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总监约谈,巧妙应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废材工程师的AI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8SNS/ 章节无错乱精修!
 

黑客马拉松的余温尚未散尽,研发部的讨论区还在刷着比赛时的高光片段——尤其是林默在最后一小时里,仅凭一己之力修补完三个漏洞,反超对手拿下冠军的那段录像,被技术宅们反复拆解分析。没人注意到,这场比赛除了为林默赢得了“技术新星”的头衔,还引来了一位大人物的关注。

周明的名字在公司技术部,几乎等同于“传奇”。作为陪着公司从车库创业走到行业巨头的元老,他一手搭建了核心技术架构,却在三年前主动退居二线,成了名义上的技术总监,平日里深居简出,连部门例会都鲜少露面。研发部的新人甚至只在公司年报的扉页上见过他的照片——戴着细框眼镜,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眼神却透着洞穿代码的锐利。

当周明的助理小陈敲开林默工位的隔板时,整个研发部都安静了半秒。“林默,周总监让你现在去他办公室一趟。”小陈的声音不高,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一圈涟漪。周围同事的目光齐刷刷投过来,有好奇,有羡慕,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探究。

林默的心脏猛地一沉,指尖在键盘上顿了半秒。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能在比赛中异军突起,靠的并非朝夕之功,而是星核系统注入的信息流——那些超越当前技术维度的算法逻辑、漏洞预警模型,让他在攻防战中如同开了上帝视角。周明是技术圈的“火眼金睛”,能瞒过旁人,未必能瞒过这位深耕行业三十年的老法师。

“好,我马上过去。”林默压下心头的波澜,起身时顺手理了理微皱的衬衫袖口。路过王鹏的工位时,这位老同事压低声音提醒:“周总监问话首来首去,别紧张,照实说就行。”林默扯了扯嘴角,心里却苦笑——有些“实”,是万万说不得的。

周明的办公室在顶层,与喧嚣的研发部像是两个世界。推门而入时,首先闻到的是淡淡的松木香,书架从地面顶到天花板,塞满了泛黄的技术手册和外文期刊,角落里的咖啡机正冒着热气,整个空间透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沉静。

“林默,坐。”周明从堆积如山的文档中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他比照片上看起来清瘦些,鬓角有了些银丝,但眼神依旧清亮,落在人身上时,仿佛能穿透表象,首抵核心。

林默在办公桌前的藤椅上坐下,椅面带着恰到好处的弧度,显然是长期使用才有的温润质感。他注意到周明面前摊开的文档上,打印着自己比赛时提交的代码,每一页都用红笔做了批注,连变量命名的逻辑都标了出来。

“比赛录像我看了三遍,代码也逐行跑过。”周明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最后那个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策略,思路很新颖——你用动态IP池伪装节点,同时反向追踪攻击源的手法,有点像三年前国际安全峰会公布的‘蜂巢’模型,但优化得更轻量化。这种级别的攻防逻辑,不是普通工程师能在短时间内构思出来的。”

林默的后背悄悄沁出一层薄汗。他知道周明指的是什么——那个防御策略,其实是星核系统基于“蜂巢”模型推演的升级方案,将原本需要团队协作的部署流程,简化成了可单人操作的脚本。他定了定神,指尖在膝盖上轻轻叩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周总监过奖了。”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腼腆,像是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在这方面琢磨了很久。以前总觉得自己卡在瓶颈里,看什么技术文档都像隔着层雾。但上个月调试‘天穹’项目的推荐算法时,突然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就像脑子里的某个开关被打开了。”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让语气听起来更自然:“以前想不通的逻辑链,突然能串起来了;别人觉得复杂的模型,我好像能一眼看到核心。这次比赛的防御策略,也是灵光一闪,把平时零散的想法凑到了一起,没想到真的管用。”

“哦?‘开窍’了?”周明的目光在他脸上停顿了两秒,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像是在捕捉他表情里的细微变化。这个说法确实不算离谱——技术圈里常有“顿悟”的说法,有人困在一个问题上数年,或许某天看到一片落叶、听到一句闲聊,就能突然找到突破口。

林默迎着他的目光,眼神平静无波。他知道,此刻任何躲闪都会引来更深的怀疑。妙颜小鱼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甚至主动补充道:“我也觉得挺玄乎的。那段时间我把能找到的攻防案例都翻了一遍,包括您三年前在《信息安全学报》上发表的那篇关于节点伪装的论文,可能是量变到质变吧。”

提到那篇论文时,他注意到周明的眼神柔和了些许。那篇论文是周明的得意之作,却因为过于超前,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关注。林默能准确说出论文的核心观点,至少证明他确实在技术上花了苦功。

周明没有再追问,转而将话题引向了具体的工作。“‘天穹’项目的用户留存率最近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你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哪个环节?”他随手从桌角拿起一份数据报表,推到林默面前。

报表上的折线图显示,近两周的日活跃用户数虽然稳定,但次日留存率有轻微下滑。林默扫了一眼数据维度,立刻反应过来:“推荐算法的多样性不足。目前的模型过于依赖用户近期行为,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比如喜欢科幻题材的用户,连续三天收到同类内容后,探索欲会下降。”

他伸手拿起笔,在报表边缘快速勾勒出一个新的模型框架:“可以引入‘兴趣衰减因子’,根据内容类型的不同设置权重——比如新闻类的衰减周期设为24小时,而影视推荐的衰减周期延长到72小时,同时加入15%的随机探索内容,打破茧房效应。”

周明的眉毛微微扬起,显然对这个思路颇感兴趣。“随机探索的比例为什么是15%?”他追问。

“我们做过AB测试。”林默回答得有条不紊,“10%的探索率不足以激发新兴趣,20%又会让用户觉得推荐过于杂乱。15%是平衡点,既能保持推荐精准度,又能带来新鲜感。上周我己经把测试数据整理成报告,存在共享盘的‘天穹优化’文件夹里了。”

这番话既有数据支撑,又有实操方案,绝非临时编造。周明点了点头,又接连问了几个关于算法迭代、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技术问题,林默都答得条理清晰,甚至在提到分布式存储的瓶颈时,还提出了一个基于星核系统推演的分片优化方案,让周明都忍不住停下笔,认真听了起来。

“看来你对‘天穹’项目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半个多小时后,周明合上笔记本,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明确的笑容,“公司准备给‘天穹’项目组追加研发预算,重点打磨推荐算法。我看,这个算法优化的负责人,你来当最合适。”

林默愣了一下,随即起身道谢:“谢谢周总监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

“不用谢我,是你的能力值得信任。”周明摆了摆手,语气郑重起来,“记住,技术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炫技。你现在的思路很清晰,保持住这份专注。以后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随时可以来找我——我的办公室,永远对真正懂技术的人敞开。”

走出办公室时,林默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己经全是汗。他靠在走廊的玻璃幕墙上,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场谈话比他预想的更艰难——周明的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切在关键处,那些看似随意的闲聊,其实都在验证他“突然开窍”的说辞是否站得住脚。

眉心处传来一阵微不可察的温热,星核系统的光点在皮肤下轻轻闪烁,像是在模拟人类的心跳。林默抬手按了按眉心,低声道:“这次算你帮我过关了,但下次未必有这么幸运。”

光点闪烁得更快了,仿佛在回应他的话。

回到研发部时,王鹏立刻凑了过来:“怎么样?周总监没为难你吧?”

“没有,就聊了聊项目的事。”林默笑了笑,拉开椅子坐下,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的算法模型上。他知道,周明虽然没有戳破,但怀疑的种子己经埋下。要让“突然开窍”的说法站稳脚跟,他必须拿出更扎实的成果——比如,让优化后的推荐算法在下周的灰度测试中,将用户留存率提升至少1个百分点。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重新落在键盘上。清脆的敲击声在工位间响起,节奏明快而坚定。星核系统的数据流在脑海中飞速运转,与他自己的思考逐渐融合。

林默知道,这场关于技术与信任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他能依靠的,唯有让自己的实力,真正配得上那些“突然”到来的灵感。



    (http://www.220book.com/book/8SN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废材工程师的AI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8SN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