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同风格的相亲对象(三)
杨彦经历了前几次风格各异、状况百出的相亲后,心里着实有些疲惫,本想着能暂且消停一阵,让自已缓一缓,也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可母亲却仿佛有着用不完的热情,一心盼着她能早日找到如意郎君,又马不停蹄地给她安排了新的相亲对象。杨彦拗不过母亲的一番好意,只能无奈地叹口气,再次硬着头皮踏上这充满未知与变数的相亲之旅。
这次的见面地点定在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那茶馆隐匿在城市的一条小巷子里,周围绿树成荫,透着一种别样的静谧与雅致。杨彦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时,相亲对象已经坐在那儿了。那是个身着中式长袍的男子,一袭月白色的长袍穿在他身上,显得身姿修长而挺拔,头发还精心地梳成了复古的发髻样式,用一根木质的发簪固定着,整个人仿佛是从古代画卷中走出来的雅士一般,周身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姑娘有礼了,在下苏然,久等姑娘,还望莫怪呀。”男子见杨彦走来,赶忙起身,拱手作揖,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文绉绉的,带着古朴的韵味。
杨彦先是一愣,被这颇具古风的见面方式弄得有些不知所措,随后赶忙笑着回应:“您好呀,我是杨彦,也没等多久呢,您这打扮挺特别的呀,让人感觉一下子就好像走进了古代似的。”
苏然微微欠身,抚了抚衣袖,那衣袖上绣着的淡雅花纹若隐若现,他微笑着说:“让姑娘见笑了,我素来喜爱古风,觉得这传统服饰、礼仪之中蕴含着无尽的韵味与智慧,承载着咱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呢。平日里我便时常如此着装,也算是一种传承吧,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风之美。不知姑娘对这古风可有兴趣?”
杨彦被他的这份情怀所感染,眼中满是饶有兴趣的神色,说道:“挺有意思的呀,感觉古风的东西都很有底蕴,像那些古诗词、古画之类的,都特别美呢。每一首诗词、每一幅画卷,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能沉浸其中,领略到不一样的意境。”
“姑娘所言极是呀,古诗词更是妙不可言,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或壮丽或婉约的景致,传达出千般情感。”苏然一边说着,一边微微闭起眼睛,仿佛在脑海中浮现出了那诗词中的画面,“我闲暇时,常于自家的庭院之中,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摆上一张古朴的茶桌,煮一壶香茗,然后手持书卷,读几卷诗词,任那茶香与墨香在空气中交融,那滋味,当真惬意非常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伴着微风轻轻拂过,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所有的烦恼都能抛诸脑后了。”
杨彦听着他的描述,脑海中也不由自主地想象着那美好的画面,一脸向往地说道:“听您这么一说,感觉好有意境呀,那您最喜欢哪位诗人的诗词呢?”
“我最钟情于王维的诗词,他笔下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既有悠然自得的心境,又透着禅意,每每诵读,都能让我这浮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仿佛自已也随着那诗句,走到了山水之间,看那水流渐消之处,又仰头望着天边云卷云舒,仿佛与这世间万物融为了一体,那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实在是妙啊。”苏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比划着,眼神里满是沉醉,“姑娘可有钟爱的诗句?”
杨彦略作思考,然后回答道:“我挺喜欢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词把那种思念、惆怅又细腻的情感刻画得太到位了,让人一读就能感受到词人当时那种独守空闺、思念亲人的落寞心境,真的很打动人呢。而且李清照的词,用词精妙,情感真挚,总能让人沉浸在她所营造的那种氛围里。”
两人正聊得兴起,茶馆的服务员轻手轻脚地走过来添茶,苏然礼貌地微微点头致谢后,又接着话题说道:“这品茶也是有诸多讲究的,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口感,就如这碧螺春,需用合适的水温,先闻其香,那股清新淡雅的茶香扑鼻而来,仿佛能让人闻到春日茶园里的那股鲜嫩气息,再品其味,入口微甜,回甘悠长,方能领略其中妙处。而且品茶的环境也很重要,像咱们身处这古雅的茶馆,伴着那清幽的氛围,更能品出茶之韵味呀。姑娘平时可常品茶呀?”
杨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了解得不多,就是偶尔喝喝,也没太在意这些讲究呢,就觉得茶喝着顺口、解渴就行啦,不像您这么懂行呀。”
“无妨无妨,若姑娘有兴趣,往后我可慢慢与姑娘说道说道呀,这品茶之中的门道,其实也是一种乐趣所在,越钻研越有意思呢。”苏然温和地说道,眼神里透着真诚,仿佛很乐意将自已所知晓的一切分享给杨彦。
可就在这时,苏然放在桌上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那清脆的铃声在这安静的茶馆里显得格外突兀。他赶忙拿起手机一看,脸色瞬间微变,眼中闪过一丝焦急,略带歉意地对杨彦说:“实在抱歉呀,姑娘,家中突然有些急事需我回去处理,今日只能与姑娘聊到此处了,改日若有机会,定再与姑娘畅叙这古风雅事,还望姑娘莫怪呀。”
杨彦虽有些遗憾,毕竟聊得正开心,难得遇到这么有共同话题的相亲对象,但还是理解地点点头说:“没事的,您快去吧,希望事情能顺利解决呀,您别太着急了。”
看着苏然匆匆离去的背影,那长袍的衣角随风飘动,杨彦不禁感叹,这相亲还真是波折不断呢,每次都没办法顺顺利利地深入了解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到那个真正能相处下去的人呀。
没过几天,杨彦又迎来了另一位相亲对象,这次是在一家热闹非凡的火锅店。那火锅店坐落在繁华的商业街旁,一到饭点,店里店外都弥漫着浓郁的火锅香气,人声鼎沸,处处透着一股烟火气。
对方是个性格直爽的大男孩,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脚蹬一双运动鞋,整个人看起来充满了活力。一见到杨彦,他就热情地张开双臂招呼起来,嗓门挺大,声音在这嘈杂的店里都格外清晰:“嘿,杨彦是吧,我是周涛,可算见到你了,快坐快坐,咱今儿可得好好吃一顿,边吃边聊呗,这火锅就得吃得热热闹闹的才有意思呀。”
杨彦被他这热情劲弄得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在他对面坐下后,周涛就拿起菜单开始点菜,一边点还一边大声问杨彦:“你爱吃啥呀,别客气,尽管说,这火锅嘛,就是要啥都来点,吃得尽兴才好呀,你可千万别跟我客气哈。”
杨彦笑着说:“我都行,你看着点就行啦,我不挑的。”
不一会儿,锅底和满满的一桌子菜都上齐了,那红彤彤的锅底在桌子中间翻滚着,冒着腾腾的热气,香气扑鼻而来。周涛迫不及待地涮了一大片毛肚,熟练地在锅里七上八下之后,往嘴里一塞,边嚼边说:“哎呀,我跟你说,我这人没啥别的爱好,就爱吃这火锅,觉得吃火锅特带劲,热热闹闹的,啥烦恼都能抛脑后去。每次一坐到这火锅前,闻着这味儿,我这心情就好得不得了,你平时爱吃火锅不呀?”
杨彦看着他那豪爽的样子,忍不住笑着回答:“偶尔也吃呀,确实挺有氛围的呢,感觉吃火锅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特别有那种热闹的生活气息。”
“就是嘛,我觉得吃饭就得这样,痛痛快快的,没必要讲究那些个条条框框的。”周涛一边说着,一边又往锅里下了好些牛肉卷,“对了,我听说你是做设计的呀,那肯定老有创意了,我这脑子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我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每天就是忙着搬搬货啥的,虽然累是累了点,但也挺充实的,每天下班倒头就睡,啥烦心事都没有,嘿嘿。”
杨彦看着他那大大咧咧的模样,笑着说:“每个工作都有它的意义呀,你那工作虽然辛苦,但物流行业对咱们的生活来说可太重要了呢,要是没有你们,好多东西都没办法及时送到大家手上呀。”
“哈哈,是这么个理儿,不过我这人说话直,也不喜欢拐弯抹角的,我就觉得咱俩要是能处得来,那就好好处,要是觉得不合适,也别互相耽误,你觉得咋样呀?”周涛停下手中的筷子,看着杨彦,眼神很是坦率,透着一股真诚劲儿。
杨彦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随后笑着说:“你这性格挺直爽的呀,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大家坦诚相待嘛,这样相处起来也轻松,不用猜来猜去的。”
两人正说着,周涛的一帮朋友突然也来到了这家火锅店,一进门就看到了周涛,便大声喊了起来:“涛子,在这儿呢呀,哟,这妹子挺漂亮呀,不介绍介绍?”那声音引得周围不少食客都纷纷侧目。
周涛赶忙站起来,有些尴尬地笑着说:“这是我朋友杨彦,今儿我俩正聊天呢,你们别瞎起哄啊,都坐那边去,别打扰我们啊。”
杨彦觉得场面一下子变得很尴尬,脸上火辣辣的,周涛见状,挠了挠头说:“哎呀,他们就这样,没个正形,你别介意啊,要不咱们换个地儿接着聊?”
杨彦想了想,觉得还是算了,便说:“不用了,我突然想起公司还有点事,得先走了,今天挺开心的,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聊吧。”说完,杨彦便匆匆离开了火锅店,心里想着这相亲可真是每次都有意外呀,怎么就不能顺顺当当的呢。
杨彦把这两次相亲的情况和杨燕、杨瑶说了,杨燕听了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捂着肚子说:“你这相亲故事是越来越精彩了呀,啥样的人都能碰上呢,感觉比电视剧还好看呢。”
杨瑶则收起笑容,一脸认真地提醒道:“小彦,虽说相亲过程状况百出,但说不定里面真有合适的呢,你还是得用心去感受感受呀,毕竟感情这事儿也急不来,多接触接触,才能知道合不合适嘛。”
杨彦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我知道呀,可这也太难遇到合适的了,每次都状况不断,不过也只能慢慢来了,反正现在工作也挺忙的,先顾好工作再说吧,说不定缘分就在不经意间就来了呢。”
在公司里,同事们也知道了杨彦这新一轮的相亲情况,又是一番打趣调侃。
小李笑着说:“杨彦,你这相亲都能写成一本小说了,太有料了呀,估计读者都得看得津津有味呢,你干脆把这些经历都记录下来,以后说不定还能出版赚稿费呢。”
张姐也说:“小彦,别灰心,好事多磨嘛,说不定下次就遇到那个对的人了呢,你就当积累生活素材了呀,这以后回想起来也是一段挺有意思的经历呢。”
杨彦笑着回应大家,然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了,毕竟工作才是当下自已能牢牢把握的呀,至于感情,就随缘吧,她相信属于自已的那份缘分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出现的。
炸天帮拒绝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A4S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