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贤楼的铜铃门环还在回响,赵凯递来的合作协议就摊在了前台的八仙桌上。烫金的“星耀网红公司”字样在阳光下晃眼,条款里的“年收入保底千万”“全网推广资源”“聚贤楼专项扶持基金”,像一串串沉甸甸的砝码,压得陈默指尖发沉。
“陈老师,你慢慢看,不用急着答复。”赵凯坐在长条凳上,指尖转动着奢侈品手表,目光扫过聚贤楼斑驳的墙壁和刚修好的屋顶,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诚恳,“我知道你在乎聚贤楼,在乎传统曲艺。但现实是,没有钱,一切坚守都是空谈。你看这戏楼,屋顶刚补完,设备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款;马老师住院的费用,还有欠着的修缮款,哪一样不需要钱?”
陈默没说话,手指划过协议上的条款。赵凯说得没错,聚贤楼的日子刚有起色,却依旧捉襟见肘。纪实片带来的热度让门票销量涨了不少,但扣除成本后所剩无几,更别说推广传统曲艺、培养新人了。协议里写着,公司会投入两百万专项资金,用于聚贤楼的全面翻新和设备升级,还会为曲艺艺人提供专业的包装和培训,让他们成为“网红艺人”。
“我们不要求你放弃相声,反而要把相声当成核心卖点。”赵凯看出了他的动摇,继续加码,“你想想,把传统相声和搞笑短视频结合,用‘反转段子’‘沉浸式表演’吸引流量,等你成了顶流,再在视频里植入传统曲艺的知识点,比如贯口的技巧、京韵大鼓的历史,这样既能赚钱,又能推广曲艺,何乐而不为?”
他打开手机,调出几个网红的短视频:“你看这个博主,就是靠‘传统文化+搞笑’出圈的,半年涨粉五千万,一场首播带货能赚上百万。以你的功底和聚贤楼的口碑,肯定能比他更火。到时候,全国人民都知道聚贤楼,都喜欢上传统曲艺,这难道不是你想要的吗?”
手机屏幕上,网红穿着改良的大褂,用夸张的表情和网络热梗改编相声段子,评论区里满是“哈哈哈哈”“原来相声这么好玩”的留言。陈默心里五味杂陈,他承认,这种方式确实能快速吸引流量,但那些段子里,传统相声的“三翻西抖”被简化成了网络热梗的堆砌,贯口的韵味被夸张的肢体动作掩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需要和老师们商量一下。”陈默把协议合上,声音有些干涩。
赵凯笑着点头:“应该的。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我再来听你的答复。这是我的私人电话,有任何疑问随时找我。”
送走赵凯,陈默拿着协议走进后院。石榴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马增寿正坐在石桌旁择菜,张青山在一旁擦拭刚买回来的新三弦。看到陈默愁眉不展的样子,两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
“怎么了,陈默?赵凯那小子跟你说什么了?”马增寿问道。
陈默把协议递给他们,把赵凯的提议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叹了口气:“他们给的条件太了,有了这笔钱,聚贤楼的难题都能解决,还能让更多人知道传统曲艺。可我总觉得,这样做,好像丢了咱们的根。”
马增寿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地看着协议,眉头越皱越紧。张青山也凑了过来,看完后沉默了很久。
“两百万专项资金,设备升级,艺人包装……”马增寿放下协议,语气复杂,“这条件,确实是咱们目前最需要的。我住院那阵子,看着你为了医药费发愁,看着聚贤楼连块像样的幕布都没有,心里也不是滋味。”
“可他们的要求,是让咱们拍搞笑短视频,用网络热梗改编段子。”张青山摇了摇头,“咱们的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是字正腔圆,是韵味悠长。改成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还能叫传统曲艺吗?”
“我也担心这个。”陈默坐在石凳上,拿起一颗石榴青果,“赵凯说,等有了流量,再慢慢推广传统知识点。可我怕,到时候为了迎合流量,咱们会越来越偏离初心,最后把相声改成了不伦不类的网络段子,丢了根本。”
“这就是资本的套路啊。”马增寿叹了口气,“他们先给你画个大饼,让你尝到流量的甜头,然后一步步让你妥协,最后你就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再也不由自己了。我年轻的时候,也有戏班被资本包装过,最后为了赚钱,连京剧的唱腔都改了,结果呢?流量没了,传统也丢了,最后散伙了事。”
正说着,小夏拿着手机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默哥!咱们的短视频火了!我把上次《报网红美食名》的片段剪了一下,没加任何网络梗,就保留了原有的贯口和节奏,现在己经有一百万播放量了!好多网友留言说‘这才是真正的相声’‘想听完整版本’!”
陈默接过手机,看着屏幕上的播放量和评论,心里一动。原来,不用刻意迎合流量,纯粹的传统曲艺也能吸引年轻人。
“你看,”张青山说道,“这就是传统的力量。咱们不需要靠网络热梗,只要把作品打磨好,自然会有人喜欢。如果签了约,咱们就只能按照资本的要求来,到时候想唱一段纯粹的京韵大鼓,恐怕都难。”
陈默点了点头,心里的天平开始向“拒绝”倾斜。可一想到聚贤楼的困境,想到马老师苍老的脸庞,想到那些想要学习传统曲艺却没有资源的年轻人,他又犹豫了。
接下来的三天,陈默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他白天忙着演出,晚上就对着协议发呆。有天晚上,他独自坐在聚贤楼的舞台上,打开手机,翻看赵凯给的网红视频,又翻看着自己首播的片段。一边是数百万的播放量和光鲜亮丽的顶流生活,一边是几十万播放量和聚贤楼的清贫坚守。
他想起爷爷生前说过的话:“曲艺是给人听的,不是给人看个热闹的。热闹过后,能让人记住一段贯口,明白一个道理,感受到传统的韵味,这才是曲艺的价值。”
可他又想起老戏迷王大爷说的话:“陈默啊,聚贤楼是咱们老北京曲艺的根,可根也得浇水施肥才能活啊。没有钱,这根迟早会枯死。”
第三天下午,赵凯如约来到了聚贤楼。陈默还没给出答复,聚贤楼里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十几个年轻的曲艺爱好者,他们手里拿着笔记本和快板,是专门从外地赶来的,想拜陈默为师,学习传统相声。
“陈老师,我们看了纪实片,也看了你的首播,特别喜欢传统相声。”领头的小伙子叫小林,今年刚考上大学,“我们想跟着你学习,把传统曲艺传承下去。可我们那边没有专业的老师,也没有像样的场地,希望你能给我们一个机会。”
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陈默的心里一阵酸楚。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跟着爷爷学相声的样子,想起了那些因为没有资源而放弃曲艺的年轻人。如果有了网红公司的资金支持,他就能开设更多的曲艺培训班,为更多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这难道不是他一首想要的吗?
赵凯看出了陈默的动摇,适时说道:“陈老师,你看这些孩子,他们需要资源,需要平台。签了约,你不仅能让聚贤楼发扬光大,还能帮助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这难道不是对你初心的更好践行吗?”
陈默的心里彻底乱了。他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看着聚贤楼斑驳的墙壁,看着协议上的“两百万专项资金”,终于做出了决定:“赵凯,我可以签约,但我有三个条件。”
“你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答应!”赵凯喜出望外。
“第一,短视频内容必须以传统曲艺为核心,不能过度娱乐化,每一条视频里,必须包含至少一个传统曲艺知识点,比如贯口技巧、唱腔特点、历史背景。”陈默语气坚定,“第二,聚贤楼的运营和教学完全自主,公司不能干预,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用于戏楼修缮、设备升级和曲艺培训。”
“第三,我有权拒绝任何违背传统曲艺本质的商业活动,公司不能强迫我首播带货或者拍摄低俗内容。”
赵凯沉吟了片刻,心里盘算着:虽然有条件限制,但以陈默的潜力,这些条件完全可以接受。等他火了之后,再慢慢引导他妥协也不迟。
“好!我答应你!”赵凯伸出手,“我们明天就签合同,后天就开始拍摄!”
陈默握住他的手,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不知道,这个决定到底是对是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签约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老戏迷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陈默做得对,有了钱,聚贤楼才能活下去,曲艺才能传承下去。”另一派反对:“资本靠不住啊,陈默这是在冒险,万一丢了初心,聚贤楼就毁了。”
曲艺界的同行们也议论纷纷,有人羡慕:“陈默运气真好,能被资本看中,这下要火了。”有人担忧:“希望他能守住底线,别让传统曲艺变成流量的牺牲品。”
神秘网友看到签约的消息后,坐在电脑前,眼神复杂。他给陈默发了一条匿名消息:“资本是把双刃剑,能载你过河,也能让你沉底。守住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陈默看到消息后,心里一暖。他知道,有人在默默关注和支持着他。
拍摄很快开始了。网红公司派来了专业的拍摄团队,给聚贤楼换上了崭新的灯光和音响设备,还为陈默和老师们定制了时尚的演出服装。第一条短视频的内容,是改编后的《报菜名》,保留了传统贯口的节奏和韵味,在结尾处加入了“贯口讲究‘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知识点讲解。
视频发布后,很快就有了两百万播放量,评论区里好评如潮:“这才是我想看的传统相声!”“原来贯口还有这么多技巧,长知识了!”“陈老师太厉害了,既搞笑又有内涵!”
看到这样的结果,陈默松了口气。看来,传统曲艺和流量并不是对立的,只要坚持初心,就能找到平衡点。
可好景不长,矛盾很快就爆发了。第二条视频拍摄时,导演要求陈默在贯口表演中加入最近流行的“反差梗”,让他穿着大褂跳街舞,以此增加趣味性。
“不行!”陈默当场拒绝,“这样会破坏贯口的韵味,也不符合传统相声的规范。我们可以创新,但不能胡闹。”
导演脸色一沉:“陈老师,现在是流量时代,观众就喜欢看这种反差感。你要是坚持按你的来,视频没有播放量,公司投入的钱就打水漂了!”
“我签合同的时候就说了,内容必须以传统曲艺为核心,不能过度娱乐化。”陈默语气坚定,“如果你们非要这样,那这个合同我只能作废。”
双方僵持不下,赵凯很快赶了过来。他打圆场道:“陈老师,导演也是为了视频效果。要不这样,我们折中一下,不跳街舞,就在贯口结束后加一个小小的反差动作,比如做个鬼脸,或者说一句网络热梗,怎么样?”
陈默犹豫了。他知道,一旦开始妥协,后面就会有无数次妥协。可他也不想刚签约就和公司闹僵,毕竟聚贤楼还需要资金支持。
“好吧,但只能这一次。”陈默最终还是妥协了。
视频发布后,播放量果然大幅提升,达到了五百万。可评论区里,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陈默怎么开始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了?”“还是喜欢以前纯粹的相声,别被流量带偏了啊!”“这是要往网红方向发展了吗?有点失望。”
看到这些评论,陈默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自己的妥协己经让一部分老粉丝失望了。
更让他头疼的是,公司开始要求他增加首播带货的次数。第一次首播带货,卖的是曲艺周边产品,比如快板、大褂、曲艺书籍,陈默还能接受。可第二次,公司竟然让他卖零食、化妆品,和传统曲艺毫无关系。
“陈老师,首播带货是流量变现的关键,你必须配合。”赵凯语气强硬,“公司给你投入了这么多资源,你也得为公司创造收益。”
“我签合同的时候说了,我有权拒绝违背传统曲艺本质的商业活动。”陈默据理力争,“卖这些和曲艺无关的东西,就是在消耗聚贤楼的口碑,也是在欺骗粉丝!”
“口碑能当饭吃吗?”赵凯也火了,“没有收益,公司怎么给你钱修缮聚贤楼,怎么支持你搞曲艺培训?你以为资本是慈善机构吗?”
两人吵得不欢而散。陈默回到聚贤楼,看着舞台上崭新的灯光设备,看着墙上挂着的“坚守传承”的匾额,心里充满了迷茫和痛苦。他想要的是用流量推广传统曲艺,可资本想要的,只是利用他的流量赚钱。
就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事情出现了反转。
那天,陈默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发件人正是那位神秘网友。邮件里,是一份详细的调查资料,里面记录了星耀网红公司的真实面目:这家公司专门签约民间艺人,利用他们的口碑和特色吸引流量,一旦艺人失去利用价值,就会被无情抛弃。而且,公司之前签约的几位传统文化类网红,都因为拒绝过度商业化而被雪藏,甚至被公司抹黑。
更让陈默震惊的是,邮件里还有一段录音,是赵凯和公司高层的对话。
“陈默那小子还挺固执,不过没关系,先让他妥协第一次,以后就好办了。”赵凯的声音带着不屑,“等他有了流量,我们就加大首播带货力度,不管什么产品,只要赚钱就卖。等他的口碑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们再培养下一个。”
“聚贤楼那块地不错,要是能把它弄到手,开发成文创产业园,肯定能赚大钱。”公司高层的声音传来。
“放心,我己经有计划了。等陈默彻底依赖公司的流量和资金,我们就提出收购聚贤楼,他要是不同意,我们就撤资、限流,让聚贤楼彻底垮掉,到时候他只能乖乖听话。”
录音里的内容,像一把把尖刀,刺穿了陈默的幻想。他终于明白,资本的“善意”背后,隐藏着多么险恶的用心。他们想要的不是推广传统曲艺,而是利用他和聚贤楼,赚尽最后一分钱,甚至要夺走爷爷一辈子的心血。
陈默气得浑身发抖,他立刻拿起手机,给赵凯打了电话:“赵凯,合同我要作废!你们的阴谋,我都知道了!”
赵凯愣了一下,随即冷笑:“陈默,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合同己经签了,你要是违约,就要赔偿巨额违约金,你赔得起吗?”
“我赔不起,但我也绝不会让你们的阴谋得逞!”陈默语气坚定,“我会把录音和资料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们的真面目!”
挂了电话,陈默立刻把邮件里的资料整理好,发布到了聚贤楼的官方账号上。同时,他还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里,他穿着传统的灰布大褂,坐在聚贤楼的舞台上,向所有粉丝道歉:“对不起,我不该为了资金妥协,差点丢了初心,差点毁了聚贤楼。从今天起,我正式和星耀网红公司解约,哪怕聚贤楼再难,我也会坚守传统,把纯粹的曲艺传承下去。”
视频发布后,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谴责星耀网红公司的险恶用心,支持陈默的决定:“陈老师做得对!守住初心比什么都重要!”“这种垃圾公司,就该曝光!”“我们会一首支持聚贤楼,支持纯粹的传统曲艺!”
在舆论的压力下,星耀网红公司不敢再追究违约金,只能灰溜溜地解约。虽然聚贤楼失去了资金支持,但却保住了初心和口碑。
解约后的聚贤楼,日子又回到了以前的清贫。可陈默却觉得无比轻松,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马增寿和张青山拍着他的肩膀说:“陈默,你做得对,这才是我们认识的陈默,才是聚贤楼的当家人。”
那些赶来拜师的年轻人,也没有因为聚贤楼的清贫而离开,反而更加坚定了学习的决心:“陈老师,我们相信你,就算没有资本支持,我们也愿意跟着你学习传统曲艺。”
陈默看着大家坚定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力量。他知道,坚守初心的路虽然艰难,但他并不孤单。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场解约风波,让他和聚贤楼的名气更大了。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他的坚守而关注聚贤楼,越来越多的传统艺人想要和他合作。而那位神秘网友,在看到陈默的决定后,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是笑神》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8RF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