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
就在这时,荀彧缓缓起身,打断了曹操的囚人之举。
朝着曹操施了一礼,荀彧转身看向祢衡,“正平之论,高洁激昂,足令我等汗颜。”
“但是我有一问,请教正平,尊王之道,是在于名,还是在于实?”
说着,他不等祢衡回答,便自问自答。
“昔年董卓乱政,李傕、郭汜相攻,天子蒙尘,百官饿毙于道,长安城白骨盈野。尊王之名何在?攘夷之实何存?”
荀彧目光灼灼地盯着祢衡,语气逐渐加重,“是时,天下诸侯,或拥兵自重,或坐观成败。”
“唯有曹公!”
“唯有曹公不避矢石,千里迎驾,使陛下得免于冻馁,使朝廷得复其宗庙。此非尊王之实,何为尊王?此非攘夷之举,何为攘夷?”
面对荀彧的反驳,曹操脸上渐渐浮现出了些许的笑容。
董卓乱政,是谁刺杀于他?
是我!
天子蒙尘,是谁迎驾天子?
还是我!
如若不是我,此时天子百官,怕是如长安城外的枯骨一般!
还是文若懂我。
这时。
荀彧在度开口,直指祢衡言语漏洞:“正平只见今日府中号令,不见昨日天下崩离。你以太平之尺,来量乱世之罪,岂非刻舟求剑?”
“若依正平之见,是应坐视天子继续流离失所,以成全你口中虚无的名节,还是应如曹公般,虽背负污名,却行安定社稷之实?”
“夫子有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即便是圣人,也知待价而沽,以求行道于天下。”
“正平你怀才不遇,便愤世嫉俗,见权柄在手,便斥为奸邪。你这般行径,与待贾而沽的圣人相比,所求的,究竟是道的施行,还是你个人不与俗同的清名?”
“若真为汉室,当思如何兴汉,而非如何骂曹。空言大义,于国何益?于民何补?”
“好!”
荀彧声音落下,众人大多纷纷拍手叫好。
就连孔融都暗暗点头,说的好,说的好啊,如今汉家蒙尘,最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再兴大汉,重铸辉煌!
当然。
这并不是代表着,他觉得祢衡是错的。
“啪,啪,啪。”
祢衡笑呵呵的拍手,面带叹服的说道,“不愧是许劭所说的王佐之才,这等诡辩之能,令人佩服,佩服啊。”
“诡辩?”
荀彧淡然一笑,“正平从何说起?”
祢衡抬手竖起了一根手指头:“其一,文若所说的尊王,以救代挟,偷换概念这一说,着实有点东西。”
“其二,文若将我批判成一个只为名利之人,继而占据道德高点。”
荀彧笑而不语。
祢衡继续道:“不过你说的没错,曹司空虽然是个不合格的秩序维持着,但至少目前而言还算安稳。”
“只是文若可曾看到,在这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下,许昌隐藏的诸多危机?”
荀彧回头看了曹操一眼,在得到曹操的默许后,含笑问到:“不知正平指的是?”
祢衡乐了:“文若王佐之才,难道看不出这繁华的表面之下,藏着多少的危机吗?”
“来了许昌之后,我怀刺不投,在许昌街头看到了许多许多。”
“正平看到了什么?”
“内忧外患!”
闻言。
曹操来了几分兴趣,倒是要看看,这个狂生有多少见地。
“正平不妨详细说说。”
“太多了。”
祢衡缓声道:“天子移驾许昌,带来了好处,也同样带来了麻烦。”
“甜头,曹司空想必已经尝到了,现在接踵而来的麻烦,应该让曹司空头痛不已!”
“其中最为关键的,应当是粮食这一问题。”
见祢衡一语中的,曹操等人更是打起了精神。
一个个侧耳倾听装,想要听一听,祢衡有何高见!
“天子带来的文武百官,侍卫随从等等,这些人的大量涌入,给许昌这一座小城,带来了极大的人口压力。”
“人多了吃饭的嘴巴也就多了。”
“按照许昌以往的收成,应对十余万百姓,或可安置妥当,但是数十万人口的粮食,却是难以供给。”
“如若我没有猜错的话,司空应该已经和前来许昌的粮食商人,尝试着接触,从他们的手中构置粮食了吧?”
祢衡自信满满的样子,让曹操有些不爽的同时,却无奈的承认这个事实。
“你说的没错。”
曹操淡淡道:“许昌的粮食确实是很难满足城中百姓所需,不过我已经与商旅联系,购买了大量的粮食。”
祢衡哑然失笑,“司空还想瞒多久?”
曹操眉眼一沉。
祢衡继续道:“如今天下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又有多少人,能够安安稳稳的种植谷物?”
“十不存一!”
“正因为如此,粮价才会一天一个样,甚至于半天,几个时辰一个变化!”
“如今许昌城中有多少百姓?近乎三十万!三十万人的口粮是个何等天文数字?”
“其次。”
“各方官道内外匪患丛生,便是真有粮食送往许昌,又会被多少人盯上?”
“天子落居许昌,吃穿用度,尽皆压在许昌头上,精米细面又如流水一般……”
“司空买的粮食,能满足许昌百姓所用,但……能满足天子所用?”
被祢衡直击要害,曹操的脸色稍显难看。
诚然。
祢衡是很狂,一见面就怒喷他不尊礼法,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可否认,祢衡的眼力非比寻常!
曹操刚要开口,郭嘉却是笑着坐直了身子,拱手问道:“如若无法满足的话,不知道正平兄有什么办法?”
闻言,曹操等人诧异的看向了郭嘉。
这等于问策了!
莫不是郭嘉对此人有了不同的看法?
“不过些许粮食而已,何其简单。”
祢衡淡然一笑,“司空只需满足天子所需即可,至于他人……呵呵。”
郭嘉似懂非懂:“正平的意思是,只需要将精米细面送入宫中,至于朝中的文武百官们,则是一概不问?”
祢衡:“可问,可不问。”
“何解?”
“文武百官自有家产,精米细面自行购买即可,若无精米细面,亦可发放寻常良米。”
原来是区别对待。
郭嘉会意的点了点头,而后目光看向了曹操,眼神示意。
曹操笑着开口道:“如若正平入朝为官,负责粮草一事,正平可有把握?”
祢衡:“谢司空提携。”
曹操:“???”
郭嘉荀彧顿时乐了。
曹操只是开口询问,却没有想到,祢衡打蛇上棍,直接认下了这个官职。
反应过来的曹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观正平信心十足?”
祢衡:“些许小事而已,弹指间可解。”
“好好好。”
曹操笑着拍手,“既然正平有此能力,我便拭目以待!”
“奉孝,文若,你们为正平安排办公之所,一应事务,尽皆交代清楚。”
“我给你十天,十天之内,熟悉粮草程序,并筹措万斤精米送入宫内,如若办不到……”
“悉听尊便。”
那年头很铁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8GL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