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72 乱世红颜邹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演义精选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3NB/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三国演义精选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邹氏出身于南阳的一个簪缨世家,家族世代为官,书香门第的熏陶让她自幼便饱读诗书,气质高雅。她不仅生得姿容秀丽,肤若凝脂,眉眼间透着灵动与温婉,且才情出众,尤其精通琴艺,一曲弹奏,或如清泉流淌般悦耳,或似疾风骤雨般激昂,总能触动人心。

待邹氏弱冠之年,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美名远扬。彼时,董卓祸乱朝堂,废少帝,立献帝,独揽大权,残暴不仁,天下诸侯皆欲除之而后快。张济身为董卓麾下中郎将,在乱世中凭借自身的勇猛与智谋崭露头角,屡立战功,声名大噪。经人牵线搭桥,邹氏与张济相识相知,不久后喜结连理。

新婚之夜,红烛摇曳,张济轻轻握住邹氏的手,深情地说:“夫人,如今乱世纷争不断,我定当竭尽全力,护你一生周全,为你创造安稳的生活。”

邹氏脸颊绯红,羞涩地回应:“夫君,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愿你能平安归来,与我相伴,便是这乱世中最大的幸福。”

此后,每当张济出征,邹氏都会在府邸中虔诚地向各路神明祈祷,盼望着夫君能早日平安归来。

而张济每次得胜回朝,二人便会携手漫步在庭院之中,共赏春花秋月,互诉相思之情。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了无常与波折。董卓的倒行逆施引发了众怒,最终被王允设计诛杀。

董卓死后,其旧部为求自保,张济与李傕、郭汜等人联兵攻破长安,试图在这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

但短暂的胜利并未带来长久的安稳,关中地区随后遭遇了严重的灾荒,粮食极度短缺,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为了寻求生机,张济不得不率领军队南下荆州,攻打穰城。

出征前,邹氏紧紧拉住张济的手,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夫君,此次出征,路途遥远,战事凶险,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早日平安归来。我与家人日夜盼你。”

张济看着妻子,眼神坚定而温柔,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水,安慰道:“夫人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待我打下穰城,为你我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在穰城的攻城战中,战况异常激烈。城墙上的守军拼死抵抗,箭矢如蝗虫般射向攻城的军队。张济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然而,就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一支冷箭从暗处射来,正中张济。他惨叫一声,坠落下马。周围的士兵们见状,纷纷围拢过来,拼死保护主将。但张济因伤势过重,最终不治身亡。

当邹氏得知丈夫战死的噩耗时,手中正在刺绣的丝线突然断裂,她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瘫倒在地,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她的世界瞬间崩塌,生活的希望也随之破灭。此后,邹氏只能跟随侄儿张绣前往宛城,开始了孤寂凄凉的寡居生活。

时光流转,公元197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日益壮大。他亲率大军气势汹汹地南征张绣,试图扩大自已的势力范围。

张绣深知双方实力悬殊,若拼死抵抗,宛城百姓必将遭受灭顶之灾。在谋士贾诩的极力劝说下,张绣无奈选择举众投降。

曹操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宛城,城中百姓夹道相迎,曹操志得意满,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一日,曹操在宛城的营帐中与诸将饮酒作乐,酒过三巡,众人皆有了几分醉意。曹安民见曹操兴致颇高,为讨其欢心,赶忙凑到曹操耳边,神秘兮兮地说道:“叔父,听闻那已故张济之妻邹氏,生得国色天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如今就在宛城。”

曹操本就生性好色,听闻此言,顿时来了兴致,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光芒,迫不及待地命人将邹氏带来。

邹氏被带到曹操面前时,她身着素衣,神色哀伤,虽历经悲痛,却依然难掩那出众的容貌与气质。

曹操目不转睛地盯着邹氏,眼中满是爱慕之情,当场表明心意,欲纳其为妾。邹氏又惊又怒,心中满是屈辱与悲戚。她出身名门,向来恪守妇道,对丈夫的感情忠贞不渝,如今却要被迫委身于他人,这让她怎能轻易答应。

邹氏那原本娇美的面庞此刻因为愤怒而显得有些扭曲,她瞪大了双眼,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眼前的曹操,大声怒斥道:“将军,您难道不知道吗?我乃是已故张济将军的妻子!想当年,我们夫妻二人恩恩爱爱、相濡以沫,那份深情厚意岂是他人能够理解得了的!即便如今这世道混乱不堪,但我深知作为一个女子应当坚守贞节之道,此等违背之事,无论如何也是万万做不得的呀!”

曹操听着邹氏这番言辞,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然而,他心中对于邹氏的觊觎并未因此而消减半分,反而仍旧不肯死心,继续好言相劝起来:“夫人呐,事到如今,那张济已然故去,留下您独自一人在此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孤苦无依,实在是令人心生怜悯啊!倘若您愿意跟随于我,从此以后,您定能过上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尽享人间欢乐。这般好事摆在面前,您又何必如此冥顽不灵、固执已见呢?”

邹氏闻言,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下。她悲痛欲绝地哭喊着:“荣华富贵于我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根本就不是我所追求之物!我和我的夫君之间的感情坚如磐石、堪比黄金,这份情意又怎能被轻易地割舍掉呢?将军您今日之所作所为,实在是有失君子风度,让我对您感到深深的鄙夷和不屑!”

曹操脸色一沉,身旁的侍卫们面露凶光,气氛瞬间紧张起来,仿佛一触即发。僵持片刻后,曹操语气缓和了些,但仍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夫人暂且冷静,再好好想想,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说罢,命人将邹氏带至偏帐。

张绣得知婶娘被曹操强占后,犹如五雷轰顶,顿时怒发冲冠。他觉得曹操此举是对自已的公然羞辱,让他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他当即就要提剑去找曹操拼命,以雪此奇耻大辱。

谋士贾诩赶忙上前阻拦,神色凝重地劝道:“将军,万万不可冲动!曹操兵力雄厚,如今又身处宛城,我们若贸然行事,无疑是以卵击石,必遭大祸。此时应暂且忍耐,佯装顺从,等待时机,再给曹操致命一击。”

张绣紧握拳头,关节泛白,双眼通红,愤怒地吼道:“此等羞辱,我怎能忍下?若不报此仇,我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贾诩长叹一声,耐心劝道:“将军,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曹操势大,我们需从长计议。若此时冲动,不仅报不了仇,还会连累宛城百姓遭受战火之灾。”

张绣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咬牙切齿道:“好,我暂且听先生的,若不杀曹操,我誓不为人!”

接下来的几日,张绣表面上对曹操恭顺有加,每日亲自前往曹操营帐请安,对曹操的命令言听计从,以消除曹操的疑虑。但暗地里,他却与贾诩精心谋划着反叛之事。他们深知,曹操生性多疑,若想成功突袭,必须想出一个周全的计策。

经过一番商议,张绣以曹军驻扎城外,不利于保护曹操安全为由,向曹操请命,希望将自已的营帐移至中军附近,以便更好地保护曹操。

曹操以为张绣真心归降,对自已忠心耿耿,未起丝毫疑心,欣然应允道:“张绣将军有此忠心,实乃我之幸也。”

为确保行动万无一失,张绣又找来勇将胡车儿,对他说道:“胡将军,典韦乃曹操帐下猛将,其双戟威力巨大,若能除去他的兵器,我军胜算将大增。此番潜入曹营盗戟,事关重大,唯有你能担此重任,你可愿意?”

胡车儿单膝跪地,抱拳应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深夜,万籁俱寂,月光被乌云遮蔽,整个曹营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胡车儿身着黑衣,身手敏捷,如鬼魅般穿梭于营帐之间。他凭借着对曹营地形的熟悉,顺利找到了典韦的营帐。

营帐内,典韦鼾声如雷,双戟就放在床边。胡车儿小心翼翼地靠近,每走一步都极为谨慎,生怕发出一丝声响。他屏住呼吸,缓缓伸出手,轻轻握住双戟,然后迅速转身,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般悄然撤离。

一切准备就绪,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张绣一声令下:“弟兄们,为了尊严,为了宛城,为了我们的婶娘,冲啊!”早已埋伏好的叛军如潮水般向曹营涌去。

曹军毫无防备,正在睡梦中就被震天的喊杀声惊醒,顿时乱作一团。士兵们慌乱地寻找武器,四处逃窜,整个曹营陷入一片混乱。

曹操从睡梦中惊醒,听到外面震天的喊杀声,看到营帐外火光冲天,才知中计,大骂道:“张绣竖子,竟敢算计我!”

此时,曹操的长子曹昂匆忙赶来,牵来自已的战马,焦急万分地对曹操说:“父亲,局势危急,快骑上我的马先走!”

曹操望着眼前这个英勇的儿子,心中满是不舍与悲痛,但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他深知自已不能犹豫,只能翻身上马,嘱咐道:“昂儿,你也要小心,一定要活着回来!”

曹昂手持利刃,转身毅然冲入敌阵,大声喊道:“父亲快走,孩儿定当死战,为你断后!”

曹昂奋勇杀敌,每一招都用尽全身力气,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他却毫不退缩。

敌军如饿狼般蜂拥而上,曹昂身上伤痕累累,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但他依然坚守不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护父亲安全撤离。最终,因寡不敌众,曹昂力竭战死,年仅二十岁。

另一边,曹操的大将典韦察觉到营帐遭袭,从睡梦中惊醒。他来不及寻找双戟,随手拿起腰刀,便冲出去迎敌。只见他双眼圆睁,怒吼着冲入敌阵:“贼子敢尔!”腰刀挥舞间,寒光闪烁,叛军纷纷倒下。

典韦力大无穷,连杀数十人,腰刀渐渐卷刃,但他毫不畏惧,索性扔掉腰刀,徒手与叛军搏斗。他如同一头猛兽,以一当百,身边的尸体堆积如山。

然而,叛军越来越多,如潮水般不断涌来。典韦身上伤痕累累,鲜血直流,但他依然坚守在营帐前,阻挡着叛军的进攻,为曹操的撤离争取时间。

叛军头目喊道:“典韦无兵器了,大家一起上,杀了他!”

典韦怒目而视,大骂道:“鼠辈!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两个我杀一双!”最终,他因伤势过重,体力不支,被叛军乱枪刺死。

曹操的侄子曹安民,在混战中,为保护曹操突围,也不幸被杀。他虽武艺不及曹昂和典韦,但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自已的生命为曹操争取了一丝逃生的机会。

邹氏在营帐中听闻外面喊杀声震天,心中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她深知,这一切的悲剧皆因自已而起。

待一切平静下来,邹氏望着满地狼藉,泪已流干。她觉得自已就像一颗被命运摆弄的棋子,无力掌控自已的人生,还间接导致了无数人的死亡。她缓缓走到窗前,望着天边那轮冷月,抽出腰间佩剑,决然自刎:“这乱世,我终究是逃不掉……”鲜血喷洒而出,染红了她的衣衫,这位乱世中的女子,如同一朵凋零的花,结束了自已悲惨的一生。

邹氏的生命如流星般消逝在乱世的夜空,只留下一段令人叹息的悲剧,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她的故事,诉说着乱世中女子的无奈与悲哀,也让后人对那个残酷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http://www.220book.com/book/A3N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演义精选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3N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