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1章 危机补全细节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1926年7月下旬的广州,国民党秘密情报组的训练科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周凯站在教官赵刚的桌前,手里举着陈默的上海跟踪任务报告,语气带着刻意的急切:“赵教官,您看这里!陈默记录佐藤在静安寺公馆的停留时间,只写了‘下午3时入,5时出’,没写期间公馆里有其他人进出!还有这里,码头茶摊的会面,他只记了联络人戴金表,没写对方穿的中山装是什么颜色!这明显是记录不完整,说不定是故意隐瞒!”

赵刚皱着眉接过报告,指尖划过周凯指出的空白处——作为情报组的资深教官,他最看重任务记录的“完整性”,任何细节疏漏都可能影响后续行动。

他抬头看向周凯,眼神带着审视:“你怎么确定这些细节他没看到?说不定当时他没留意。”

“不可能!”

周凯语气笃定,“我问过当时跟着他的监视线人,说陈默在公馆对面盯了两个小时,不可能没看到有人进出!还有茶摊会面,监视线人说联络人穿的是深灰色中山装,陈默却没写,这不是隐瞒是什么?”

周凯的话像一颗石子,在赵刚心里激起涟漪——陈默虽是戴笠看重的新人,但“记录不完整”在情报工作中是大忌,若真如周凯所说“故意隐瞒”,那性质就变了。

赵刚放下报告,拿起桌上的电话:“让陈默立刻来训练科。”

此时陈默正在组织科整理武汉任务的资料。当接到通知,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早料到周凯会找机会发难,却没想到对方会盯着报告细节不放。

他快速回忆上海跟踪任务的记录:静安寺公馆确实有两名穿黑西装保镖进出,他当时没写,是故意留的“破绽”。

情报记录不能太完美,适度的“疏漏”反而更符合“普通人”的人设;至于中山装颜色,他写了“中山装男子”,没写颜色,是为了避免因“过度细致”引起怀疑。

但周凯既然能找到监视线人对质,说明对方早有准备。

陈默深吸一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棕色的笔记本——这是他提前准备的“补充记录册”,里面详细补全了所有他故意省略的细节,甚至标注了“当时专注跟踪目标,未及时记录,后续根据记忆补全”的备注,每一条都逻辑严密,经得起推敲。

走进训练科办公室,陈默看到周凯得意的眼神,心里冷笑,表面却依旧平静:“赵教官,您找我?”

“陈默,你看看这份报告!”

赵刚将报告扔在他面前,语气严肃,“周凯说你记录不完整,故意隐瞒细节,你怎么解释?”

陈默拿起报告,快速翻到周凯指出的页面,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哎呀,赵教官,这是我的疏忽!当时跟踪的时候,光顾着盯着佐藤,怕他跑了,有些细节没来得及记在报告上,后来忙武汉的任务,忘了补充。”

他从怀里掏出棕色笔记本,翻开递给赵刚:“您看,这些细节我都记在这个补充册里了——静安寺公馆下午3时20分,有两名穿黑色西装、左耳戴耳钉的保镖出门买烟;3时50分,一名穿深灰色中山装的男子进入公馆,5时和佐藤一起出来;码头茶摊的联络人,穿的是深灰色中山装,袖口有磨损,这些都记着呢。”

赵刚接过笔记本,仔细翻阅——里面的记录比报告更细致,甚至标注了保镖买烟的品牌、中山装男子的袖口磨损位置,末尾还有一行小字:“7月10日补记,因上海任务结束后立即投入武汉任务筹备,未及时整合进正式报告。”

周凯站在一旁,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他没想到陈默竟然提前补全了细节,还留了“补充记录册”,这下不仅告不倒对方,反而显得自己小题大做。

“赵教官,”陈默语气诚恳,“是我做事不严谨,没把补充细节及时整合进报告,让周兄误会了。以后我一定注意,任务结束后第一时间补全记录,绝不留漏洞。”

赵刚合上笔记本,脸色缓和了些。

陈默的解释合情合理,补充记录也详细完整,确实是“疏忽”而非“隐瞒”。

他看向周凯,语气带着不满:“周凯,你既然发现细节不全,为什么不先问问陈默?首接来举报,万一闹乌龙,影响同僚关系怎么办?”

周凯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我……我以为他故意隐瞒……”

“没有证据别乱猜!”

赵刚打断他,又看向陈默,“这次就算了,下次注意严谨点。情报记录是后续行动的基础,一点疏漏都可能出大事,记住了吗?”

“记住了!谢谢赵教官提醒!”

陈默恭敬地应道,心里松了口气——这场危机,靠着提前补全的细节和诚恳的态度,总算化解了。

走出训练科办公室,周凯跟了出来,脸色阴沉:“陈默,你早就料到我会举报?”

“周兄说什么呢?”

陈默笑了笑,语气平淡,“我只是习惯把细节记下来,怕忘了。倒是周兄,以后有疑问可以首接问我,不用麻烦赵教官。”

周凯冷哼一声,转身走了。

陈默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警铃大作——这次周凯借“记录不完整”举报,虽未成功,但也让他看清了内部监视的可怕:不仅有监视线人跟踪任务,还会有人盯着报告的每一个字,哪怕是极小的疏漏,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回到组织科,陈默将补充记录册锁进抽屉,又拿出上海任务的报告,逐字逐句检查——他要确保以后报告既“完整”又“不完美”:关键信息不能漏,无关紧要细节可适度省略,但必须提前准备好“补充记录”,以防再次被人抓住把柄。

老郑看到他脸色凝重,走过来问:“怎么了?赵教官找你有事?”

“没事,”陈默笑了笑,“就是报告有些细节没补全,被赵教官提醒了几句。以后做事得更严谨点。”

老郑点点头:“可不是嘛!咱们情报组,最忌‘不严谨’,上次林薇就是因为漏标了一句话,被戴先生骂了一顿。你以后多注意,别像周凯那样,总盯着别人的错处。”

陈默心里一动——老郑的话印证了他的判断:周凯在情报组里名声并不好,总喜欢打小报告,这次举报失败,反而会让其他人更反感他。这对陈默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晚上,陈默回到宿舍,拿出瓦西里的加密笔记本,用暗号写下:1926年7月下旬,周凯以“任务报告记录不完整”为由,向赵刚举报,质疑“隐瞒静安寺公馆人员进出、中山装颜色等细节”。因早有准备,拿出提前补全棕色补充记录册(标注:“专注跟踪未及时记录,后续补记”),详细说明遗漏细节(保镖特征、联络人服装颜色),逻辑严密无可挑剔。

赵刚未追责,仅提醒“做事需严谨”。

此次危机让我加深认知:内部监视渗透至报告细节,需做到“报告留适度疏漏+提前补全记录”,既符合人设,又能应对举报;同时看清周凯举报未获支持,其内部信任度降低。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藏进墙缝。

他想起赵刚的话:“情报记录是后续行动的基础。”不仅适用于情报工作,也适用于潜伏——补全细节,不仅为应对举报,更为在复杂的内部环境中生存。

只有把每一个“漏洞”都提前堵上,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他知道,这次危机虽然化解,但周凯绝不会善罢甘休,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举报”和“试探”。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在监视的夹缝中稳步前行。

危机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契机;细节不是负担,而是守护自己的铠甲。

未路还会有更多的风浪,但他会带着这次的经验,一步一步,更谨慎、更从容地走在潜伏之路上,首到完成所有使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