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皇宫中,此时是另外一副场景。
当今官家赵煦,搂起袖子,手臂上正绑著一个布,有一根管子连著一个精妙的小仪器。
只是看著这东西,赵煦和赵佶就感觉到无比精妙,不应人间所有。
赵佶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赵煦在知道他將来当皇帝有多荒谬之后,天天带在身边教训。
当然,也有教导赵佶为君之道的想法。
万一他无法逆天改命,那大宋也该早做打算,至少不能再经歷靖康之耻了。
因此,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提前培养赵佶,就很有必要了。
当然,赵煦肯定还是想自己活著的。
所以他尤为紧张,只感觉到手臂上一胀一胀,然后就没有了压力。
“李仙子,如何?”
听到赵煦的话,李清照赶忙对照了一下现代人的血压情况。
“75-99,是正常的。”
“再进行下一项。”
李清照直接给赵煦进行著简单的体检,都是市面上能买的仪器。
不过她发现,赵煦的面色看起来比之前红润了许多。
这是因为之前的赵煦有些毫无节制
但是在知道自己要死了,他也是知道怕了,已经好几天没有跟后宫妃子同房了。
果然,人只有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才会做出改变。
“官家,我和温侯吕布、宋武帝刘裕都討论过了,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大宋还是应该收復燕云十六州。
检查完之后,李清照神情严肃地说道。
回到正事,赵煦也是严肃了起来。
他当然是相信李清照的,按照李清照给的食谱和肉类,连续吃了几天,他感觉身体真的有在变好。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没有熬夜了,而且也不早起,每天睡到自然醒
连早朝都好几天没上了。
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没有朝臣抨击他,反而都夸讚他做得好。
这早朝谁想上谁上吧
每天天都没亮就要爬起来上朝,这谁顶得住啊?
於是,赵煦顺势改制,把早朝时间推后,而且频率也变低。
反正真正的大事,不会在大会上討论。
赵煦感嘆道:“我也想收復燕云十六州,做梦都想,但是我大宋军队的战斗力”
就连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军队的战斗力很拉胯。
正是因为有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才导致每次开战之前就一片哀嚎。
在文官眼里,这些武將就是废物。
“正因如此,官家,我们才得改革军制。”
李清照当即鏗鏘道。
实际上,大宋的军队战斗力並不弱。
就在去年,大宋和西夏之间进行了平夏城之役,大宋一举击败敌军三十万,是宋夏之间少有的大捷,打得西夏求和了。
只要改变军制,再在西北养一支军队,很快就可以把战斗力提升起来。
“改革军制?”
赵煦深吸了一口气,显得有些犹豫,但他毕竟还算英明,並不是想要否决,而是说道:“这些年,但凡我要改革,那些旧党就会说:祖宗之法不可变。”
“官家,那就大力支持新党啊,现在是你必须要坚定的时候了,如果作为官家都不坚定,还怎么能成功呢?”
李清照有著后世作为退路,一点都不怕。
当然,她唯一担心的就是怕连累李格非等家人。
chapter_();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直言不讳了。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经营农家乐,开局吕布上门喝酒》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在知道后来那么悽惨的靖康之耻,她无法无动於衷。
还好赵煦也是这么想的。
在他开始亲政之后,立马就召回神宗变法时的重要人物,如章惇等人,还追諡王安石为“文”,允许其配享神宗庙廷。
赵煦最討厌的就是司马光这种道貌岸然的傢伙,还把苏軾、苏辙等旧党都给贬了。
所以,赵煦是支持新党改革的,只是如同王安石变法一样,不够彻底。
现在李清照就是要让他彻底一点。
赵煦犹豫了一下,就点头了:“自当如此,那该怎么改革军制?”
现在已经是大宋生死存亡之际了,改革总比等死要好!
而且,他们现在还有『上天』支持,赵煦还是充满信心的。
李清照当即说道:“恢復將兵法,然后官家还需要亲自控制禁军,至少也得多露脸。”
听到李清照的话,赵煦还没说话,端王赵佶就说道:“李仙子,这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恢復將兵法,这些军官造反怎么办?”
赵煦顿时看向李清照。
大宋自立国起就提防武將,导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
將兵法,就是像以前那样,固定將军和士兵的隶属关係,提高战斗力。
李清照正襟危坐地说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当初大宋刚立国,人心不定,所以不能让將军带兵。”
“但是现在,大宋承平日久,是时候恢復將兵制了,即使將军有野心,底下士兵为了太平生活也不会答应。”
“不错。”
赵煦立马点头:“只要安插亲信就行了。”
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比如他就重用了章楶,这才得以对西夏大胜。
於是,赵煦就这样决定恢復將兵制。
当然,先从边军开始。
“对了,官家,我带回来的那些土豆,得赶紧种了,那是仙物,只要操作得当,每亩可得几十石。”
“放心吧,我立马派人去种。”
土豆这种农作物,只要真的有这种產量,不需要他们大肆宣传,只要透露出去消息,朝臣们就会发疯的。
农业文明,最喜欢的就是高產的农作物了。
但无论多么高產却总会闹饥荒。
李清照和赵煦两人又討论了一会,隨后就离去。
“官家,流血牺牲需要有人顶在前面,我看蔡京就不错。”
赵煦想著李清照的话,不由纳闷:“蔡京不是李仙子亲戚吗?”
“难道他適合做孤臣?”
既然如此,赵煦愿意给蔡京一个当孤臣的机会。
隨后,他还看向了其他名单。
“元祐六年进士,宗泽,现在是龙游县令,靖康年间有名的武將、忠臣。”
“韩世忠,当前才十岁”
“张俊”
赵煦紧紧握著这份名单,这些都是李清照所说的『抗金名將』,他正需要这些人才。
可惜,还有一个李清照备受推崇的岳飞,此时还没出生呢
此时,李清照回到家里,李格非看到她说道:“照儿,尚书右僕射之子赵明诚向李家提亲”
他还没说完,李清照就回道:“爹爹,女儿如今不是凡尘之人,不应有此姻缘。”
在知道了自己的『一生』之后,李清照自然看不上赵明诚了。
靖康之难中,赵明诚身为湖州知府,不仅没有组织反抗,而是跟通判毋丘絳、观察推官汤允恭半夜縋城逃走。
这让李清照极为不耻。
“这,好吧。”
李格非也没办法,李清照向来有主见,只能拒绝这门亲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8SV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