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王上,请息怒。”听到顿弱跪伏在地说。于是嬴政深呼吸,平复了情绪。
“顿弱,持寡人的令前往给冯去疾和姚贾,他们会知道该如何处置。”又叮嘱:“明晨,在四海归一宫外待命。”
随即掷出一面令牌,黑铁打造,面刻‘秦’,背镌‘王’。
遵命后,顿弱接过令牌,退离而去。
寂静的大殿内,唯有烛光摇曳,回荡着嬴政的低语声,“相国吕不韦,明 将如何抉择?”夜色浓重,四周一片安宁。
转瞬即是破晓,次日来临,兰池殿内侍从服侍着他换上龙袍,头戴冠冕、腰挎宝剑。
准备就绪之后,嬴政踏入王辇,缓缓向四海归一殿出发。
在章台宫内的四海归一殿,这里是大秦朝会的核心场所。如同兰池殿一样,也位于宏伟的章台宫中。此时,四海归一殿的大门敞开着,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其中的重要人物包括:
- 丞相吕不韦
- 昌平君和昌文君
- 御史大夫隗状
- 御史中丞冯去疾和姚贾
- 将军王翦
- 将军蒙武
这些人均处于秦国权力顶层。而以嫪毐为首的将士们则留在章台宫外等候上殿的消息。嫪毐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得意神情。今天是他的荣耀时刻,他已经得到了封赏的消息——被赐封为长信侯,爵位达到了彻侯。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设立了二十等军功爵制度,其中最高的爵位即为彻侯。历史上仅商鞅、魏冉、范睢、吕不韦四位获得此殊荣。而现在,嫪毐即将成为第五个受此最高荣誉的人,仅次于君主,地位至高无上。
嫪毐心中冷笑不断,对眼前的吕不韦更是不屑一顾。在他看来,这仅仅是自已迈向更高权力的第一步。未来的秦国乃至整个天下都将属于他。
与此同时,在沉稳的脚步声中,嬴政步入大殿,登上王座,缓缓坐定。诸臣齐声道:"拜见王上。"唯有吕不韦因地位特殊,可以不下拜。
“免礼。”嬴政轻描淡写地说道。
大臣们再行一礼,各自回到座位。吕不韦站于大殿中间,恭恭敬敬道:“王上,征讨长安君成娇有功的十三位将士正在殿外等待,特来奏请圣裁。”
“传。”嬴政应允道。
很快,十三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们依次步入大殿,表情满是兴奋和期待。
“拜见王上。”他们纷纷拜倒在地。
嬴政宣布赦免了他们的拜礼,并感谢众将士的忠诚与贡献。“大秦以法治国,过者必受惩,有功则赏赐。”接着命赵高宣读敕封文书:
“遵王令……”
随着赵高的朗读声,一项项奖励如潮水般涌来——土地、奴仆以及爵位上的提拔……
侍卫们捧着崭新的衣冠向大殿中的英雄走去,接受册封的人都心怀感激且兴奋无比,旁观的大臣也不乏羡慕的目光。
秦国重视军事功勋,这不仅决定了个人社会地位的进步,更反映了其文化中勇武无畏的精神,杀敌数量与爵位提升密切相关,这是所有战士梦寐以求的目标。
确实,很少有人能够一路晋升爵位,商君变法在立法规则时便已经明确规定了这一点。根据规定,受封的爵位如果持有人不能在战争中取得军功或者遭受重大失败,他们的爵位就会被降。
尽管商鞅之法实行已经超过百年,且秦国经历了六位国君的更迭,但拥有十级以上爵位的人依然非常稀少。毕竟,没人能确保永远不会失败。唯一的例外是武安君白起,他堪称特例中的特例,因此他的成就没有代表性。
实际上,秦军中大部分将领和统帅的爵位都不超过十级左庶长。即便如此,这仍然是让秦国百姓无比向往的地位提升方式,在封建与奴隶制并存的社会里尤其如此,正是这套制度赋予秦国相比于中原六国的最大优势。
很快,在大殿上除嫪毐以外的十二人都领到了封赏后退到一边。而嫪毐仍旧站在原地,等待属于自已的奖赏。
——
“罗网首领嫪毐,因斩杀叛乱分子长安君成矫,立下了不朽之功……”
随着赵高的宣告声入耳,嫪毐的心跳加快,难以遏制内心的激动之情。
可是就在此刻,御史中丞冯去疾突然从坐席站起,“等一等。”
大殿左边,这位手持笏板的男人缓缓向前走去,并对着秦始皇嬴政深深下拜。
一旁,同样感到懊悔却毫不犹豫起身配合的还有姚贾。
“启奏王上,我们有重要的事情汇报。”二人几乎同一时刻开口。
听到此言,原本平静宣布赏赐令的赵高一怔,抬头疑惑地看向突然插嘴的二人;而在大殿内的重臣们也瞬间变得严肃紧张起来。此时此刻提出异议显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吕不韦的脸色愈发严峻,他扫了一眼场上的变化,再转头望向主位之上神态漠然的嬴政,心里生出一股不安。
另一边厢,昌平君同昌文君交换了目光,他们意识到或许一个新的转机正在到来。
至于嫪毐,当他听闻有人质疑时立即露出不满和愤怒,他对这两个打乱自已领赏进程的身影充满了仇恨的眼神。不过,他尚未来得及理解这一突 况背后的深意,仅仅是因为打断了自已的美好时刻而不悦。
……
“你们有何要事非现在禀告?就不能等到赏赐完毕再议?”
坐在王位上的嬴政放下帘子,将视线投向冯、姚两人。
“陛下明察”,冯去疾声音低沉,“我所要说的内容恰恰跟嫪毐相关,请您听完后再做裁决。”
这一刻嫪毐变了脸色,“果然如此!”
对此情形吕不韦等人完全明白了其中奥秘:这是对嫪毐行动的开始。他意识到嬴政既然选择采取这个举动必然是胸有成竹了。
吕不韦的表情愈发凝重复杂,在心中思考着下一步对策的同时暗自忧虑——毕竟,一旦局面发生变化谁也无法预测后果如何发展下去。
以上内容通过调整语言表述和句子结构对原文进行了改写,保留了文中重要人物如嫪毐、冯去疾和吕不韦等的名字及关键情节元素。希望这段话符合您的要求并保持原有故事完整性。
重新组织的版本:
嫪毐原本是吕不韦的门客,曾经受其庇护和提拔。假如嫪毐真的犯有重大叛逆之罪且不得赦免,吕不韦也恐难逃其责。
“唉,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
吕不韦心中暗自叹息,心中的忧虑越发强烈。此刻的大殿内,空气仿佛变得更为沉重。
——
“奏。”
坐在上首的嬴政面无表情,用低沉的声音命令道。
“是。”冯去疾吸了口气,伸手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开口报告:
“回禀王上,罗网首领嫪毐及其党羽在雍城仗势欺人,为非作歹,冒犯皇室威严。”
“臣与姚贾联名,控告嫪毐以下三条不可饶恕的大罪——”
“第一项:不仁之罪。嫪毐和他的门下 行事暴虐,在雍城残害无辜,将剖心取肝作为娱乐,死者超过百人,尸骨曝露于野外。”
“第二项:大不敬之罪。他及其手下对陛下和先代 毫无敬意,公然侮辱王上与祖先。”
“第三项:谋反大逆之罪。吴晃、陈琦等人醉酒妄言,聚众摧毁了雍城中的二十三座旧宫庙宇,之后嫪毐不但没有惩治这些行径,还帮忙遮掩事实,甚至谋害前来汇报情况的官吏。”
冯去疾最后说道:“除以上三大不可饶恕之罪外,他还涉及其他违法行为:滥情 ,漠视法律......望王上依法处断,严惩不贷,以肃秦法威信。”
冯去疾说完便拜倒在地,发出响声,如同一声沉雷在章台宫内响起。一时之间,宫殿里安静了下来。
这三项罪名——谋大逆、不仁与大不敬,均属不可赦之重罪。若要采取行动,则定然是惊世之举。面对这样的指控,嫪毐已无退路可言。大殿内的官员们感受到嬴政身上突然涌现一股无法忽视的威势,神色复杂地凝视着这一切。
……
“这不可能。”
“这些都是谎言。”
“王上,请听我一言,冯去疾所言全属诬陷!我从未做过这些事情。”
此时大殿上的嫪毐面色剧变,急忙分辩。
然而对嫪毐的辩解,嬴政似乎毫不在意,转而看向吕不韦:
“相国认为如何?”
吕不韦迎着嬴政的目光暗自长叹了一声,缓缓站立:
那宦官心领神会,悄无声息地退下了。
……
片刻之后。
老廷尉又一次步入了章台宫。
“启奏大王,所有的人证物证已经彻底查实,毫无瑕疵。”
“嫪毐这人,狂妄至极,罪行深重,恳请大王从严惩处。”
“恳请大王严惩嫪毐。”
昌平君从下方向前站了一步,拜倒在地上,大声说。
这一举动,仿佛发出了某种信号。
章台宫内的大臣们一一挺身而出,对准嬴政鞠躬致意。
“请大王严厉惩治嫪毐。”
铁证如山,嫪毐的命悬一线。
面对落败者的打击,这些官员无不积极主动。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吕不韦派系的臣子一个个面色灰白,如同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嫪毐是自吕不韦麾下走出的人物,甚至成为了其党羽的重要成员。
眼下,这个位高权重之人居然做出了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来?
身为推荐人的吕不韦,显然无法置身事外。
而一旦吕不韦垮台,他们的命运也就随之而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ABU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