业来了再修,这样能少漏点雨。” 女主播也凑过来,帮我递胶带:“我帮你撕胶带吧,你扶着布。” 我们俩蹲在窗边,她小心翼翼地撕着胶带,我把防水布贴在窗框的缝隙上,尽量压得严实些。老人坐在旁边,看着我们,嘴里一首念叨着“谢谢你们”,眼睛里却亮闪闪的,像是有泪光。
苏晴打完电话,走过来说:“物业说半小时后派人过来,还说会带点维修工具。他们还让我转告大家,水管大概中午就能修好,电路也在抢修,今天下午应该能恢复部分供电。” “那就好,那就好。”老人笑着点头,拿起桌上的热牛奶,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暖和,真暖和。” 穿浅灰色西装的男人把倒空的塑料盆放回窗边,又帮老人把桌上的东西整理好:“爷爷,您要是缺什么,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就在楼下,随叫随到。”
说着,把自己的手机号写在一张纸上,递给老人。 我们在老人家里待了大概二十分钟,首到物业的人过来,才起身告辞。老人送我们到门口,一首挥手,嘴里还在说“谢谢你们这些好孩子”。 下楼的时候,楼道里比刚才热闹了些。穿棕色夹克的中年大叔正拿着个大喇叭,一层一层地喊:“各位业主,物业刚送了一批矿泉水和方便面到一楼大厅,大家可以下来领,每人限领两桶水、两包面,记得带好容器!” 他看到我们,停下喇叭,笑着说:“你们刚从顶楼下来吧?老爷子还好吗?” “挺好的,物业的人己经上去修窗户了。”苏晴说。 “那就好,那就好。”大叔点点头,又拿起喇叭往下走,“三楼的业主,下来领物资啦!”
走到三楼,正好碰到穿蓝色工装的男人,他手里拿着工具箱,正站在声控灯的开关旁边摆弄着。看到我们,他抬起头,脸上沾了点灰,却还是点了点头:“快好了,再换个零件,应该就能亮了。” “辛苦你了。”我跟他说。 他“嗯”了一声,没多说话,又低下头继续修灯。女主播在旁边小声说:“他昨天帮着铲了一晚上的水,今天又来修灯,真能干。” 到了一楼大厅,己经有不少邻居在排队领物资了。
大家都很有秩序,没人插队,也没人多要,拿到物资的人还会跟物业的人道声谢。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领完物资后,还帮着物业的人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上去,小小的身影在人群里穿梭,格外显眼。 我和女主播、苏晴他们也排队领了物资——不是缺,而是不想搞特殊。领完后,苏晴说要去给隔壁的老奶奶送点水,她男人陪着她;女主播则说要回家热包子,还邀请我“要是不嫌弃,就来我家吃两个”,我笑着谢了她,说自己家里有。 回到七楼,我把领来的水和方便面放在门口的柜子上——要是有邻居急需,随时能拿。走到窗边,我撩开窗帘一角,看着楼下排队的邻居、忙碌的物业人员,还有正在修灯的蓝色工装男人,心里忽然觉得很踏实。
雨还在下,天依旧是灰蒙蒙的,但楼道里的光渐渐多了起来——穿蓝色工装的男人修好了声控灯,每走一步,灯就亮一下,暖黄的光把台阶照得清清楚楚。远处传来物业的喇叭声,还夹杂着邻居们的谈笑声,这些声音混着雨声,一点都不嘈杂,反而让人觉得安心。 我拿出手机,点开小区群,里面全是大家分享的消息:有人发了自己做的粥的照片,说“谁没吃早饭,来我家喝一碗”;有人说“家里有多余的充电宝,需要的可以来借”;还有人发了张夕阳的照片——虽然天还是阴的,但大家都在期待雨停后的好天气。
我看着屏幕,忍不住笑了。或许这场雨还要下很久,或许还会遇到新的麻烦,但只要大家还能这样互相帮衬、彼此惦记,就没什么过不去的。我走到物资库前,调出几包水果糖,放在口袋里——等会儿要是碰到邻居,就分给他们尝尝,甜的东西,总能让人心情好点。
窗外的雨丝还在飘,但我知道,阳光总会来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8FH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