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己定,梁月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西行准备。这一次,她不再是仓皇逃窜,而是有计划的主动探索。
她首先利用观测站尚能运转的设备,对耐辐射作物进行了最后一次集中催熟和采收。这批宝贵的种子和块茎,是她与“曙光基地”进行“技术交换”的重要筹码。她将大部分收成存入玉蝉空间深处妥善保管,只携带少量样本和生长数据。
接着,她花了数天时间加固观测站的防御。利用找到的材料和工具,她设置了更多隐蔽的陷阱和警报装置,并将主入口用沉重的杂物封堵,只留下一个极其隐蔽的逃生通道。她将埃文斯博士的核心研究资料和“盖亚”原始样本的备份,藏在档案室最隐秘的暗格中,确保即使自己无法返回,这些火种也不会湮灭。
最后,她精心准备了行装。除了常规的生存物资,她特别带上了那台修复好的便携式环境检测仪、优化种子样本、详细的种植笔记以及一些精心挑选的旧时代技术资料(作为交换的诚意)。玉蝉空间内储备了足量的食物、饮水和急救用品。那株特殊的土豆苗,也被她移入一个小型恒温盒,贴身携带。
一切就绪后,在一个晨雾弥漫的清晨,梁月儿锁好(更确切地说是伪装好)观测站的入口,再次踏上了征途。
西行的道路比想象中更加艰险。破碎山脉深处人迹罕至,根本没有成形的路径。她只能在嶙峋的怪石和茂密(尽管大多是扭曲枯黄的)的变异灌木丛中艰难穿行。地势起伏极大,时而需要攀爬近乎垂首的岩壁,时而要涉过冰冷刺骨、散发着硫磺味的山涧。
玉蝉的感知成了她最可靠的向导。它不仅帮助她规避着潜在的地质危险(如松动的岩体和隐藏的裂缝),还能敏锐地捕捉到空气中微弱的水汽和能量流动,指引她找到相对安全的路线和可饮用的水源。
第三天,她按照信号中模糊的指引,转向了一条更加偏僻的峡谷。峡谷两侧是刀削斧劈般的悬崖,谷底光线昏暗,生长着大量喜阴的、形态诡异的蕨类和苔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湿气和腐殖质的味道。这里的环境与山脉其他地方的干燥荒芜截然不同。
玉蝉在这里的共鸣变得异常活跃,似乎对谷中某种能量场产生了反应。这种能量场并非危险,反而带着一种……有序的、类似旧时代生态维持系统的微弱波动?
梁月儿心中一动,加快了脚步。随着深入,峡谷逐渐开阔,前方甚至出现了一片相对平坦的谷地。更令她惊讶的是,谷地中竟然隐约可见人工修筑的痕迹——一些低矮的、与山岩融为一体的混凝土掩体,以及架设在崖壁上的、看似废弃的传感器阵列。
这里绝对不简单!
她更加谨慎,借助岩石和灌木的掩护,缓缓靠近。就在她即将踏入谷地中心区域时,玉蝉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警告!同时,她眼角瞥见侧前方一块岩石后,有微弱的反光一闪!
“咻!”
一声轻微的破空声,一支麻醉镖擦着她的脸颊飞过,钉在她身后的树干上!
“不许动!举起手来!”一个冷冽的女声从上方响起。
梁月儿心中一凛,立刻停下脚步,缓缓举起双手。她抬头望去,只见左侧悬崖上一个几乎与岩石颜色融为一体的隐蔽哨位里,一名穿着灰绿色迷彩作战服、脸上涂着油彩、手持一把造型奇特的弩箭的女人,正冷冷地瞄准着她。她的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不容置疑的警惕。
“你是谁?怎么找到这里的?”女狙击手厉声问道。
梁月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回答:“我叫梁月儿,一个幸存者。我收到了一段无线电信号,提到‘曙光基地’,按照模糊的坐标找来的。我没有恶意,是来寻求交流和帮助的。”
“无线电信号?”女狙击手眉头微蹙,似乎有些意外,但警惕未减,“证明你的身份和来意。”
梁月儿慢慢放下背包,取出准备好的优化种子样本和种植笔记,放在地上:“这是我带来的诚意。我懂得一些农业技术,能够在不毛之地上种植作物。我希望与贵基地进行技术交流。”
女狙击手目光扫过那些翠绿的幼苗和详实的笔记,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冷峻。她对着衣领处的通讯器低语了几句。
几分钟后,谷地深处传来脚步声。另外两名同样穿着迷彩服、装备精良的战士出现,谨慎地检查了梁月儿的物品和她全身,确认没有携带重型武器后,才对上方点了点头。
“跟她来。”其中一名战士对梁月儿说道,语气依旧不带感情。
梁月儿知道,第一关算是过了。她深吸一口气,在两名战士一前一后的“护送”下,向着峡谷深处那座神秘的基地走去。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但至少,她找到了信号的来源。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8NQ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