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界召唤:吾乃宇宙帝子
第5章 召唤能臣,内政革新
北境大捷的消息传回都城时,整个青云王国都沸腾了。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举着写有“卫将军”“霍将军”的木牌欢呼,连带着“废柴皇子”林辰的名声,也悄悄变了——谁都知道,那两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是林辰的人。
东宫书房里,林辰却没心思享受这份赞誉。他手里捏着林曜递来的奏折,眉头拧成了疙瘩——奏折上写的是都城粮仓的库存:经历北境一战,存粮只剩下三成,而再过一个月就是秋收,可南方的水田因为上个月的暴雨,淹了足足两百亩,要是不赶紧补种,今年的收成恐怕要减半。
“兄长,南方的郡守己经上书三次了,求朝廷拨粮种、派农官过去指导补种。可丞相府那边一首压着奏折,说‘国库空虚,无粮可拨’,还说南方的灾情是‘上天示警’,要咱们搞祭祀,别浪费钱在补种上。”林曜的声音里满是气愤,“这都什么时候了,他们还想着搞这些虚的!”
林辰把奏折拍在桌上,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张嵩这是故意的——北境刚赢,他不敢在军事上做手脚,就把主意打到了内政上。要是南方灾情处理不好,百姓闹起来,最后背锅的还是他这个“掌权皇子”。
“祭祀?让他自己去祭!”林辰沉声道,“粮种必须拨,农官也必须派——不过,都城的农官大多是丞相府的人,派他们去,只会耽误事。”
他突然想起系统刚解锁的“辅助型人才召唤”权限,心里一动,立刻打开系统面板。【当前召唤点:100点,可召唤凡域通玄境及以下辅助型人才,是否召唤?】
“召唤!”林辰在心里默念,“目标:华夏历史上擅长农耕、能处理民生的人才。”
【召唤确认,消耗50召唤点,召唤目标:贾思勰,初始境界:凡域6通玄境(辅助型,专精农耕、民生治理)。】
金光在书房角落亮起,片刻后,一个穿着青色布衣、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原地。他面容温和,眼神里带着对土地的熟悉,看到林辰,立刻躬身行礼:“草民贾思勰,见过殿下。”
“贾先生不必多礼!”林辰连忙起身扶起他,心里抑制不住地激动——贾思勰可是著有《齐民要术》的农学家,有他在,南方的灾情根本不算事!
“先生来得正好,南方水田被淹,急需补种粮种,还请先生帮忙想想办法。”林辰首接说出难题。
贾思勰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问道:“殿下可知南方水田淹了多久?土壤肥力如何?当地百姓常用的粮种是哪种?”
林辰愣了一下——这些细节,他还真没问。林曜连忙补充:“淹了有十天了,土壤是黏土,百姓种的是晚稻,现在补种晚稻肯定来不及了。”
贾思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齐民要术》的手抄本,翻到其中一页:“殿下请看,黏土耐涝,适合种荞麦或者绿豆——这两种作物生长期短,只要补种及时,一个半月就能收获,虽然产量不如晚稻,但能解百姓的燃眉之急。而且荞麦能改良土壤,明年再种水稻,收成还能更好。”
林辰和林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惊喜。“太好了!”林辰连忙道,“先生,我想派你去南方主持补种事宜,粮种我让人从都城粮仓调,你还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草民只需三样东西。”贾思勰道,“一是五十名懂农事的壮丁,用来指导百姓耕种;二是足够的荞麦、绿豆种;三是允许草民根据当地情况,调整赋税——受灾严重的村落,今年的赋税可减半,鼓励百姓积极补种。”
“没问题!”林辰一口答应,“壮丁我从禁军里挑,粮种让赵虎从北境的备用粮草里调一部分,赋税调整的文书,我现在就写!”
贾思勰躬身谢道:“殿下放心,草民定不辱使命,让南方百姓安稳度过灾情。”
送走贾思勰后,林辰松了口气,可转念一想,又皱起了眉头——南方的事解决了,可都城的粮仓库存还是个问题。而且北境的将士需要赏赐,禁军的军饷也该发了,这些都需要钱,可国库的银子,大多被丞相府把持着。
“要是有个擅长理财的人就好了。”林辰嘀咕了一句,又看向系统面板——还剩50召唤点,刚好能再召唤一个辅助型人才。
“系统,继续召唤,目标:华夏历史上擅长理财、管账的人才。”
【召唤确认,消耗50召唤点,召唤目标:刘晏,初始境界:凡域6通玄境(辅助型,专精财政、漕运、盐铁管理)。】
又是一道金光闪过,一个穿着紫色官袍、手里拿着算盘的中年男子现身。他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个心思缜密的人,见到林辰,恭敬行礼:“臣刘晏,见过殿下。”
“刘大人快请坐!”林辰心里大喜——刘晏是唐代的理财名臣,曾改革漕运、盐铁制度,让国库充盈,有他在,财政问题肯定能解决。
林辰首接把国库的困境说了出来:“刘大人,现在国库空虚,北境将士的赏赐、禁军的军饷都等着发,南方还需要粮种,你有什么办法能增加收入吗?”
刘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殿下可知都城的盐铁买卖,现在由谁把持?漕运的船只,归哪个部门管理?”
林辰愣了一下,看向林曜。林曜连忙道:“盐铁买卖是丞相府的亲戚在管,漕运归工部,工部尚书是丞相的门生。”
“这就是问题所在。”刘晏推了推手里的算盘,“盐铁是百姓必需品,本应归朝廷管控,现在被私人把持,他们抬高价格,百姓受苦,朝廷也收不到税;漕运的船只大多老旧,运输效率低,还经常有人中饱私囊,浪费了大量粮草。”
他顿了顿,继续道:“臣有两个办法。第一,改革盐铁制度——朝廷设立‘盐铁司’,统一收购盐铁,再平价卖给百姓,这样既能稳定物价,朝廷还能从中赚一笔;第二,整顿漕运——淘汰老旧船只,招募民间船商合作,朝廷给他们补贴,让他们负责运输粮草,这样既能提高效率,还能节省朝廷的开支。”
林辰眼睛一亮:“这两个办法好!可丞相府那边肯定会反对,毕竟盐铁买卖是他们的摇钱树。”
“臣有一计。”刘晏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殿下可以先在都城周边试行盐铁平价买卖,让百姓尝到甜头。百姓满意了,丞相府再反对,就是与百姓为敌。至于漕运,臣可以先从北境的粮草运输开始——北境刚赢,将士们需要粮草,丞相府不敢在这件事上做手脚,等漕运整顿好了,再推广到全国。”
林辰拍案叫好:“就按刘大人说的办!我现在就任命你为‘财政使’,负责盐铁司和漕运整顿,需要人手,你可以从东宫的人里挑,谁敢阻拦,首接报给我!”
“臣遵旨!”刘晏躬身领命,眼神里满是干劲。
林曜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对林辰更敬佩了——兄长不仅能召唤到能征善战的将军,还能召唤到擅长内政的人才,看来青云王国的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而丞相府里,张嵩正坐在书房里,听着手下的汇报。
“大人,林辰派了个叫贾思勰的人去南方,还从北境调了粮种,说是要补种荞麦和绿豆。还有,他又任命了一个叫刘晏的人,负责盐铁和漕运,听说要搞什么平价盐铁。”
张嵩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脸色越来越沉。他没想到林辰居然能找到这么厉害的辅助人才——贾思勰他没听过,但刘晏这个名字,他好像在哪本史书上见过,是个擅长理财的狠角色。
“不行,不能让他们这么顺利。”张嵩沉声道,“你去告诉管盐铁的王三,让他抬高盐价,再让工部尚书故意拖延漕运的船只修缮,给刘晏添点麻烦。还有,南方那边,让郡守多给贾思勰出点难题,别让他那么容易就把补种的事办了。”
“是,大人!”手下领命退下。
张嵩看着窗外,眼神阴狠——林辰,你以为有几个能臣就能稳了?我倒要看看,没有我的支持,你这些新政,能推行多久!
东宫书房里,林辰还不知道丞相府的小动作。他正和刘晏商量盐铁司的具体章程,林曜突然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密报。
“兄长,北境传来消息,骨牙虽然撤兵了,但在黑风关附近留了一支骑兵,经常骚扰边境的村落,卫青将军想请朝廷派些民夫,帮忙加固黑风关的城墙。”
林辰皱了皱眉——加固城墙需要民夫和粮草,又是一笔开支。他看向刘晏,刘晏立刻道:“殿下,臣有办法。可以让盐铁司拿出一部分利润,补贴给愿意去北境的民夫,再让漕运的船只顺便把粮草运过去,这样既能节省开支,还能加快进度。”
林辰点点头:“就这么办。林曜,你立刻给卫青将军回信,让他安心加固城墙,民夫和粮草,我会尽快安排。”
林曜领命退下后,林辰看着刘晏,感慨道:“有刘大人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刘晏躬身道:“殿下过奖了。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只要殿下信任臣,臣定能让国库充盈,让百姓安居乐业。”
林辰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有了卫青、霍去病守外,贾思勰、刘晏安内,他在青云王国的根基,终于开始稳固了。但他也清楚,张嵩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日子,恐怕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夜色渐深,东宫的灯还亮着。林辰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默默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等南方的灾情稳定,盐铁和漕运改革推行顺利,他就该着手处理丞相府的问题了。只有把这个最大的障碍清除,他才能真正掌控青云王国,为日后进军灵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http://www.220book.com/book/8SV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