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的事是陈敏知道只知道了个大概,赵繁仔细讲了一遍事情经过之后,还下了一个结论。
“当年的事,她虽然不是主要责任人,可要是她足够坚定,一开始就拒绝易中海,那种口子没有开,肯定就没后面的事了。”
易中海是第一个,许大茂是第二个,若是没有许大茂,就肯定没有后续那些事。
以赵繁对易中海的了解,这个人非常爱面子,要是秦淮茹很坚定,甚至威胁要闹出来,他肯定不敢强迫。
这事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来说去还是秦淮茹贪图易中海的照拂。
至於许大茂,贾东旭没死的时候他就有小心思,后面见有机可乘,自然会见缝插针。
陈敏到底是个女人,还是为秦淮茹辩解道:“可她说得罪了易中海,一家子孤儿寡母,只怕是在院子里待不下去了。”
这些事是王桂香告诉她的。
那个时候风气很封闭,灾害刚过去不久,谁也不知道供应量会不会又下调。
答应了易中海,要是再有类似的意外,院子里还能有个求助的地方。
赵繁一听就嗤之以鼻:“听她胡扯,当时已经是我爸当一大爷了,易中海只是贾东旭的师傅,院子里哪里是他说了算,要是坚定拒绝,谁敢强迫,还不是想占点便宜。
陈敏还是说了一句:“到底是个女人。”
她又没什么文化,见识就更谈不上了,被蛊惑应该也挺正常的吧?
赵繁也不继续爭辩了,只是说道:“所以我才说她只是有点责任,说来说去,还是环境的问题。”
要是秦淮茹接受高等教育,社会又很清明,哪里会有这种事。
这也是那些穿越到古代的女主为什么总是脱颖而出,还不是因为她们的教育和见识与別人不同。
要不是王桂香透露了何家的地址,让秦淮茹找了过去,这件事都不会在他们家溅起一点水。
王桂香虽然也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但她的年龄和阅歷摆在这里,再加上儿子的提醒,这件事肯定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赵繁转头又投入了工作中。
每次出差回来,第一件事肯定是要开会,毕竟是去发现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问题了。
赵繁看著统计出来的试点城市考察情况,皱著眉头说道:“不是每个城市都有沪市那样的底蕴,先派遣两个人辅助做这个计划,我们一个星期后去广东调研,后面去就近的城市,这个政策,爭取今年內就能落实。
现阶段的华夏不仅工业需要快速发展,其他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模式,儘快走上正轨。
这也代表著很多工作都没有程序化,这个政策想立刻实施下来,就必须得派人去辅助。
这个决定,谁都没有提出反对。
这个政策没有时间要求,可赵繁已经透露过,国际的局势有些微妙,国家需要儘快发展起来,提升国力。
赵繁想著在外交部那边来事之前,赶紧把这些城市的调研都弄好,可惜他还没有出首都,外交部那边又来叫人了。
他知道肯定是关於阿富汗战局的事,在去外交部之前,他只能先把这部分工作安排好。
chapter_();
在会议室里,他抱歉地对自己的副手说道:“这个调研我是不能去了,两边已经开始在阿富汗部署飞弹了,这次的调研由姚副主任带队。”
想去东北做调研,两次都没能成行,想到这次连开始都带领不了,他也有些无奈。 大家也能理解赵繁的工作偏向,毕竟这场战爭一个弄不好,是能直接威胁到国土安全的。
这次外交部叫来开会的不仅是赵繁,还有军部的一些领导,有些信息连陈宏都才刚知道。
听完了最新的情报之后,陈宏忍不住问道:“直接上飞弹,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来了吗?”
苏联可能是觉得阿富汗对国內来说太过重要,又见其他国家都发了谴责声明,要是不表现出更加坚定的决心,只怕是拿不下这个地方。
最新的情报显示,他们部署了不少的飞弹。
美国当然不甘示弱,见对方上飞弹,肯定也得跟进,而且还发了交涉函,让其他国家都要下场。
这个提议连华夏都不能直接拒绝,毕竟苏联占据了这个地方,肯定是要建飞弹发射基地,这是国內绝对不容忍的红线。
军队来的刘主任脸色难看:“局势瞬息万变,不好预测。”
之前都是由外交部这边提供分析还有建议,这次他们派人直接来参加会议,就是想节约时间,儘快做出应对。
之前还討论下场的问题,如今直接是討论调过去多少飞弹,这个话题赵繁多少有些插不上话。
不过也不是跟他一点关係都没有,陈宏还是借鑑了他之前的建议。
不管是派兵还是部署飞弹,一开始就是少量,根据局势增加,数量只需要比苏联多一点点。
军部的代表也觉得目前这个建议最適合。
会议结束之后,陈宏把赵繁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就对他提了一个建议。
“这段时间计划委员会有工作去地方调研,能让手下的人去,你就让手下的人去。”
赵繁明白这是为了应对阿富汗战爭隨时待命,虽然是建议,但他很清楚,这是必须的命令。
既然是硬性规定,赵繁自然是不能拒绝的。
调研团队还没有回来,赵繁就先处理其他的工作,比如今年正好是统计年,这个时间计划委员会的工作就特別繁重。
在会议上第一个討论的统计问题就是人口。
“这是统计出来的最新数据,我国人口的激增量太夸张了,按照现在的生育率延续,2000年人口就超过了14亿,到2050年可能超过40亿。”
1980年华夏的人口已经快10亿了。
听到宋涛发出这样的感慨,作为穿越人士的赵繁有点想笑。
华夏的人口就没有到过15亿,计划生育政策是一个控制的关卡,但即便没有这个政策,人口也不会再这么爆发式地增长了。
人类的发展进程就是这样,解决了生理问题之后,大家就开始追求精神內核。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注重个人感受,生一个孩子和养一个孩子,都要付出很多,只要大家都觉醒了,这个生育率自然就能降下来。
前提是国家的教育要跟得上,这样人们才有人格觉醒的前提。。
这个总结是在统计后面標註出来的,会议室的人看到之后都有点愁眉苦脸。
(http://www.220book.com/book/8SU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