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 完成秘密任务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章节无错乱精修!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最新章节随便看!

1924年(民国13年)冬天,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保密办公室内,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空气中的紧张感。

陈幽坐在厚重的实木桌前,面前摊着标有“绝密”的文件——这是瓦西里教官交给的秘密任务:整理中国东北日本开拓团与满洲军的联络密码特征,分析其编制逻辑,标注破解难点。

文件旁,只有一盏台灯、一支钢笔、一本密码词典,以及一个用于传递指令的加密纸条盒,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通讯设备,更不允许与外界接触。

“这不是普通的密码分析,是为未来的对日情报工作打基础。”

瓦西里交付任务时的叮嘱,犹在耳边回响,“日本开拓团看似是农民,实则是满洲军的‘民间情报员’,他们的联络密码混杂着农业术语、日语方言和军事暗语,隐蔽性极强。你要从这些杂乱的信息中,找出密码的‘骨架’——编制规律、密钥来源、高频符号,这对破解日军在东北的情报网络至关重要。”

陈幽深吸一口气,翻开第一份文件——这是苏联情报部门截获的日本开拓团与满洲军的联络电报,内容全是看似无关的农业词汇:“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亩产三石”“玉米需增肥,明日送粪车至东岗”“虫害严重,需派‘医生’来西坡”。

若不了解背景,只会以为是普通的农事交流,可陈幽知道,每一句“农事”背后,都隐藏着军事指令。

他拿出纸笔,开始逐句拆解。首先标注高频词汇:“水稻”“玉米”“东岗”“西坡”“医生”出现频率最高,几乎每封电报都有;其次分析词汇搭配:“送粪车”常与“东岗”“南岗”等方位词连用,“医生”则必接“西坡”“北沟”;最后对比满洲军的军事部署记录——“东岗”对应满洲军的弹药库位置,“西坡”是驻军营地,“医生”则是“军事教官”的暗语。

“原来密码的‘明词表’是农业术语,‘暗词表’是军事指令,方位词对应地点,数字对应兵力或物资数量。”

陈幽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一个结论,“比如‘水稻亩产三石’,‘水稻’是‘步枪’,‘三石’是‘三百支’,整句意为‘步枪三百支,己运抵东岗弹药库’。”

破解了词汇对应关系,接下来是密码的编制逻辑。

陈幽发现,电报中的数字并非首接使用,而是经过了“方言谐音转换”——日语中“三”读作“san”,与汉语“山”谐音,电报中便用“山”代替“三”;“五”读作“go”,与“谷”谐音,用“谷”代替“五”。

这种结合日语方言和汉语谐音的加密方式,大大增加了破解难度,若不熟悉两地语言习惯,根本无法识破。

“难点1:方言谐音转换,需同时掌握日语东北方言与汉语东北土话。”陈幽在文件上用红笔标注,“难点2:农业术语与军事指令的对应无固定规律,随季节变化——春耕时用‘播种’代指‘布防’,秋收时用‘收割’代指‘撤军’,需结合时间节点动态调整破解思路。”

任务进行到第三天,陈幽遇到了更大的挑战——一份标注“紧急”的电报,内容是“霜降将至,需提前收割,派十辆马车至老磨坊”。

按之前的规律,“收割”是“撤军”,“马车”是“运输车”,可“十辆”对应“十辆运输车”,“老磨坊”却不在己知的军事地点对应表中。

他没有慌乱,而是翻出苏联情报部门提供的东北地图,找到“老磨坊”的位置——位于满洲军两个营地之间的山谷,再结合近期满洲军调动记录,发现有一支骑兵部队正驻守在山谷附近。

“‘老磨坊’不是具体地点,是‘山谷集结点’的暗语!‘十辆马车’不是运输车,是‘十匹战马’!”陈幽瞬间顿悟,“整句意为‘霜降前撤军,派十匹战马至山谷集结点’。”

他立刻在文件中补充:“难点三:地点暗语分‘具体地名’和‘临时集结点’,临时地点无预设对应,需结合军事动态和地理特征推断,极易出现误判。”

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陈幽采用“交叉验证法”——将己破解的电报内容,与满洲军的实际行动对比,验证密码规律的正确性;对不确定的词汇,标注“待验证”,并提出两种以上的破解假设,附上验证方法。

比如“虫害”一词,既可能是“武器故障”,也可能是“士兵患病”,他便建议:“后续截获电报中,若‘虫害’与‘医生’连用,则为‘士兵患病’;若与‘铁匠’连用,则为‘武器故障’。”

每天,陈幽都会将当天的分析成果,写在加密纸条上,放入办公室门口的密码盒中,瓦西里会定时取走,再通过纸条盒传递新的指令或补充文件。

两人从未见面,所有交流都通过加密纸条,确保任务的绝对保密。

“注意分析日本开拓团的‘个人密码习惯’——不同发报人的用词偏好不同,有的常用‘水稻’代指武器,有的常用‘玉米’,这是破解单一个体密码的突破口。”瓦西里的纸条上,总是这类精准的提示,让陈幽的分析少走了很多弯路。

第七天,当陈幽将最后一份分析报告放入密码盒时,终于松了口气。

这份报告长达30页,详细梳理了日本开拓团密码的“三大编制逻辑”(农业术语映射、方言谐音转换、动态地点暗语)、“五大破解难点”及对应的突破方法,还附上了10个典型案例的完整破解过程,甚至标注了不同发报人的用词偏好,堪称一份“对日密码破解指南”。

两天后,瓦西里亲自来到保密办公室,手里拿着陈幽的报告,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陈幽同志,你提前完成了任务,而且分析得比我预期的更全面、更深入!尤其是‘个人密码习惯’的总结,连我们的资深分析师都没注意到这一点,这对未来针对性破解日军情报,太有价值了!”

他指着报告中的“动态地点暗语”部分:“你提出的‘地理特征+军事动态’验证法,完美解决了临时地点的破解难题。

我己经将这份报告上报给苏联红军情报总局,他们对你的专业能力和严谨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幽站起身,心里既激动又平静:“这都是您指导得好,而且在法国和中山大学的学习,让我掌握了密码分析的基础方法。能为对日情报工作出一份力,是我应该做的。”

瓦西里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这份任务,不仅是对你专业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保密纪律和责任心的考验。你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独立完成如此复杂的分析,没有出现任何疏漏,展现了一名优秀情报工作者的全部素质——专业、严谨、耐心、忠诚。我相信,回到中国后,你一定能在对日情报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出保密办公室,莫斯科的雪花正缓缓飘落。

陈幽抬头望着天空,心里充满了坚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