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那风云变幻的世界里,李贵,这位宝玉的奶兄兼贴身跟班,自小在荣国府的屋檐下成长,见证着贾府的繁华与隐忧。他身形壮硕,面色质朴,眼神中透着憨厚与忠诚,自幼年起,命运的丝线便将他与宝玉紧紧相连。
李贵的童年,是在荣国府的角角落落里度过的。那时,他与宝玉一同在府中的花园里嬉戏,看着宝玉在花丛中追逐蝴蝶,自已则在一旁憨笑着守护。
“贵哥哥,快来帮我,这蝴蝶飞得太快啦!”年幼的宝玉挥舞着手中的纱网,急切地呼喊。
李贵笑着跑过去,“二爷,您别急,看我给您把它捉住。”说着,身手敏捷地朝着蝴蝶扑去,不一会儿,便将蝴蝶收入网中,递给宝玉,“二爷,给您!”
宝玉接过网,兴奋地看着蝴蝶,“贵哥哥,你看它多漂亮,我要把它养起来。”
李贵摸了摸宝玉的头,“二爷,蝴蝶得在外面飞才自在呢,咱把它放了好不好?等下回我再给您捉个更漂亮的。”
宝玉有些不舍,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吧,那你可要记得给我捉更漂亮的。”
夏日的午后,他们在槐荫下乘凉,李贵会给宝玉讲市井间听来的奇闻轶事,逗得宝玉咯咯直笑。
“贵哥哥,再给我讲一个嘛,太有趣啦!”宝玉拉着李贵的手,满脸期待。
李贵挠挠头,思索片刻,“行嘞,二爷,我再给您讲个书生遇狐仙的故事。从前呐,有个穷书生,在进京赶考的路上,路过一片山林……”
“后来呢?后来呢?狐仙长什么样子?”宝玉迫不及待地追问。
“这狐仙呐,化作一位美貌的女子,穿着一身白衣,飘飘然就出现在书生面前。她对书生说,看他赶路辛苦,愿意帮他一把……”
“那狐仙是好人还是坏人呀?”宝玉睁大眼睛,好奇地问。
“这狐仙嘛,本是山中修炼的精灵,看书生心地善良,就想帮他。后来呀,狐仙给了书生一本神奇的书,书生看了之后,学问大增,最后顺利考上了状元呢。”
“哇,好厉害!贵哥哥,要是我也能遇到狐仙就好了。”宝玉憧憬地说。
“二爷,您要是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像书生一样有出息,用不着狐仙帮忙。”李贵笑着说道。
随着年龄渐长,李贵愈发明白自已与宝玉之间的主仆之分,却也丝毫未减那份深厚情谊。
到了宝玉上学的年纪,每日清晨,李贵总是最早起身。他轻手轻脚地来到宝玉房外,待房内传来动静,便赶忙进去伺候。看着睡眼惺忪的宝玉,他一边笑着打趣:“宝二爷,太阳都晒到屁股咯,今儿个学堂里可有要紧的课业呢。”一边手脚麻利地帮宝玉洗漱穿衣。
“贵哥,我还想再睡会儿。”宝玉嘟囔着。
“二爷,可不能睡啦,老爷最看重读书,去晚了,老爷又该生气了。您要是惹老爷不高兴,回头老太太那儿我也不好交代呀。”李贵耐心劝道。
“唉,天天读书,烦死了。”宝玉不情不愿地坐起来。
“二爷,您想想,读好了书,将来考个功名,那多威风。老爷和太太肯定高兴,老太太也能更疼您了。”李贵一边给宝玉系扣子,一边说道。
宝玉收拾妥当,前去给贾政请安听训。贾政见宝玉进来,脸色一沉,数落道:“你整日只知道贪玩,学业荒废,将来如何支撑贾府门面?你看看你,还有点读书人的样子吗?”宝玉低头不语,心中忐忑。
贾政又唤李贵进来,怒喝道:“你跟着二爷,是如何督促他学习的?我看你也是偷懒,没尽到责任!”
李贵吓得赶忙跪地,磕头道:“老爷息怒,小的每日都劝二爷用功,可二爷生性好玩,小的实在是劝不住啊。小的罪该万死,求老爷责罚。”
贾政又问宝玉学业情况,李贵一紧张,竟冒出:“老爷,二爷每日念那‘呦呦鹿鸣,荷叶浮萍’……”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贾政又气又笑:“你这蠢货,念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连《诗经》都能背错,还跟着二爷呢!”
李贵满脸通红,忙不迭地赔罪:“老爷教训得是,小的往后一定用心督促二爷,让他好好念书,不敢再有半点懈怠。”
出了贾政书房,李贵擦着冷汗,苦口婆心地劝宝玉:“二爷,老爷的话您可得听进去啊。您要是不用功,老爷怪罪下来,小的皮肉受苦不说,您的前程可就耽误了。贾府上下都盼着您出息呢。您不为自已想,也得为老太太、太太想想呀。”
宝玉无奈地点点头:“知道了,你别啰嗦了。我尽量就是了。”
“二爷,您可不能只是尽量呀,得拿出真本事来。要不这样,今儿个放学回去,我陪着您一起温书,您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虽说我识字不多,但多少也能帮衬点。”李贵殷切地说道。
在贾府的学堂里,一日,秦钟和香怜趁先生不在,正小声交谈。金荣瞧见后,心生嫉妒,阴阳怪气地嘲讽起来。双方很快争吵起来,言辞愈发激烈。
“你们俩在这偷偷摸摸的,指不定干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金荣阴阳怪气地说道。
“你休要胡说!我们不过是在讨论课业。”秦钟气得涨红了脸。
“哼,讨论课业?我看你们就是在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金荣不依不饶。
茗烟在一旁,本就看不惯金荣,又被贾蔷暗中挑拨,顿时火冒三丈,跳出来指着金荣骂道:“你这没脸没皮的东西,再敢胡说!我们二爷和秦相公都是正经人,容不得你污蔑!”
金荣毫不示弱,“我就说了,你能把我怎样!你不过是个仗势欺人的狗奴才!”两人扭打在一起。学堂里瞬间乱成一团,桌椅被掀翻,书本散落一地。
李贵正在学堂外守着,听到吵闹声,急忙推门而入。他见状,大声呵斥:“都住手!成何体统!这是学堂,还是你们打架的地方!”
李贵几步走到茗烟等小厮面前,怒目而视:“你们这些混小子,在学堂里撒野,眼里还有没有规矩!要是让老爷知道了,有你们好受的!”说着,抬手给了茗烟一巴掌,将他们撵了出去。
李贵转身走到宝玉身边,劝道:“二爷,您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为这点小事去太爷那儿告状,传出去有损您的名声。太爷年事已高,也不宜为此烦心。咱们犯不着跟他们置气,气坏了自已的身子可不值当。”
宝玉有些不忿:“他们太过分了,难道就这么算了?我咽不下这口气!”
李贵又道:“二爷,您身份尊贵,跟他们计较,岂不是降低了您的身份。您要是气坏了身子,老太太和太太得多心疼。再者说,您要是去告状,旁人还以为您容不下人呢。”
“那依你说该怎么办?就这么便宜了他们?”宝玉皱着眉头问。
“二爷,您先消消气。我去劝劝金荣,让他给秦二爷赔个不是。您看这样行不?”李贵小心翼翼地说道。
接着,李贵找到贾瑞,责备道:“贾瑞大爷,您代管学堂,却让学生们如此胡闹,这如何能行?您可得负起责任来呀。要是再这样下去,老爷知道了,恐怕对您也不利。”
贾瑞面露尴尬,嗫嚅道:“是我疏忽了,我这就处理。可这些学生实在是难管,我也头疼啊。”
“贾大爷,您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咱们一起想办法。但今儿这事,您可得给个说法,不能就这么算了。”李贵认真地说道。
李贵又走到金荣面前,严肃地说:“金荣,今儿这事你有错在先。你给秦钟赔个不是,大家还是同窗。你要是不肯,二爷这头我可不好交代,到时候老爷怪罪下来,你可吃不了兜着走。”
金荣梗着脖子:“凭什么要我赔不是,明明是他们……”
李贵打断他:“金荣,你别嘴硬。二爷大度,不与你计较,你别不知好歹。你想想,你在这学堂里,要是得罪了二爷,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金荣一听“老爷”,心中害怕,权衡一番后,只得不情愿地向秦钟道歉:“行了,算我不对,给你赔个不是。”
秦钟哼了一声,“哼,你以后说话可得注意点!”
这场风波,在李贵的周旋下,暂时平息。
每日,李贵都陪伴宝玉上学。路上,他时刻留意周围,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到了学堂,他帮宝玉整理好书包,还会与学堂的杂役打好关系,嘱托他们多照顾宝玉。
“这位大哥,我家二爷就麻烦您多照应着点,要是有个什么闪失,您可得及时告诉我。”李贵笑着对杂役说道,并悄悄塞了些碎银子过去。
“李大哥您放心,我一定多留意着宝二爷。宝二爷是府里的宝贝,我哪敢懈怠。”杂役连忙点头,把银子揣进怀里。
“那就好,要是你照顾得好,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李贵拍了拍杂役的肩膀。
上课时,他守在学堂门口,一旦听到里面有异常声响,便紧张地张望。放学时,他又早早等候,与宝玉一同回家,路上还会给宝玉讲些街头趣事,逗他开心。
“二爷,今儿我瞧见街头有个卖艺的,那功夫耍得叫一个漂亮,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围了好多人看呢。”李贵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真的吗?贵哥,快给我讲讲,都有什么招式?”宝玉来了兴致。
“那卖艺的先是耍了一套长枪,枪花飞舞,看得人眼花缭乱。接着又拿起大刀,虎虎生风,那大刀在他手里就跟玩似的。最后还来了个胸口碎大石,把围观的人都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李贵比划着说道。
“哇,好厉害!贵哥,下次你也带我去看看呗。”宝玉兴奋地说。
“二爷,您要是好好念书,等老爷允许了,我就带您去。”李贵笑着说道。
这日,宝玉听闻秦钟生病,心急如焚,立刻要去探望。李贵不敢耽搁,赶忙去备马,亲自驾车疾驰而去。途中,他看着焦急的宝玉,安慰道:“二爷,您别急,秦二爷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好起来的。您要是急坏了身子,秦二爷知道了也会难过。”
“贵哥,我就怕秦钟他……”宝玉眉头紧锁,满脸担忧。
“二爷,不会的,咱们回去就请府里最好的大夫去给秦二爷瞧病,肯定能治好。秦二爷身子骨一向不错,这点小病,肯定能扛过去。”
“希望如此吧。贵哥,你说秦钟怎么就生病了呢?”宝玉忧心忡忡地问。
“二爷,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说不定就是不小心着了凉,吃几副药就好了。”李贵安慰道。
到了秦钟家,李贵守在屋外,听着屋内宝玉与秦钟的交谈声,心中默默祈祷。许久,宝玉出来,满脸忧虑。李贵忙上前询问,宝玉摇头不语。
李贵又劝道:“二爷,咱们回去请个好大夫来,秦二爷肯定能康复。您也别太担心了,把身子熬坏了。”
“贵哥,你说秦钟的病真的能好吗?”宝玉拉着李贵的手,眼神中满是担忧。
“二爷,您就放心吧。咱们贾府有的是钱,什么样的好大夫请不来。秦二爷一定会好起来的。”李贵坚定地说道。
又有一回,宝玉骑马外出,路过贾政书房。周瑞在一旁说:“宝二爷,老爷不在家,书房锁着,您不用下马了。”
宝玉却坚持道:“那可不行,礼数不能废。父亲的书房,即便他不在,我也得下马步行,这是规矩。”
李贵和钱启在一旁点头称是,李贵说道:“二爷做得对,要是被赖大、林之孝他们瞧见二爷没下马,肯定会说咱们没规矩,没把二爷教好。咱贾府最看重礼数,可不能在这上头失了分寸。要是让老爷知道咱们坏了规矩,那可不得了。”
“是啊,二爷,您一向最懂礼数,可不能让人挑了错处。”钱启也附和道。
于是,宝玉下马,步行经过贾政书房门口,这才重新上马离开。
随着贾府的逐渐衰败,家族内部矛盾愈发尖锐。一日,李贵看到宝玉因家族纷争而愁眉不展,他小心翼翼地劝道:“二爷,您也别太忧心了。贾府虽遇困境,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您是贾府的希望,只要您好好的,说不定能带领贾府走出困境。”
宝玉长叹一声:“你不懂,这贾府的衰败,非我一人之力能挽回。如今府里上下人心惶惶,各种矛盾都冒出来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李贵挠挠头:“二爷,不管怎么样,小的都会一直跟着您。您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吩咐,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要不咱们找老太太和太太商量商量,说不定她们能想出办法来。”
“老太太和太太又能有什么办法?如今的局面,怕是难以挽回了。”宝玉无奈地说道。
“二爷,您可不能这么想。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说不定能找到转机。您看,以前府里也遇到过困难,不都挺过来了吗?”李贵鼓励道。
后来,贾府遭遇变故,众人皆人心惶惶。李贵没有丝毫退缩,始终守在宝玉身边。当宝玉失魂落魄时,李贵为他端茶送水,轻声安慰。
“二爷,您喝点水,别太难过了。事情总会有转机的。您要是身子垮了,可就真的什么都没了。”李贵关切地说道。
宝玉接过茶杯,微微点头:“贵哥,还好有你在。如今府里的人,有的忙着自保,有的趁机闹事,只有你还对我不离不弃。”
“二爷,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从小就跟着您,您对我就像亲兄弟一样,我怎么可能在这时候离开您呢。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一直陪着您。”李贵诚恳地说道。
当宝玉外出时,李贵紧紧相随,生怕他有闪失。在那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李贵用自已的忠诚与坚韧,为宝玉撑起了一片小小的安稳天地,成为了宝玉在困境中最坚实的依靠。
李贵,这位荣国府的平凡仆人,以他的忠诚、质朴与坚守,在《红楼梦》的宏大画卷中,描绘出了一抹温暖而动人的色彩,成为了主仆情深与家族兴衰的永恒见证。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