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森林裹着晨雾,训练营的哨声刺破寂静时,陈幽己将黑色作训服的衣摆掖得严丝合缝。
指尖抚过肩章上尚未缀星的布料,他望着礼堂方向——今天是结业考核的第一关,理论答辩。
礼堂内弥漫着松节油与旧纸张混合的气息,长桌后坐着三位评委:苏军总参情报部的少将、中共旅欧支部的特派员,还有一位戴着金边眼镜的老者,是负责情报理论教学的科瓦廖夫教授。
陈幽是第三个入场的,推开门时,正听见前一位学员因“隐蔽战线战术同质化”的回答被少将打断,声线发颤地重复着教材里的标准答案。
“下一位,陈幽。”特派员的声音沉稳,目光落在他身上时带着几分期许。
陈幽走到长桌前站定,军靴跟轻轻一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少将抬眼,指了指桌角的纸条:“选题三,中国隐蔽战线发展方向。三分钟阐述核心观点,之后接受提问。”
他没有低头看准备好的笔记,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清晰有力:“报告评委,我认为中国隐蔽战线的发展,不能照搬苏俄‘城市堡垒’模式,要走‘土洋结合’的路。”
这话一出,科瓦廖夫教授推了推眼镜,笔尖停在纸上。
陈幽继续道:“苏俄的地下工作依托工人阶级,有严密的组织网络;但中国当前是农业国,城市工人基数小,农村遍布乡绅势力。隐蔽战线要扎根,就得‘穿布衣、说土话’——在城市,用商贩、学徒的身份做掩护,把情报站藏在茶馆、杂货铺;在农村,依托乡邻关系,把联络员发展成货郎、郎中。”
“那如何解决情报传递的安全性?”
少将突然发问,指节叩了叩桌面,“苏俄的密码系统需要专业设备,中国乡下连发电报的地方都少。”
“用‘活密码’。”陈幽语速不变,“比如把情报藏在戏词里,用地方戏曲的唱腔断句做加密;或者用中药铺的药柜做暗号,当归对应‘归队’,黄连代表‘危险’。这些东西本土人熟悉,敌人就算截获,也未必能看懂。”
科瓦廖夫教授放下笔,追问:“你说的‘土办法’,会不会降低情报效率?”
“效率要为生存让路。”
陈幽抬眼,目光与老教授对上,“中国的隐蔽战线,首要问题是活下去。只有先藏得住,才能谈传递效率。就像森林里的兔子,跑得再快,若不懂得躲进草丛,早被鹰抓走了。”
礼堂里静了几秒,少将忽然笑了,拿起笔在评分表上划了个勾:“有点意思,不是只会背教材的娃娃。”
特派员也点头,在纸上写了行字,推给另外两人看。陈幽站在原地,指尖的冷汗慢慢收了——他知道,理论答辩这关,过了。
下午三点,实战综合测试的指令下达。
教官将一个黑色背包扔给陈幽,声音压得很低:“目标区域在二十公里外的废弃庄园,‘敌营’有十人巡逻,携带仿真武器。你的任务:48小时内潜入主楼二层,获取标有‘紫茉莉’的文件袋,从东侧后门撤离,到三公里外的白桦林联络点汇合。记住,被发现三次就算失败。”
陈幽接过背包,里面是一套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一把螺丝刀、一卷绝缘胶带,还有一张手绘的庄园地图。
他快速扫了眼地图:庄园西周有铁丝网,主楼正门有岗亭,西侧是废弃的车库,东侧围墙外有一条排水沟。“伪装身份?”他问。
“维修工人,负责检查庄园电路。”
教官递给他一张伪造的通行证,“巡逻队每半小时换班一次,换班间隙有三分钟空档,你从西侧车库翻墙进去。”
夕阳沉到树林背后时,陈幽己经换上工装,脸上抹了点灰,扛着工具包走到庄园西侧。
铁丝网顶端缠着带刺的铁丝,他蹲在草丛里,盯着岗亭的灯光——巡逻队刚从车库门口走过,脚步声渐渐远了。
三分钟,够了。
他从背包里掏出折叠钳,快速剪断铁丝网下方的两根铁丝,扒开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钻进车库时,灰尘呛得他咳嗽了一声,赶紧捂住嘴。
车库里堆着破旧的木箱,他借着窗外的暮光摸索到楼梯口,轻轻推开虚掩的门——二楼走廊空无一人,只有墙角的应急灯亮着微弱的光。
主楼二层的房间大多锁着,陈幽一间间试,手指搭在门把手上,能听见楼下传来的巡逻队脚步声。
终于,最里面的房间门没锁,他推开门,看见书桌上放着一个棕色文件袋,上面印着“紫茉莉”三个字。
到手了?这么顺利?
陈幽心里一紧,刚拿起文件袋,就听见走廊里传来脚步声,还有人说话:“刚才好像听见楼上有动静,去看看。”
他猛地转身,看见窗户是开着的,外面是二楼的阳台。来不及多想,他翻出窗户,抓住阳台外侧的排水管,脚踩着墙缝往下滑。
刚落地,就听见楼上有人喊:“在这里!抓住他!”
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来,陈幽拔腿就往东侧跑。
他记得地图上东侧围墙外的排水沟——只要翻过围墙,钻进排水沟,就能绕到后门。
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看见东侧围墙了,墙不高,大概两米。
他助跑几步,脚蹬着墙,手抓住墙头,翻了过去。落地时膝盖磕了一下,疼得他龇牙咧嘴,但不敢停——巡逻队己经追到墙根下,仿真子弹打在墙上,发出“砰砰”的声响。
排水沟里积着污水,散发着臭味。
陈幽钻进去,趴在水里,听着上面的脚步声渐渐远了,才松了口气。他掏出文件袋,确认没湿,然后借着手机屏幕的光,往白桦林的方向走。
夜色越来越浓,森林里的风带着寒意。
陈幽走了快两个小时,终于看见白桦林里的篝火——联络点到了。
负责接应的教官看见他,站起身:“比预计时间早了西个小时,文件拿到了?”
陈幽递过文件袋,脸上的灰和汗混在一起,笑着点头:“拿到了,没被发现。”
教官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带着赞许:“不错,满分。”
48小时后,结业典礼在礼堂举行。
当少将念出“陈幽,理论答辩满分,实战测试满分,总成绩满分”时,台下响起掌声。
他走上台,少将亲自为他戴上中尉军衔的肩章,金属的冰凉贴在肩上,沉甸甸的。
“好好干,”少将握着他的手,“中国的隐蔽战线,需要你这样的人。”
陈幽敬礼,目光坚定:“报告长官,保证完成任务!”
典礼结束后,科瓦廖夫教授找到他,递给他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情报工作技巧,你拿着,或许有用。记住,隐蔽战线不是孤胆英雄的游戏,要学会信任同伴,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陈幽接过笔记本,封面是黑色的,没有字。
他翻开第一页,看见上面写着一行俄文,翻译成中文是:“最安全的隐藏,是让自己变群里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他抬头,看见教授笑着挥手离开。夕阳透过礼堂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的肩章上,金色的光芒晃得他眼睛有些。
这不是结束,是开始。他想。从这里出发,他要去的地方,是祖国的隐蔽战场,那里没有掌声,没有勋章,只有默默无闻的坚守,和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但他不怕,因为他知道,他的背后,是组织,是信仰,是千千万万等待黎明的中国人。
肩章上的星徽,在夕阳下闪着光,像一颗不灭的火种,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