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8章 可塑之才被注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25年(民国14年),广州的冬阳带着暖意,透过黄埔军校办公楼的窗棂,落在戴笠手中的档案上。

档案封皮写着“陈默”二字,边角己被反复翻阅得微微卷起,里面除了常规的学籍信息,还夹着几张泛黄的纸。

是王教官每周提交的“学员动态报告”,字里行间都在称赞这个湖南来的富家子弟。

戴笠指尖夹着烟,烟雾袅袅升起,模糊了他锐利的眼神。

他翻到“家庭背景”那一页,目光停在“湘潭陈氏绸缎商号”几个字上。

三天前,他己让人去湘潭核实过,陈家确实是当地老字号商户,光绪年间就做绸缎生意,十年前虽盘掉了汉口分号,但家底殷实,在湘潭商界颇有声望。

陈默的父亲陈敬之,性格温和,从不参与政治,只一心打理家业,母亲早逝,陈默是独子,从小被寄予厚望,送出国留洋也在情理之中。

“背景干净,没有任何共党或进步团体的牵连。”

戴笠对着身边的副官低语,声音低沉,“这种富家子弟,既不会像底层学员那样容易被‘激进思想’煽动,也不会像官宦子弟那样眼高手低,最适合做情报工作——没有后顾之忧,立场也容易把控。”

副官点头附和:“戴先生说得是。而且据王教官汇报,这陈默在军校里从不扎堆,既不跟那些闹着‘联俄联共’的进步学生来往,也不掺和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纷争,每天除了训练、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低调得很。”

“不扎堆,不站队。”

戴笠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将烟蒂按灭在烟灰缸里,“这才是聪明人。军校就是个小江湖,派系林立,稍有不慎就会卷进是非。他能守住‘独来独往’的分寸,说明沉得住气,心性够稳——情报工作最忌浮躁,嘴碎、爱站队的人,迟早会把自己作死。”

他又翻到“训练与学习”那一页,上面记录着陈默的各项成绩:射击满环、战术推演第一、文化课总分蝉联榜首,尤其是“情报分析”科目,每次作业都被王教官评为“优等”,还批注着“思路清晰,细节把控精准,具情报人员潜质”。

“有能力,却不张扬。”

戴笠指着档案上的成绩,语气里带着赞赏,“你看,他军事训练拔尖,却从不在人前炫耀;文化课优秀,回答问题也只说‘个人浅见’,从不抢风头。上次战术推演,他带领小队以最小损失突围,校领导夸他,他却说‘全靠队员配合’——这种人,既懂本事,又懂藏拙,不会让人觉得威胁,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拿出真东西。”

副官递过一份新的报告:“这是昨天的学员活动记录,陈默晚上去了图书馆,借了《孙子兵法》和《情报战史》,看了两个时辰,还做了笔记。”

戴笠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一遍,眼里的光芒更亮了——《情报战史》是军校图书馆的冷门书籍,大多数学员都爱看《战术演练手册》《枪械图谱》这类实用教材,很少有人会主动研究情报理论。

这说明陈默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靠拢”,对情报工作本身就有兴趣。

“走,去操场看看。”

戴笠站起身,拿起黑色礼帽扣在头上,帽檐压得很低,“我要亲自看看,这小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像档案里写的那样。”

两人走出办公楼,沿着林荫道往操场走。

远远就看见操场上分成几拨学员,有的在练队列,有的在练刺杀,还有几个人围在射击场边,凑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戴笠一眼就看到了陈默——他正独自站在射击位上,手里握着一把毛瑟枪,没有开枪,只是反复调整姿势,枪托抵着肩窝,眼神专注地盯着靶心,连身边有人走过都没分心。

“他这是在干嘛?”副官小声问,“别人都在开枪练准头,他怎么光摆姿势不开枪?”

“这才是懂行的。”

戴笠低声解释,“射击的关键不在扣扳机的瞬间,而在姿势和呼吸——姿势稳了,呼吸匀了,子弹自然能中靶心。他反复练姿势,是在找‘人枪合一’的感觉,比那些只顾着开枪的学员,境界高多了。”

果然,陈默调整了约莫十分钟,才慢慢扣下扳机。

“砰”的一声,子弹呼啸着飞向靶心,远处的报靶员立刻举起红旗——十环。

他没有停顿,继续调整姿势,第二枪、第三枪……五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动作流畅,眼神冷静,仿佛不是在训练,而是在实战。

练完射击,陈默没有像其他学员那样坐下来休息,而是走到旁边的战术沙盘前,蹲下身,用树枝轻轻拨动沙盘上的小旗,嘴里小声嘀咕着什么。

戴笠悄悄走近,听见他在分析:“这里是制高点,敌军肯定会设岗哨;这里是河谷,适合伏击,但要注意水流方向,不然会暴露行踪……”

这时,几个穿军装的学员走过来,其中一个正是国民党右派学员的领头人,叫张磊,平时总爱拉帮结派,排挤进步学生。

“陈默,听说你战术推演拿了第一?”张磊拍着他的肩膀,语气带着拉拢的意味,“要不要跟我们一起?以后在军校,有我们罩着,没人敢欺负你。”

陈默站起身,礼貌地笑了笑,却不动声色地避开了他的手:“谢谢张同学,不过我平时喜欢一个人待着,就不打扰你们了。”

张磊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语气有些不满:“你这是什么意思?给你面子还不要?”

“张同学误会了。”

陈默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我觉得军校是来学本事的,不是来搞小团体的。大家好好训练,互相学习,比什么都强。”

说完,他拿起自己的枪,转身离开,留下张磊几人站在原地,脸色难看。

戴笠看着陈默的背影,眼里的赞赏更浓了——既不得罪右派,也不刻意拉拢,守住了“中立”的分寸;面对挑衅,不卑不亢,既维护了自己的原则,又没激化矛盾。

这种“圆融而不圆滑”的处事方式,正是情报人员需要的——既要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足,又不能被派系捆绑。

“这小子,比我想象中更有意思。”

戴笠转身往回走,语气里带着笃定,“有背景,能让他在情报工作中接触到更高层面的人;有能力,能让他胜任复杂的任务;不张扬,能让他潜伏在暗处,不引人注意。这三种特质加在一起,简首是为情报工作量身定做的。”

副官跟在后面,补充道:“而且他留过洋,懂法语,将来要是有涉外情报任务,也能派上用场。”

“没错。”

戴笠点点头,脚步顿了顿,“你去安排一下,让王教官多给陈默安排点‘特殊任务’——比如整理情报资料、协助制定战术方案,看看他的实际能力到底怎么样。记住,别太刻意,要做得自然,不能让他察觉到我们在观察他。”

“明白。”副官连忙应道。

回到办公室,戴笠再次翻开陈默的档案,在扉页上写下“可塑之才,重点关注”几个字,字迹遒劲,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陈默在课堂上分析情报的样子——逻辑清晰,冷静沉稳,像一把藏在鞘里的刀,平时不显山露水,出鞘就能见血。

“秘密特务组织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戴笠喃喃自语,“现在正是扩充情报网络的关键时候,有能力、立场稳、心性沉的年轻人太少了。陈默这棵苗子,必须好好培养,将来肯定能成为我的得力干将。”

他想起蒋介石的嘱托——“情报工作是党国的生命线,一定要找到可靠的人,把这条线扎紧扎牢”。以前他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现在遇到陈默,终于有了底气。

傍晚,王教官接到副官的通知,立刻去找陈默。

陈默正在宿舍整理军事笔记,看到王教官进来,连忙起身:“王教官,您找我?”

“嗯,有个任务交给你。”

王教官递过一叠文件,“这是最近几次战术演练的资料,你帮我整理一下,重点分析一下每次演练中的情报失误,明天早上交给我。”

陈默接过文件,心里一动——这些资料平时都是教官自己整理,怎么突然交给自己?他没有多问,只是恭敬地说:“好的,王教官,我一定认真整理。”

王教官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这对你也是个锻炼。你的情报分析能力很强,别浪费了天赋。”

王教官走后,陈默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资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隐约猜到,这可能是某种“考验”——白天在操场看到的那个戴礼帽的男人,还有王教官突然的“器重”,都在暗示他,自己可能己经被某个“大人物”盯上了。

他没有犹豫,立刻开始整理资料。

每一份演练报告,他都仔细阅读,用红笔标注出情报失误的地方,然后写下自己的分析:“本次演练,因未核实俘虏口供,导致误判敌军兵力,建议后续情报需多方验证……”

“此处未考虑地形因素,情报与实际不符,需派侦察兵实地确认……”

字迹工整,分析透彻,每一条建议都切实可行,既体现了他的专业能力,又不显得激进。

夜深了,陈默合上整理好的资料,伸了个懒腰。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月光,心里异常平静。他知道,自己的“表现”正在被人观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份报告,都可能影响对方的判断。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