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玉华州后,王禹三人披星戴月的向著万寿山五庄观赶去。
万寿山五庄观位於西牛贺州东部之地,与玉华州相隔何止数万里。
三人一路行来,或遇奇峰拔地浊浪滔天,或遭妖氛瀰漫、鬼怪拦路。
但王禹三人却始终步履从容,毫无惧色。
王禹如今修为大进,再加上鸿鵠高飞的天赋傍身,身形动时如风掠流云快得几乎看不清残影。
嘮嗑与大胃虽道行稍逊一筹,却也是修行多年的妖怪,翻山越岭不过是等閒事,赶路的脚力半点不落下。
这一日,三人正行间,前方忽然耸起一座高山。
只见那山:峰尖直插碧空,仿佛能触到星辰、遮断日光,崖前春草含露,岭上寒梅吐香,荆棘丛密如绿毯铺陈,芝兰草散发著幽幽清芬。
山涧流水似含情意,曲曲折折绕著山岩顾盼,峰峦连绵不绝,重重叠叠围成天然屏障。
“好一座仙山!”嘮嗑忍不住嘖嘖讚嘆:“与这座仙山相比,莫说咱们脖子山。
就是那座释教大妖的道场与之相比也恍若云泥之別!”
跟著王禹走南闯北这么久,嘮嗑也是吃过、见过的主。
西牛贺州上的名山大川,他这段时日不知见了多少。
可放眼看去,却无一座神山能有这般气象!
王禹凝神望去,只见山间云雾如轻纱繚绕,隱约有一座恢宏的道观藏於其中。
观前古松苍劲如盖,数只仙鹤舒展羽翼盘旋其上,端的是一派超凡脱俗的仙家气象。
“这里应当就是万寿山了。”王禹心中一喜,加快了脚步:“咱们再加把劲,爭取天黑前赶到五庄观。”
三人顺著山路疾行,脚下青石板被踩得踏踏作响,不多时便来到一座古朴道观前。
观门是厚重的楠木所制,上书五庄观三个大字。
两侧门柱上分別书有: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字体笔力雄浑如铁画银鉤,字里行间透著一股浑然天成的道韵,仿佛蕴含著天地至理。
就在三人正要上前叩门时,一个清脆如银铃的童声突然响起。
“站住。”
只见一个约莫七八岁的道童从门后转了出来,其手里握著一柄雪白的拂尘,眉眼长得如画中仙童一般,只是眼神里带著几分警惕。
“你们是何方妖怪,竟敢擅闯我五庄观?”道童扬起下巴,目光毫不掩饰戒备之意。
王禹见状连忙拱手行礼,语气谦和的说道:“在下圣灵,这两位是我的同伴嘮嗑和大胃。
我等自西边脖子山而来,特地前来求见镇元大仙寻仙访道,还望仙童代为通报一声。”
道童打量了王禹三人片刻,见他们神色恳切、举止恭敬,脸上的警惕才稍稍褪去几分。
“求道者?我家师傅正在后园给眾弟子讲道,你们且在这儿等著。”
道童见王禹三人开口便要求见自家师傅,不敢怠慢,转身便入了大门往后院走去。
快步穿过几重庭院,道童来到了后园。
正见镇元子端坐於青石台上,周身縈绕著淡淡的紫气,眾弟子围坐四周,屏气凝神听他讲解《黄庭经》的奥义。
待镇元子话音稍歇,道童轻步上前躬身稟道:“师父,门外有三个自西而来的修行者。
名叫圣灵、嘮嗑和大胃,说是从西边脖子山跋山涉水而来,想求见您寻仙访道。”
镇元子听罢道童的稟报,双目微闔右手食指与中指轻轻掐算片刻,眉宇间泛起一丝瞭然。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星辰流转:“可知他们的跟脚?”
“看模样像是妖怪修行,但言行倒还算恭敬有礼。”道童据实回道。
镇元子微微頷首,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弟子耳中:“他们与我並无师徒缘分,皆是山野修行的散修。
此番前来,不过是命弦產生了些许波动,因缘际会罢了。”
说罢,他便对一旁候著的道童吩咐道,“你去回了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五庄观乃清静之地不便留客,让他们自去便是。”
道童闻言有些诧异,自家门楣乃世上最高门第之一,寻常求道者被拒再寻常不过。
只是师傅这般乾脆利落,倒是少见的很。
往常,求道者但凡求上门,师傅纵然不会传其大法,也会赠予几部道书勉励对方。
这次怎么连道书都未赠上一本?
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道童还是应了声:“是。”
隨后便转身往山门而去。
chapter_();
到了门前,道童对著等候的王禹三人拱了拱手,语气比先前多了几分疏离:“三位,我已將你们的来意稟明家师。 家师让我告知三位,他与三位並无师徒缘分,五庄观不便留客,还请三位自便吧。”
说罢,道童便垂手立在门侧,不再多言。
道童的话让正兴奋不已的王禹三人如遭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瞬间浇灭了心头的热望。
王禹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先前赶路时眼中闪烁的期待光芒一点点黯淡下去,只剩下掩饰不住的失落。
他望著那扇紧闭的楠木大门,以及门楣上五庄观三个遒劲的大字,嘴唇动了动,却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自豹头山之后,他们三人一路披星戴月,跨越万里山河,心中最期盼的便是能拜入镇元大仙门下,让他们在修行路上少走许多弯路。
可如今,连观门都没能踏入,便被如此乾脆地拒之门外,怎能不让人伤神。
嘮嗑咂了咂嘴,先前讚嘆仙山时的神采荡然无存,耷拉著脑袋,尾巴尖蔫蔫地垂著,没了往日的灵动。
“这这就打发咱们走了?”他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沮丧:“咱们可是翻了万水千山才到这儿的。”
大胃也收起了脸上的憨笑,肥厚的耳朵耷拉下来,圆圆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失落。
他本还偷偷盼著,就算在这五庄观求不到仙访不来道,也能沾点仙观的灵气,尝尝观里的素斋,此刻却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挖走了一块。
三人沉默地站在山门前,山间的清风拂过,带著草木的清香,此刻却只让人觉得有些凉意。
那副“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的对联,在他们眼中也仿佛多了几分疏离的威严。
不再如先前那般令他们三人心驰神往了。
王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涩意,对著道童拱了拱手,声音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多谢仙童通报。
既是镇元大仙之意,我等仨人不敢强求,就此拜別仙童,他日若有缘再相见,必还仙童此次恩情。”
说罢,他转过身望著身旁同样失落的嘮嗑与大胃,勉强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走吧,咱们再寻別处去。”
脚步挪动时,三人都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座掩映在云雾中的道观。
直到山门渐渐消失在身后的拐角才各自嘆了口气,默默地沿著来时的路往下山走去。
山路依旧蜿蜒,可来时的轻快早已不见,只剩下沉甸甸的失落,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下了万寿山后,王禹三人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心情都有些低落。
明明已经寻到名师踪跡,结果却一无所获。
这滋味,真是谁尝谁知道。
嘮嗑见气氛有些凝滯,主动站出来打破尷尬:“得了,既然计划二走不通,那咱们就死磕计划三吧。”
“对,嘮嗑说的没错,圣灵,你不是还有计划三吗。
赶紧说一说,咱们接下来该往哪座山赶。”大胃罕有的接过话茬。
王禹知道嘮嗑跟大胃这么说是为了避免自己尷尬,可关键的是,他对於接下来该往哪里走也没个底。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比万寿山五庄观还要隱密。
他们能否顺利找到方寸山,王禹心里也没谱。
可离开脖子山外出寻仙访道是他先提出来的,嘮嗑跟大胃是为了陪他才一块出来奔波不休。
他不能就这么垂头丧气,更不能让同伴跟著自己迷茫。
王禹攥了攥拳,压下心头的失落抬头望向远处连绵的山峦,声音渐渐坚定起来:“计划三自然要走。
咱们接下来要访的神仙住在灵台方寸山,我只知道这山不在此处,不在彼处,而在心间。”
“没事,虽然听起来玄乎,但只要它真在这西牛贺洲就行。
咱们从脖子山出来,本就没指望一路顺遂。
镇元大仙这儿不成,说明缘分未到强求不得。
可寻道之路本就坎坷,接下来不过是再坎坷一点罢了。”
嘮嗑很豁达,反正他们仨现在正值青春年少时,多费一些时间在路上又有何不可。
见王禹缓过神来,大胃也跟著憨憨一笑:“就是,嘮嗑说的对!
反正咱们仨一直在一起,在哪不是过日子?
寻著道是福气,寻不著,就当咱们出门游山玩水了!”
王禹被嘮嗑两人一逗,忍不住笑了起来,先前的鬱结散了大半:“就你俩嘴贫。
走吧,先找个地方歇脚,明日一早便打听方寸山的消息。
我就不信,偌大的西牛贺洲,还能藏得住一座仙山不成?”
三人相视一笑,先前沉甸甸的失落仿佛被山风吹散了些。
虽然前路依旧茫茫,但只要朋友还在身边,那份寻仙访道的执念,便还在心里烧著。
他们並肩转身朝著山下走去,脚步虽不如来时轻快,却多了几分沉稳与韧性。
(http://www.220book.com/book/8S2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