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十七年(1504 年),这一年的京城,热闹得像烧开了的油锅。为啥呢?因为科举的日子近了,全天下的读书种子都像闻到腥味的猫,从四面八方往京城赶。
我叫阿福,是个在京城混了好些年头的乞丐。打小没了爹娘,只能靠着街头巷尾的好心人施舍,东一口西一口地活着。这些年,靠着脸皮厚和一身耍赖的本事,倒也没饿死。
以往这京城,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人来人往,热闹得很。我只要往那热闹地儿一躺,装装可怜,一天下来,总能混个肚儿圆。可如今,这世道变了,变得对我们乞丐太不友好。
科举的消息一传开,满大街都是穿着长衫、摇头晃脑的读书人。他们一个个怀揣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梦,眼睛都长到了头顶上,哪会正眼瞧我们这些脏兮兮的乞丐。
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贡院附近。这里可是个好地方,平日里人来人往,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爱从这儿过,运气好的时候,能讨到不少赏钱。可今天,我在这儿蹲了大半天,却一无所获。
那些赶考的书生们,一个个脚步匆匆,嘴里念叨着“之乎者也”“经史子集”,对我这个伸着破碗的乞丐视而不见。我好不容易拦住一个看上去面善的书生,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像见了瘟神一样,捂着鼻子,跳着脚躲开了,嘴里还嘟囔着:“晦气,别脏了我的衣裳,误了我的大事!”
我心里那个气啊,可又没办法。想当年,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咱老百姓虽说日子苦点,但好歹人人都有口饭吃。哪像现在,这些读书人一个个自命清高,眼里只有功名利禄,全然没了一点同情心。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肚子饿得咕咕叫。我琢磨着换个地方碰碰运气,便来到了正阳门附近。这里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商铺林立,人来人往。我找了个显眼的位置,刚坐下,就看见一群人抬着轿子,敲锣打鼓地过来了。
我眼睛一亮,心想这肯定是哪家的达官贵人,说不定心情好,能赏我几个子儿。等轿子走近了,我才看清,轿子上坐着的竟然是个年轻的书生,胸前还戴着大红花,周围的人都在喊着“恭喜新科解元”。
我赶紧凑上前去,点头哈腰地说:“大人,行行好,赏点银子吧,小人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那解元郎坐在轿子里,瞟了我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嫌弃,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枚铜钱,扔到了地上。
我连忙伸手去捡,却被旁边的一个跟班一脚踢开,恶狠狠地说:“滚开,别弄脏了我们大人的路!”我摔了个狗吃屎,心里又气又恨。一枚铜钱,打发叫花子呢!可我又不敢发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轿子扬长而去。
看着那些得意洋洋的读书人,我心里那个不平衡啊。他们一个个为了科举,日夜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吗?可他们飞黄腾达了,又何曾想过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到了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破庙。这破庙是我们乞丐的“家”,虽然四处漏风,但好歹能遮遮雨。我刚走进庙门,就看见老乞丐王大爷正躺在地上,有气无力地哼着。
我赶紧走过去,问道:“王大爷,您这是咋啦?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喂!当乞丐去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王大爷有气无力地说:“阿福啊,这几天讨不到吃的,饿得浑身没力气。”我叹了口气,说:“王大爷,我也一样啊,这科举一来,那些读书人都忙着考试,哪有心思管我们啊。”
王大爷苦笑着说:“想当年,咱太祖皇帝定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人才,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有个出头之日。可如今,这科举却成了这些人的敲门砖,一个个只想着自已的荣华富贵,哪还管老百姓的死活。”
我听了王大爷的话,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这科举制度,原本是个好东西,可如今却变了味。那些读书人,为了中举,不择手段,有的甚至贿赂考官,营私舞弊。而我们这些老百姓,却在这繁华的京城中,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我和王大爷对视一眼,然后小心翼翼地走出庙门,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一群书生正围在一个酒馆门口,吵吵嚷嚷的。我们走近一听,原来是两个书生在争论科举的文章。一个书生说:“如今的科举文章,讲究的是对仗工整,辞藻华丽,只要文章写得好,就能高中。”另一个书生却反驳道:“此言差矣,科举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要能经世致用,否则就算文章写得再好,又有何用?”
这两个书生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周围的书生们也分成两派,纷纷加入争论。我在一旁听着,心里觉得好笑。这些书生,吃饱了撑的,在这里争论这些没用的东西,却对我们这些饥寒交迫的乞丐视而不见。
突然,一个书生看到了我和王大爷,他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指着我们说:“诸位,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科举制度的弊端。这些底层的百姓,生活如此困苦,而我们却在这里争论文章的优劣,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其他书生听了,都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一个书生走上前,从兜里掏出几文钱,递给我说:“这位兄弟,对不住了,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已的前程,却忽略了你们的苦难。这几文钱,你拿去买点吃的吧。”
我接过钱,心里一阵感动。没想到,在这冷漠的京城,还有这样一个有良心的书生。我连忙道谢:“谢谢公子,谢谢公子!”
其他书生见状,也纷纷掏出钱来,递给我和王大爷。不一会儿,我们的手里就多了不少铜钱。我看着这些书生,心里感慨万千。原来,这世上还是有好人的,只是他们被这科举的浪潮给淹没了,迷失了自已的本心。
那天晚上,我和王大爷拿着这些钱,去买了几个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是我这些天来吃得最饱的一顿饭。
吃饱喝足后,我躺在破庙里,望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想着:这科举制度,到底是好是坏呢?它给了读书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却也让一些人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自已的初心。希望那些中举的读书人,能真正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只想着自已的荣华富贵。
这就是 1504 年,我这个乞丐在京城的经历。在这个士子忙科举的年份里,我尝到了世态炎凉,也感受到了人间的一丝温暖。我只盼望着,这世道能越来越好,我们这些底层的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A7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