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疑心加重
历经漫长的跋涉与艰辛的行军,军队浩浩荡荡地终于成功抵达北疆营地。营地内,尘土飞扬,士兵们的呼喊声交织一片。
吴天恩深知北疆局势的严峻与复杂,片刻未歇,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边防事务的强化之中。他亲自指挥士兵们修筑防御工事,在营地周围挖掘深深的壕沟,堆砌坚固的壁垒,设置尖锐的鹿角,力求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同时,他精心规划士兵们的训练事宜,从清晨直至日暮,校场上都回荡着士兵们训练时的杀声与武器碰撞声,无论是体能的磨练、战术的研习,还是团队的协作,都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得到提升。
不仅如此,吴天恩更是不顾自身安危,仅带着少数随从便毅然决然地深入周边部落。他往昔曾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赫赫威望,其智慧也曾为众人所钦佩。
如今,他凭借着昔日的影响力与沉稳的外交智慧,与各个部落首领展开了一场场深入而诚恳的会谈。在那一个个营帐之中,他与部落首领们围坐,或陈述利害,或追忆往昔,或展望未来,最终成功与一些部落首领重新达成了和平协议。
随着协议的签订,北疆原本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逐渐缓和,暂时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与安宁,
那片广袤的北疆大地之上,仿佛又有了生机与希望在悄然蔓延。
然而,此时的吴天恩尚被蒙在鼓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一场精心策划、专门针对他的阴谋正如同暗处的毒瘤一般,在悄无声息中持续地滋生、蔓延。
新皇李泽文初登大宝,根基未稳,内心难免多疑。刑部尚书王乃豪为人阴险狡诈,惯于在朝堂上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他深知新皇对北疆局势格外关注且对吴天恩手握重兵心存忌惮,于是常在李泽文耳边吹风:“陛下,那吴天恩在北疆,大肆修筑工事,每日操练士兵,其声势浩大,当地百姓如今只知有吴将军,不知有陛下啊。” 远在北疆督军的赵志军,虽身处边疆却野心勃勃,妄图借京城的权力斗争为自已谋取更大的利益与权势。他给皇帝的密奏中也写道:“吴天恩与北疆部落首领往来密切,卑职听闻他们私下里常常聚会,且多有馈赠,此等行径,实在可疑,恐有叛国通敌之心。”
这些谗言如涓涓细流,不断侵蚀着李泽文的内心。王乃豪还在宫廷宴会上,假装不经意地提起:“陛下,北疆的军备物资调配,皆由吴天恩一手把控,那可是大量的钱粮兵器啊,长此以往,恐生变数。” 赵志军则在与京城往来的信件里,添油加醋地描述吴天恩如何在北疆树立个人威望,说士兵们对吴天恩的命令唯命是从,比对圣旨还尊崇。
在这日复一日的谗言洗脑之下,新皇李泽文对吴天恩的猜忌犹如野草般疯狂生长,愈发深重。
渐渐地,新皇李泽文开始在内心深处对吴天恩充满忌惮。
北疆的寒风,如锐利的刀刃,无情地割扯着这片广袤大地。而吴天恩,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稳稳地矗立在这片风雪之中,坚定不移地秉持着自已对大盛王朝的忠诚以及对守护边疆的炽热信念,毫无怨言地为这片土地的安宁奉献着自已的一切。
在繁忙的军务与边防事务之余,吴天恩敏锐地察觉到了粮草供应方面存在的诸多蹊跷之处。他不动声色,悄然展开深入调查,渐渐地,负责粮草事宜的大臣张国良那隐藏在幕后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张国良为了中饱私囊,在粮草的采买、运输以及储存环节都做了手脚,他以次充好、虚报数量、克扣款项,致使北疆的粮草质量低劣且时常短缺,严重威胁到了边疆的稳定与士兵们的生存。
然而,吴天恩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仅凭自已的一面之词难以让朝廷信服。于是,他强压心头的怒火,默默地、有条不紊地搜集着各种证据。他前些天,派遣自已最为信任的得力手下于超齐,秘密查访各地的粮草供应商,获取了真实的交易账目与物资清单。
而他本人深入军营的粮仓,仔细查验每一批粮草的品质,记录下了存在的问题;他还暗中调查了张国良的亲信以及与之勾结的官员,理清了整个利益链条与阴谋网络。
吴天恩耐心地等待着那个最为合适的时机,他要将这一切完整而确凿地禀报给朝廷,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张国良的罪行得到应有的惩处,以确保北疆的粮草供应能够恢复正常,边疆的安宁得以长久维晰。
未完待续……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盛悲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A2N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