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逐渐降临的时候,我们终于抵达了那个的村庄,它宛如一颗隐匿在时光深处的明珠,散发着与上元村相似的古老气息;多年前,我曾亲自来到此地探访,但出于种种考虑,最终并未将其选为心仪之地。
走进村子,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座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宅,它们如同岁月的见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许多已然荒废,任由风雨侵蚀,渐渐腐朽。
然而,在这些看似破败不堪的建筑之中,偶尔还能发现一些残留下来的珍贵部件,那可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瑰宝。
可惜的是,由于主体早已经过多次改造,大部分房屋最多不过仅有短短二十年左右的历史罢了。
建造时所用的也尽是些寻常的建材,质量平平,加之长期无人打理,屋内白蚁横行,使得这些房子实在难以称得上具有多大的价值。
至于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物件,如精美的“牛腿”(古建筑中的梁托)以及雕刻细腻的花窗等,早在数年之前,就已被那些嗅觉敏锐、常年活跃于村口的古董贩子们抢购一空。
不过,我的期望其实并不算太高,我所求的无非就是一份古朴与精致的融合,即便这宅子里只剩下两根历经沧桑的老木头和老旧的窗架子,对我而言,依然能够成为绝佳的搭配装饰品,为我心中构想的作品增添一抹独特的韵味。
此次找我的原因在于这个村落里存在着一座古老的宅院,由于年久失修,如今已沦为危房,亟待整体拆除。
按照常规做法,人们往往会将其直接推倒,然后把那些木料当作柴火烧掉了事。
然而,我却与这个村子的主任达成了一项协议:我花费七千元人民币将这座老宅买下,并由我来负责实施拆除工作,如此一来,我便能够保留其中具有价值的木材资源。
记得曾经某一次,当我踏入这座古宅中的某一间屋子时,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根散发着丝丝金光的楠木柱子。
不仅如此,我还注意到了一扇同样由金丝楠木制成的门板,只消一眼,我便能断定那块门板乃是由棺材板改造而成的;想来,昔日这座房屋的主人或许跟我从事着相同的行当呢。
现如今,这两件珍贵的物件——金丝楠木柱子和门板,均被放置在了我们村里的屋舍之中。
那根金丝楠木柱子稳稳地撑起了房梁,而那块门板则成为了我们家的房门;反正咱们这行的人,无论是发丘中郎将还是摸金校尉,谁没见过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区区一块门板又能有何邪性?自然不必惧怕。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即将被拆除的老宅子,在其进门之处居然还有一处格外精美的藻井。
正是听闻了这一消息,我才毫不犹豫地赶来此地,至于这栋房子的其他区域,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时候,就差不多全都使用水泥进行过修缮处理了。
这座古老而神秘的藻井应当被彻底拆解下来,将那些已然腐朽不堪的木质构件统统替换掉,随后再重新搭建于咱们家宅的门前。
这一回,我小心翼翼地搬来一架梯子,缓缓攀爬而上,想要一探究竟。可当我的目光触及藻井内部时,整个人都惊呆了,谁能想到呢?这看似普通的藻井之中居然还隐藏着另一个藻井!
而且,仅仅是匆匆一瞥,就能明显感觉到里面的这个藻井非同凡响,它显然是来自一座极其厉害的古庙之物,其工艺之繁复、装饰之华美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仔细端详那上面精雕细琢的图案,无一不是充满着浓郁的佛家元素,仿佛每一道线条、每一处花纹都蕴含着无尽的禅意与智慧。
真是捡到宝啦!我兴奋不已地转头朝着下方的胖子呼喊起来:“胖子,快上来看啊!这里面另有乾坤呢!”胖子听闻后,急忙手脚并用爬上梯子,凑近一瞧,也不禁瞪大了双眼,嘴巴张得几乎能塞进一颗鸡蛋。
紧接着,他二话不说掏出手机,对着眼前的奇景就是一通狂拍,然后迅速将照片发送到了自已的好友群里;瞬间,整个群像是炸开了锅一般热闹非凡,各种惊叹声、询问声此起彼伏。
“哇塞!这玩意儿起码值 80 多万吧!”胖子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弹出的消息,忍不住咂巴着嘴说道。
的确,外面那个藻井虽说也是美轮美奂,但跟里面这个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想来当初的房主定然是忧心忡忡,生怕里面这个价值连城的宝贝会遭到损坏,所以才特意在外围打造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民间版本加以保护。
然而,无论我如何努力尝试,都无法将这东西拆卸下来,看来,要解决这个难题,非得去找我的老师,请他联系一下古建筑系的学弟学妹们不可。
正当我脑海里盘算着这件事时,闷油瓶也爬上前来,只见他伸出那双修长而奇特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些布满灰尘、看似复杂的榫卯结构件。
随后,他的手指准确地停在了其中一处,并用力按住,紧接着,他巧妙地一抬一推,只听“咔嗒”一声,外面那个藻井的一个榫卯竟然就这样被他轻易地拆开了。
看到这一幕,我才猛然想起,闷油瓶可是个拆解机关的绝顶高手啊,对于他来说,拆卸这样一个小小的藻井简直如同儿戏一般轻松。
就在这时,闷油瓶将刚刚拆下的部件递到了我的面前,口中说道:“多层裁销。”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顿时有了底。
因为我曾经学习过关于这种工艺的知识,所以当接过这个部件后,相关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此刻,闷油瓶一只手仍然稳稳地撑住已经拆掉的那一侧,以防整个藻井出现意外情况;见此情景,我连忙大声呼喊胖子过来帮忙,希望能够尽快完成对这个藻井的拆卸工作。
第一个藻井被小心翼翼地拆卸开来后,粗略一数竟足足有着约 100 个部件之多!而隐藏在其中更深层次的部分,则布满了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小结构,让人眼花缭乱。
闷油瓶不愧是经验丰富之人,经过一番苦苦寻觅之后,终于找到了关键的气口所在。
然而,他却皱起眉头说道:“这可不能如此贸然拆解,必须要有稳固的手脚架支撑才行,不然稍有不慎,整个结构便会轰然坍塌。”
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无奈接受现实——这庞大且珍贵的藻井今晚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搬走了。
但若是将其就这样搁置在此处,必然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毕竟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老木头,一旦完全暴露于空气之中,很快就会因为失去原有的保护而出现褪色和开裂等状况。
想到此处,我的心中不禁焦急万分,暗暗下定决心:今晚无论如何也要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就在这时,一旁的胖子凑过来问道:“我说老吴啊,咱们到底卖还是不卖呢?你瞧瞧群里那帮家伙,都已经快疯掉啦!”
我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目光紧紧盯着眼前这座精美的藻井,缓缓开口道:“像这样工艺精湛的藻井必定大有来头,我觉得应当先去查阅一下这一带有关古庙的历史资料,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一些线索。依我看呐,这玩意儿绝对价值不菲!”
(http://www.220book.com/book/AAL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