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如铁。
婉儿被安置在暖阁卧榻上,太医小心翼翼地剪开她被鲜血浸透的衣袖。当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暴露在烛光下时,窦嬷嬷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不仅仅是一道刀伤,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裂痕——那个她曾尽情施展才华、参与缔造盛世的时代,正在眼前一点点崩塌。
太平静立一旁,面沉如水。她看着那道狰狞的伤口,想起的却是紫宸殿中,母皇执手相授的治国方略。那时的婉儿立于丹墀之下,执笔批答奏章,参与军国要务,眼中闪烁着与她同样的光芒——那是对开创盛世的渴望,是对治国平天下的热忱。
"周太医,伤势如何?"
"回殿下,万幸未伤及筋脉,但需静养数月。这疤痕......"
"用最好的药。"太平的声音不容置疑,"本宫要她完好如初。"
待太医退下,暖阁中只剩她们二人。烛火摇曳,映着婉儿苍白的脸,却掩不住她眼中的坚毅。
"殿下不必自责。"婉儿的声音虽弱,却字字清晰,"这一刀,臣挡得心甘情愿。"
太平凝视着她:"为何?你可知道,若是......"
"因为殿下身上,延续着臣毕生的追求。"婉儿的目光穿过烛火,仿佛看见了往昔的辉煌,"则天皇帝在位时,开创殿试、武举,广开言路,任人唯才。那时的朝堂,不同出身,不论性别,但有一技之长,皆可为国效力。"
她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怀念:"臣记得,陛下常与臣等商议国事至深夜,每一道政令的推行,每一次改革的决策,都让这个帝国焕发新的生机。那是真正开创盛世的体验。"
"可如今呢?"太平的声音冰冷,"韦后把持朝政,任人唯亲,排除异己。她学母皇临朝,却只学到了皮毛。朝政日益败坏,母皇的心血正在被一点点蚕食。"
婉儿艰难地撑起身子:"正因如此,臣才必须护住殿下。陛下李显仁弱,难当大任;相王李旦淡泊,无意朝政;李隆基虽有才干,却无则天皇帝包容西海的胸襟。唯有殿下——"她的目光灼灼,"既有则天皇帝的魄力与远见,又有开创盛世的雄心。在您身上,臣看到了那个时代重现的希望。"
这番话,道出了她们心中最深的共鸣。她们都曾在则天皇帝身边,亲身参与过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对婉儿而言,那不仅是权力的巅峰,更是理想的实现。她亲眼见证过一个女子可以凭借才华立于朝堂之巅的时代,而那个时代,正在韦后的手中走向终结。
"武皇晚年曾对臣说,"婉儿的眼中泛起复杂的神色,"她最遗憾的,不是还政李唐,而是她开创的新政可能就此中断。她说:'这天下,终究又要回到老路上了。'"
太平在榻边坐下,轻轻按住婉儿未受伤的手:"所以你要帮我,不只是为了我,更是为了延续那个可以让有才之士尽情施展抱负的时代?"
"是。"婉儿的目光坚定如铁,"殿下身上,有则天皇帝的智慧与魄力。在您这里,臣可以继续参与缔造盛世的伟业。这个理想,值得臣以性命相护。"
这一刻,她们之间的羁绊超越了简单的主仆情谊,升华为共同理想的坚守。婉儿守护的,是一个可以让她这样有才华的女子尽情施展抱负的政治环境;太平要开创的,是一个超越性别、唯才是举的盛世。对婉儿而言,李贤己逝,情己封存;李显不过是生存的选择,唯有在太平身上,她看到了继续实现政治抱负的可能。
窦嬷嬷的脚步声打断了她们的对话。
"殿下,查清了,是府中内奸泄露了行踪。"
太平起身,目光如刀:"清理门户,一个不留。"
她的声音冰冷,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决心。
这一夜,公主府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清洗。而暖阁中的两人,在烛光下许下了更深的约定——她们要共同守护的,是那个可以让所有有才之士都能施展抱负的政治理想,是那个她们曾经亲身参与缔造的、开放包容的盛世景象。
第五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8QK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