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号生态观测站,这座被时光遗忘的废墟,在梁月儿眼中焕发出了全新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避风港,更是一座蕴藏着希望与力量的宝库。埃文斯博士留下的“盖亚”原始样本、耐辐射种子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日志,为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首要任务,是将这个废墟改造成一个安全、可持续的基地。
她选择将主建筑二楼一间相对完好、视野开阔的房间作为自己的居所和核心实验室。房间外带有一个小阳台,可以接收阳光。她仔细清扫了房间,用找到的木板和帆布修补了破损的窗户,确保能够防风保暖。从主建筑残存的太阳能板上拆下尚能工作的部分,连接到一个小型蓄电池上,为房间提供了基础的照明和实验设备供电。
最重要的,是解决食物和水源问题。
观测站后方有一处山泉,虽然流量不大,但水质经过玉蝉检测,相对洁净,只有微弱的辐射残留。她用找到的塑料管和容器,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引水系统,将泉水引入站内一个废弃的储水箱,并设置了多层过滤装置。有了稳定的淡水来源,生存的根基就稳固了一半。
食物方面,她将希望寄托在埃文斯博士留下的种子和玉蝉空间上。她在阳台和站内一块光照较好的空地上,开辟了两个小型试验田。一块用于种植那些优化过的土豆和玉米,另一块则专门用于培育新获得的耐辐射种子(“耐辐射实验体-G3”和“极端环境适应体-X7”)。
种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有玉蝉能量的滋养,但这些特殊种子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G3种子发芽缓慢,幼苗对水分和光照的变化异常敏感;X7种子则生长迅速,但植株形态怪异,消耗土壤养分的速度极快。
梁月儿毫不气馁。她将埃文斯博士的数据芯片插入找到的一台尚能部分运行的旧终端,艰难地解读着上面的实验数据。结合日志中的记录和玉蝉的实时反馈,她不断调整着土壤的酸碱度、水分和养分配比,像照顾婴儿一样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
日子在忙碌中飞逝。白天,她照料作物、维护基地设施、研究数据;夜晚,她则在灯光下学习旧时代的生物学知识,尝试理解“盖亚”样本的奥秘,并通过冥想加深与玉蝉的联系。孤独依旧,但被目标和希望驱散。
几周后,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
优化作物长势喜人,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预示着不久的丰收。而更令人惊喜的是,那几株“G3”耐辐射幼苗,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后,竟然开始展现出非凡的特性!它们的根系异常发达,能深入贫瘠的土壤汲取养分,叶片表面似乎有一层极薄的蜡质,能有效反射过强的辐射。最神奇的是,玉蝉感应到,这些植株周围极小范围内的辐射强度,有微弱的下降趋势!它们竟然真的能吸收并转化辐射能!
“X7”植株则呈现出另一种极端适应性,它们几乎不挑剔土壤,生长速度惊人,虽然目前还看不出具体的特殊价值,但其顽强的生命力本身就极具潜力。
这些发现让梁月儿激动不己。她找到了对抗废土恶劣环境的有力武器!如果这些特性能够稳定遗传并推广,人类在废土上的生存几率将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她对玉蝉的运用也进入了新阶段。她不再仅仅将其视为能量源或储物空间,而是尝试引导其能量,更精细地模拟不同的生长环境,加速种子的优化和特性稳定过程。她甚至开始尝试将一丝极其微弱的“盖亚”原始基因信息(在绝对谨慎和安全的前提下)与优化种子进行融合实验,探索基因层面的突破可能。
观测站的废墟里,文明的火种正在悄然壮大。梁月儿站在阳台,望着远处依旧荒芜的群山,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她不仅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更找到了一条可能改变废土命运的道路。
前路依然漫长,但曙光,己清晰可见。
梁月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8NQ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