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冷下来,朱元璋打个冷颤,示意內侍將乾清宫的朱红色大门关上,这才暖和。
侧头对纳鞋底的马皇后道:“时间真是快,都快九月了,老七都成婚几个月了,老六还没成婚。”
朱元璋嘴里的老七,正是大名公主,駙马都尉是李坚,今年七月二十四日尚的公主。
老六怀庆公主朱福寧,原本计划八月里成婚,现在都九月初,连试婚这道流程都没过,得抓紧时间。
朱元璋翻起奏疏,又放下来拿起茶杯喝茶,烫的直呲牙咧嘴,整个人心神不寧,只盼梁泽试婚成功,儘早下旨成婚。
因为深夜,早就宫禁,巡逻值守的侍卫们再冷风袭击的宫道上变得非常懈怠,胆大的在宫门进出的地方靠著墙小憩。
马车碾过宫道地砖,摩擦声异常清晰,几个打盹的侍卫立刻握紧兵器站的跟墙成平行,来人是皇帝身边侍奉的太监王安。
王安抱著拂尘,打著哈欠,眉毛上掛著霜气跟睏倦,往乾清宫方向赶去。
“陛下,奴婢回来了。”王安在殿外轻声道:“试婚宫女的身子,奴婢已让女官检查过,长寧伯无疾。”
寧静的空气里,瞬间传来朱元璋的笑声,大手一挥道:“让礼部立刻选良辰吉时,九月中成婚!”
朱元璋仰头大笑,和马皇后脸上都露出喜色,隨后嘴里唱著凤阳的民间小曲儿,坐到马皇后身边,心事总算了却。
只是笑著笑著就悲伤起来,看著马皇后道:“咱当年答应贵妃把两个孩子养大,现在要出嫁了,咱心里怪捨不得。”
“高兴的事情,你瞧,怎么还感伤起来了,都在京城住,想去隨时就去看看,姑娘大了,总是要成家,不由咱们,別难过,重八。”
既然要成婚了,梁泽总是要收拾下屋子,院子,做好迎亲的事情。至於其他的,就是礼部跟宫中的事。
因此梁泽该做什么还做什么,首先是安排好上元县衙门的事,看著需要处理的公文诉状,梁泽將陈忠跟贾谭叫过来。
“这几天的公文跟诉状,咱们把它分了吧。”梁泽坐在椅子上,把桌前的公文拿过来给两个人。
贾谭跟陈忠看了眼,谦让恭敬的说道:“那就请县尊您分发。”
“行,我顺手就给咱们三个分均匀嘍。”梁泽抱过公文,开始给两个人分。
“这本贾县丞的,陈主簿的,这摞贾县丞的,陈主簿的,这些还是贾县丞的,陈主簿的嗯,还剩下三摞,我受累下都拿回府看。”
贾谭看到梁泽面前高高的三摞公文民状后,担心道:“县尊今夜能看的完吗。
“你质疑我不行?”
“不是不是,属下绝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县尊拿这么多,我们都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我今晚就熬夜把这些活儿干完,再给你们出一份上元县需要修桥的计划图。”
梁泽拿著公文离开时,顺口问贾谭:“上元县还有多少条路没有铺上青砖啊?”
“回县尊,还有三条大路,五条巷子跟六条小路。”
梁泽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隨后让衙役帮自己搬著公文往长寧伯府去。
府上灯火通明,前院后宅都很安静,衙役將公文搬到梁泽书房,隨后將朱標请过来。 101看书 101 看书网书库广,任你选 全手打无错站
chapter_();
“你有什么好玩的?”朱標跟在后面,他说自己待著无聊,梁泽说有好东西给他看,一路都到书房了,还没有见到。
“標子,这三摞公文给你玩。”梁泽亲自给朱標拉开椅子,让朱標坐下来。
看到三摞公文,朱標这才明白梁泽说的好玩的是什么,於是盯著梁泽道:“我帮你处理这个?不合適吧。”
朱標倒是不嫌累,就是担心自己帮梁泽处理公文,到时候被自己爹发现要骂的。
梁泽笑著:“合適,我觉得標子你处理公文非常有水准,给你找些事做就不无聊了。”
朱標很受用这几句话,坐下来翻看公文,里面的繁体字,对於梁泽来说,看公文就是狗看星星一片明。
而朱標不同,处理起来十分快速轻鬆。
真的非常容易!
安顿好朱標,梁泽就去祸害朱雄英了,他熬夜写的封神演义第三,第四章稿子,要誊抄一遍,这个任务自然交给小牛马朱雄英。
“你这毛笔字真是写的好,都能比过王曦之儿子了。”梁泽夸张的吹捧著朱雄英:“要是你帮我誊抄这些文稿的话,叔请你吃葫芦,给你买十串葫芦。”
听到夸奖的朱雄英,心里直接乐开了,沉醉在梁泽的甜言蜜语里面无法自拔,嘿嘿笑道:“叔,我保证给你抄的特別好,以后的文稿我全给你抄。”
“不错,以后你都帮我抄。”梁泽嘿嘿笑道:“抄好给柏子。”
站在门口的內侍不敢吭声,这就是把小皇孙当免费的抄书吏员,但是想想又闭嘴了,毕竟里面的是駙马都尉,谁敢吭声啊。
见梁泽起身要走,朱雄英看著梁泽:“叔,你去哪儿?”
“我去看看砖窑跟大棚。若是有事,就让人去那里找我。”梁泽跟朱雄英打完招呼,出门去干他的事。
梁泽坐在马车上,带著手机把以前留下的大棚技术视频从头到尾看过几遍。
先去铺好青砖的街道查了下工程进度,接著去砖窑检查十三个窑口的出砖量。
隨后就直接往大棚去了,现在的大棚已经用砖瓦封顶,通风口跟比顶棚窗户用了琉璃材质,还能看到星空的星星。
没有办法,梁泽原本计划用大面积的玻璃封顶,只是现实不允许,琉璃匠还在研究大面积玻璃,所以只能用砖瓦结构搭建温室,其他部分用琉璃材质。
温棚供暖用的是煤,虽宋元已经有煤炭,明朝现在已经有官营跟民营煤炭,现在的山西跟南直隶,江西均有开採,民窑居多。
梁泽已经跟南直隶的民用煤窑签了採买文书,今年冬天的煤就由南直隶煤矿送煤。
第一块棚里面,是白天移栽的一百多棵番茄苗,番茄籽下去,出来的苗贼多,就是不知道高產不高產。
第二块全都是给土豆,第三块给辣椒和玉米,剩下的西瓜和青菜苗。
每个大棚外面是屋子,供夜里居住用,还有各种记录大棚瓜果菜苗生长的情况。
梁泽把公文跟书稿外包给朱標父子后,剩下的日子都钻在大棚里面控制温度。
明朝的九月十月,不是后世的九月十月,十一月运河都会结冰,到了中后期,更是九月就开始下大雪。
梁泽需要把控好室温,利用北魏时期的体温参照法,再过几个月就用冰瓶来观察。
(http://www.220book.com/book/8VW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