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之后,胤祐去找胤祺,发现最近出现在慈宁宫和宁寿宫的姑娘多了很多。胤祺私底下告诉胤祐这是康熙准备帮大阿哥跟太子选福晋,让太皇太后和太后帮忙相看的。
对于康熙这个人,胤祐有些不明白他在想什么。这么早为太子选太子妃,却硬生生又拖了六七年,直到太子二十二岁才成婚。这个年龄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属于晚婚了,胤禛可是十四岁就成亲了。
胤祐如今闲暇时便来找胤祺,太子跟胤禛最近在忙着其他事情,不大得空,所以胤祐便来宁寿宫跟胤祺一起玩儿。对于未来的太子妃石氏,胤祐也遇见过一回,长得很端庄,形容举止也无太大的过错。至于其他的,胤祐暂时还没看出来。
胤祺放下手中的沙盘,对着胤祐问道:“七弟,你最近有没有看见小九这小子?”
“九弟,没有啊。”胤祐纳闷道。
胤祺叹了口气,“前两日我去翊坤宫都没有见到他。”
胤祺觉得胤禟这个弟弟跟他已经很生疏了,不仅如此,胤禟心中或许对宜妃存了一些怨气。因为宜妃总有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忽略胤禟,她对没养在身边的长子和体弱多病的幼子关注颇多,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胤禟一直在被忽略的环境下长大。如今宜妃想管胤禟,胤禟却是不听她的了。
就在这时,三头身的胤祥不知道从哪钻了出来,对着二人道:“五哥,七哥,快去慈宁宫吧,听说乌库玛嬷跟皇阿玛要给二哥选太子妃呢!再不去,咱们该赶不上了!”
胤祥兴致勃勃,显然是十分想凑这个热闹,胤祐听完这个消息后跟胤祺对视一眼,二人抱着胤祥直直往慈宁宫奔去。
此时的慈宁宫内人满为患,皇宫中最尊贵的三个人坐在上首,包括来看热闹的皇子就有好几位。苏麻喇姑无奈的看了几位阿哥一眼,只能用屏风将里外隔开,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姑娘走进殿内,孝庄看着画像一一对照。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应该还是石文炳的女儿入选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石文炳在江南文人中的名声很好,为此他还专门改了汉姓。
太子娶了他的女儿就是康熙促进满汉融合的最好佐证,况且石家本身也能人辈出,绝不算辱没了太子。从国家大义来讲,确实没有比石氏更合适的人。
果然,孝庄将画像都看了一遍,便问道:“石文炳的女儿是哪位?”
石氏被宫女扶着走了出来,给太皇太后、太后以及皇上行了个大礼。胤祐初见她时觉得她长得十分端庄大气,可是与在场其他秀女一比,石氏的容貌就不算出众了。
可是别人不了解太子,他这个太子最亲近的弟弟能不了解他?他的二哥实在是个颜控,尤其是胤礽自已长的风度翩翩,对未来太子妃的容貌要求就更高了,这石氏恐怕达不到太子的标准呀。
果然,这石氏一出现,太子本来弯着的嘴角就平了。可康熙觉得,娶妻娶贤,大不了再给太子选两位长得貌美的侧福晋就行了。但是康熙就没想过宠妾灭妻必然招致祸端吗?不过,这也不是胤祐能阻止的事情。
待那女子行至御前,跪地请安后,康熙帝开始仔细询问其家世背景、学识修养等情况。女子应对自如,言辞恳切,更令康熙帝对她赞赏有加。
孝庄对着石氏打量了几眼,就让她退了回去。每个人几乎是只打了个照面,就被宫人重新带了回去,无人知道上面三位主子的想法。
过了一会儿,太皇太后有些乏了,便让人都退了下去,诸位秀女只能在慈宁宫的小花园里闲逛起来。
诸位阿哥见没有热闹看,纷纷散去。可是刚走出慈宁宫,就被许多秀女给牢牢围住,众人都在问,“哪位是七阿哥呀?”
众所周知,太子最喜欢七阿哥这个弟弟,待他比所有的兄弟都好,如果七阿哥能够喜欢他们,那么成为太子妃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吗?
胤祺愣愣的,不知道他们问这个干嘛,下意识地指了指胤祐,顿时,胤祐就被这些秀女包围起来了。
“七阿哥,这是奴婢给太子爷做的扇子。”
“七阿哥,这是奴婢给太子爷做的糕点,您让他尝尝吧。”
“七阿哥,这是奴婢亲自画的画,麻烦您带给太子爷看看吧。”
众人叽叽喳喳的将胤祐的脑袋都吵疼了,他本性和善,知道这些秀女们想嫁个好男儿的心思,并不对她们都过于苛责,秀女们也正是看出了这点来会这么大胆。
至于这些东西,胤祐让小元子抬了个木箱子过来。众人都把自已想要送给的太子的东西放了进去,胤祐只负责把东西带到,至于怎怎么处理还得看太子了。
胤祐脱身之后,苏麻喇姑出来传话,说太皇太后留了四个秀女在宫中居住,众人都知晓太子妃大抵会出自这四人了,但就算当不了太子妃,她们也想当太子的侧福晋,毕竟太子不仅能干还长得一表人才,所以对待太子还向从前那般殷勤。
令人惊奇的是与太子势如水火的佟家也送女进宫了,看来佟家也舍不得这般的荣华富贵。
石欣怡被留宿在宫中之后,每日除了陪着太皇太后之外,时常去喂在慈宁宫筑巢的燕子,几位秀女都知道太皇太后是信佛之人,所以时常做些素食与太皇太后同吃,但只有与太皇太后亲近的人才知道太皇太后只有在斋戒的时候才会吃素食,平日里是无肉不欢。
轮到石欣怡伺候太皇太后用膳之日,她特意做了一些羊肉包子。孝庄看到之后,毫不犹豫的尝了一口,味道真是不错。她向石氏问道:“你怎么知道哀家喜欢吃这个?旁人都不喜欢这个味道,也嫌包子登不上大雅之堂,倒是只有你肯做了。”
石欣怡一边为太皇太后盛汤一边道:“奴婢不懂这么多,但是奴婢知道,太皇太后幼是生活在草原,草原的姑娘都是热情大方的,喝酒吃肉不在话下。即便太皇太后喜欢礼佛但是在闲暇之时总会念着这一口,奴才这也是误打误撞。至于包子登不上大雅之堂奴婢就不认可了,太皇太后跟皇上心系百姓,皇上还时常亲自耕作呢,太皇太后更是女中豪杰,怎么会嫌弃包子呢。”
石氏做的包子也不像御膳房做的那般精巧,足有半拳大,这更加让孝庄觉得这个孩子不扭捏做作。
孝庄心中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哪里是误打误撞,明明是石氏时刻注意观察她饮食习惯的缘故,这也算是难得的有心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A4K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