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匆匆赶来,听完虾仁关于设立宫廷文化研习所的构想后,抚须沉吟:“赵大人此举用意虽好,但宫中已有学府,恐多此一举。”虾仁早料到会有阻力,胸有成竹地解释道:“丞相明鉴,现有学府侧重政务,臣所设研习所,意在弘扬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并无冲突。”李斯听罢,觉得此言有理,却仍有顾虑:“此事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虾仁微微一笑:“丞相所言极是,此事还需陛下圣裁。”
次日早朝,虾仁正式提出设立文化研习所的建议。
冯去疾当即反对:“陛下,宫中已有学府,何须再设研习所?此举劳民伤财,实属不妥!”其他老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虾仁不慌不忙,朗声道:“诸位大人,研习所与学府各司其职,研习所旨在培养文化人才,为大秦盛世锦上添花,并非浪费资源。”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况且,陛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设立研习所,更能彰显我大秦文化底蕴。”
赢高一直默默观察着虾仁,心中暗自警惕。
这赵高,看似为国为民,实则步步为营,究竟有何目的?
他正沉思间,忽听陈太监阴阳怪气地说道:“赵大人真是用心良苦啊,只是这研习所一旦设立,怕是又要耗费不少银两吧?”虾仁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陈公公此言差矣,研习所所需费用,臣愿一力承担。”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赵高一个宦官,哪来这么多钱财?
难道……
他暗中贪赃枉法?
就在这时,一直未发一言的秦始皇开口了:“赵高,朕且问你,这研习所,究竟有何益处?”虾仁深吸一口气,正要回答,却见师父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缓缓开口道:“陛下,老奴以为……”
赵高师父阴恻恻一笑,说道:“陛下,老奴以为,赵大人设立研习所,用心虽好,但恐力有不逮。赵大人毕竟是宦官,对治国之道、文化传承,恐难有深刻理解。” 虾仁眼神一凛,却不动声色,静待时机反击。
“师父此言差矣,”虾仁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研习所并非要研究治国之道,而是专注于我大秦本土文化之挖掘与传承。宫中学府侧重经史子集,治国方略,却对我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独有的法家精髓,以及融合六国后,我大秦子民独特的文化融合鲜有涉猎。两者相辅相成,恰如日月同辉。”
虾仁顿了顿,环视一周,继续说道:“诸位大人可知,我大秦除了兵法韬略之外,还有诸多被忽视的文化瑰宝?比如我大秦先民的织造技艺,如今已失传大半,若能加以整理研究,岂非我大秦子民之福?再比如我大秦各地民俗歌谣,难道不值得收集整理,以彰显我大秦文化之丰富多彩?”
虾仁这番话,让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他们从未想过,一个宦官竟然对大秦文化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就连一直反对的冯去疾,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秦始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追问道:“赵高,你所说的这些文化瑰宝,可有具体事例?”
“陛下圣明!”虾仁躬身一礼,侃侃而谈,“比如巴蜀之地的织锦技术,其精妙之处,远胜六国;还有关中地区的皮影戏,其历史悠久,堪称我大秦文化之瑰宝。若能将这些文化瑰宝收集整理,编纂成册,不仅能提升我大秦子民的民族自豪感,更能向天下展示我大秦之文化底蕴!”
秦始皇抚掌大笑,“好!赵高,你所言甚合朕意!朕准了!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
陈太监见秦始皇对虾仁如此赞赏,心中嫉妒不已,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附在赵高师父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赵高师父阴险一笑,微微点头。
散朝之后,赵高师父拦住了虾仁,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徒儿啊,你如今可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啊。为师真是为你高兴啊。”
虾仁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师父谬赞了,徒儿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秦。”
赵高师父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阴冷的宫墙角落里,赵高师父与陈太监窃窃私语,如同两条毒蛇吐着信子。
“咱家这位高徒,如今可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咱们这些老家伙,可得小心伺候着。”赵高师父阴恻恻地笑着,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
陈太监连忙点头哈腰,谄媚道:“师父教训的是,这赵高如今权势滔天,咱们可得寻个法子治治他!”
“哼,治他?谈何容易?如今陛下对他可是言听计从,咱们得从长计议。”赵高师父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胡须,眼中精光一闪,“就从这研习所下手!”
于是,各种流言蜚语开始在宫中蔓延开来,像野草一样疯长。
有人说,赵高设立研习所,是为了培养自已的私人势力,意图谋反;有人说,研习所耗资巨大,赵高中饱私囊,贪污受贿;更有人说,赵高借研习所之名,笼络人心,图谋不轨。
一时间,宫中人心惶惶,太监宫女们议论纷纷,看向虾仁的目光也变得古怪起来。
虾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冷笑。
他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搞鬼,而这个人,除了自已的师父和陈太监,还能有谁?
他并没有急于反击,而是在暗中收集证据,等待时机成熟。
一日,虾仁独自一人来到御花园,却意外发现赵高师父和陈太监正在密谋。
“……只要陛下相信了这些谣言,赵高就死定了!”陈太监的声音尖锐刺耳,在寂静的御花园中显得格外清晰。
虾仁不动声色地靠近,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次日早朝,虾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赵高师父和陈太监散布谣言的证据呈给了秦始皇。
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赵高师父和陈太监百口莫辩,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秦始皇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赵高师父和陈太监杖责五十,贬为庶民。
虾仁的雷霆手段,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宦官,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手腕和智慧。
“赵高,”秦始皇的目光落在了虾仁身上,“你做得很好。”
虾仁恭敬地跪下,“臣谢陛下隆恩。”
散朝之后,李斯走到虾仁面前,意味深长地说道:“赵大人,你这一招,真是高明啊。”
虾仁微微一笑,并未作答,只是淡淡地望着远处的宫墙,
“丞相,明日的早朝……”
金黄色泽的朝阳穿透薄雾,洒在巍峨的咸阳宫上,如同给这座帝国心脏镀上了一层金甲。
朝堂之上,秦始皇威严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了虾仁身上。
“赵高,朕命你全权负责筹建文化研习所,你可有腹案?”
虾仁躬身一拜,朗声道:“回陛下,臣已有初步构想,欲将研习所分为六部,分别负责典籍整理、民俗收集、技艺传承、乐舞编撰、天文观测以及医学研究,汇聚天下能工巧匠,博学鸿儒,为我大秦文化盛世添砖加瓦。” 他语调沉稳,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仿佛一颗颗钉子,钉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秦始皇龙颜大悦,赞许道:“好!此乃大善之举!朕期待你早日拿出具体章程。” 虾仁再次叩首,“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一股振奋之情在朝堂之上弥漫开来,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秦帝国正在冉冉升起。
散朝之后,李斯走到虾仁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赵大人,你果然非池中之物啊!”
虾仁谦逊一笑,心中却早已开始盘算研习所的具体规划。
他回到自已的住所,铺开纸卷,正欲提笔书写,却见一名小宦官匆匆而来,面色凝重,附在虾仁耳边低语了几句。
虾仁握笔的手一顿,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小宦官退下后,虾仁缓缓放下手中的笔,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目光深邃而幽远。
赢高……
竟然在暗中拉拢其他皇子,共同抵制研习所的计划?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喃喃自语道:“有趣,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他转身回到案前,拿起笔,蘸饱墨汁,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赢高。
(http://www.220book.com/book/A82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