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旭日东升,阳光洒进徐氏族学宽敞明亮的学堂。学堂中央悬挂着孔子画像,两侧墙壁上则挂满了历代先贤的画像和书法作品,书香气息浓厚。
学堂内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书桌,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和经史子集。
族学的先生是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姓陈,大家都尊称他为陈先生。陈先生学识渊博,为人谦和,深受族人敬重。
辰时刚到,学堂里就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孩子们端坐在书桌前,摇头晃脑地背诵着《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
安哥儿也坐在自已的位置上,认真地跟着大家一起读书。
陈先生走到讲台上,清了清嗓子,示意大家安静。学堂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先生身上。
“今日,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陈先生缓缓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大家可还记得?”
先生话音刚落,学堂里便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声。一些稍大一些的孩子开始小声地背诵和解释,而一些年幼的孩子则有些茫然地看着书本。
安哥儿虽然年纪小,但在过去的一年多里,跟着父母游历四方,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他不仅听父母讲过许多故事,还亲眼见过许多不同的风土人情。这些经历让他比同龄人更加活泼开朗,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
他举起胖乎乎的小手,大声说道:“先生,我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陈先生听到安哥儿的回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到安哥儿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夸赞道:“安哥儿说得不错!看来这一年多游历,让你变得更加懂事了。”
安哥儿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
陈先生继续讲解《三字经》的含义,并结合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和例子进行说明,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他强调学习要从小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不牢,楼房就容易倒塌。
安哥儿听得津津有味,他不仅认真听讲,还积极思考,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陈先生总是耐心地解答,并鼓励他多提问,多思考。
下课后,安哥儿很快就和其他堂兄弟打成了一片。他胖乎乎的,性格开朗,很受大家的欢迎。
他把自已在游历途中遇到的一些趣事讲给他们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安哥儿,你真的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堂弟好奇地问道。
安哥儿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大海的壮阔景象:“海可大了,一眼望不到边。海水是蓝色的,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海边有很多漂亮的贝壳和海螺,还有各种各样的鱼……”
他的描述让其他孩子听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除了讲故事,安哥儿还经常和其他堂兄弟一起玩游戏。他们一起在学堂的空地上捉迷藏、踢毽子,玩得不亦乐乎。
陈先生也经常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完成。安哥儿总是认真地完成作业,并经常向父母请教一些不懂的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安哥儿在族学的生活也越来越适应。他不仅背熟了《三字经》、《百家姓》,还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字和词。
他胖乎乎的身影也成了族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次,陈先生在课堂上考校大家背诵《百家姓》。他让大家轮流背诵。
轮到安哥儿的时候,他不仅流利地背诵了全文,还用稚嫩的童音解释了一些姓氏的由来。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安哥儿一口气背了下来,然后指着“赵”字说道,“先生,我知道赵是古代一个国家的国姓。”
陈先生听了安哥儿的背诵和解释,非常高兴。他赞赏地说道:“安哥儿背得很好!看来你平时很用功啊。”
其他孩子也纷纷向安哥儿投去钦佩的目光。
安哥儿在族学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人缘也很好。他胖乎乎的,性格开朗,总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陈先生也越来越喜爱这个聪慧可爱的孩子,对他寄予了厚望。
作者“雨满枝”推荐阅读《肥肠西施发家日常》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AA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