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掌声响起,易中海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前台。
“能担任这个职位,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以及大家的厚爱和支持。”
“以这个院子的所有人的素质和相互之间的感情来看,被评为模范绝对没有问题。”
说完一些客套话,易中海又迎来了观众的叫好声。
不过常言道,新人上任总是喜欢展示一番。
即便这个大爷的职务很小,但也意味着拥有一定的权力。
于是,易中海计划点燃‘三把火’的第一把,以此加强他在四合院居民中的威信。
他决定拿王卫国开刀。
早上与王卫国的冲突让他至今心有不甘。
受到年轻人那样的顶撞,他觉得自已的尊严大受影响。
尤其是现在,他已成为四合院的一名权威人物。
若是不惩戒王卫国,怕是无法让四合院中的其他居民重视他的权威。
于是,在客套了一阵子之后,易中海话锋一转说道: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四合院里的每个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都是很体面、值得信赖的人。”
“四合院历来以睦邻友好和齐心协力著称,获得最佳四合院的荣誉是必然的。”
“然而,一些新近入住的邻居似乎并不完全理解我们四合院的价值观,他们的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干扰了社区的和谐氛围。”
“这显然影响了四合院的荣誉评定。
对此类情况,本人认为相关人员应该深刻反省。”
“不要因为你个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四合院带来负面影响。”
易中海这番话让现场顿时嘈杂起来。
大家都明白易中海指的就是谁。
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区内,早晨的事已经众所周知。
毫无疑问,易中海指的是王卫国。
很明显,这是一项旨在树立威信而针对王卫国的行动。
“易中海不过是混成了四合院的大爷,倒说起官话来跟老赵似的。”
“为这一点点小事就记恨在心,还是他自已有不对之处啊。”
围观的群众中,何大清除了一清嘴角抽搐,对易中海的举动颇为不满。
但何大爷即将离开这里,对这些是非已经不大关心了。
不过想到易中海的为人,他不禁担心自已的孩子将来是否还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他说的那家伙应该是王卫国吧。”
“还能是谁,不是王卫国还能是谁呢?”
“真是好一个记仇的,一大早的事到晚上了还在计较。”
“嘘——小声点,易大爷这会儿心情正坏呢,万一让你撞着霉头可不是开玩笑的。”
“随便他吧,这王卫国看上去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早点压下去对他自已也有好处,否则总有一天会影响四合院的整体荣誉评选。”
院子里的人都有自已的想法。
尽管一些居民对易中海的做法持保留态度,但大多数还是觉得这样挺好。
早上那一幕并非全是因为王卫国的缘故;事实上,是贾张氏及易中海那边找麻烦引发的。
但不可否认,王卫国也绝非那种随随便便就能退一步的主。
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邻里间免不了磕磕碰碰。
要么有人愿意退让,承担起和睦的责任,不然只会争吵不止,对整个四合院的荣誉评选构成威胁。
他们可不愿意亲自承担这种后果,还不如让易中海来压制一下王卫国。
让王卫国的性格受到一些打击,将来可能会减少不少矛盾。
毕竟,让王卫国承受损失总比自已来承担要好。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经历一点困难似乎也是合理的,当初他们不是也经历了类似的吗?
“易中海,不如你明说吧,你指责的那个自私自利的新邻居到底是谁?”
王卫国不想白白忍受委屈。
仅凭一大爷的头衔就想施加压力,这未免把所谓的一大爷看得太高了吧。
在这个到处都是利益纠葛的四合院里,王卫国有着清醒的认识。
越是表现出懦弱,越可能招致更多的伤害。
因此,王卫国选择了强硬反击,直呼易中海的名字,要求他公开说出被指的人的名字,别躲躲闪闪的。
“你没有具体指出是谁自私自利,人家怎么改正自已的问题,让自已不断改进和提升呢?”
“这小伙子还真不懂得尊重人啊,原本我还打算顾全他的面子呢。”
易中海被王卫国直接点了名,感觉有点难堪。
刚刚当上一大爷,易中海还在赵主任面前吹嘘过这个四合院邻里和睦,有很大的希望被评为优秀小区。
没想到却被王卫国直接驳倒,甚至连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
这哪里有一点他形容的那种邻里和睦的氛围。
易中海之前没直接点名道姓的原因在于,
他认为四合院里每个人都清楚他说的是谁,唯一的不确定方只有赵主任。
既警示了王卫国,同时在赵主任面前维持了小区的声誉,也没让王卫国过分难堪。
他认为这样做挺聪明的,谁知道王卫国会如此直接地挑起对立。
“我说的那个自私自利的人就是你——王卫国。”
见王卫国态度强硬至此,易中海认为没必要再掩饰。
继续隐瞒下去,赵主任可能会觉得他对社区管理无能,这是万万不可的。
绝对不能让领导觉得自已缺乏处理社区事务的能力。
“你就是破坏这个社区美好关系的坏苹果。”
“易中海,注意你的措辞!”
就在易中海即将继续说话时,旁边的赵主任面色阴沉地大声呵斥道。
吓得准备进一步指责的易中海顿时一愣。
“知道了,赵主任。”
在赵主任面前,易中海哪敢多说什么,立刻降低了语气。
这位主任刚刚上任便遇到这样的挑战,火势还未烧起来就被扑灭了。
“该不会是这王卫国和赵主任有什么关系吧?”
听到赵主任的喝止后,易中海心里打起了鼓。
作为典型的上下分明的人,他向来擅长对上讨好,对下属却是 ** 、毫不讲理。
这样的人自然不愿轻易惹怒领导。
但是,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赵主任会对王卫国保护到这般程度。
“如果真的有什么关联,那我就倒霉了。
这个小子今后肯定会到赵主任面前告我的黑状的。”
此刻,易中海心中充满了悔意。
若是早点知道王卫国与赵主任有关联,他一定早就表现出十足的热情去巴结。
怎么会做出如此出格的事呢。
周围围观的人群也被赵主任的态度惊得目瞪口呆。
这情形表明,王卫国并非等闲之辈,背后似乎有着强大的支持力量。
怪不得一开始就将易中海视若无睹。
“王卫国同志是一位烈属,其家庭背景和人品都无可挑剔。”
“你称他为一颗败坏集体的害群之马,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对的。”
赵主任脸色凝重地批评道。
对于王卫国的为人如何,赵主任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他无法评判这个人是否如传闻般自私自利。
然而,有一点他是确定的——王卫国的身份非同一般。
作为一位牺牲的英雄的亲属,他的特殊地位不容小觑。
当前东线战火未息,全社会都对军人及烈属充满敬意,这样的身份在当今社会极为尊贵。
出于政策考虑, ** 特别照顾烈属,安排他们迁往城市居住,这也是为了体现对烈士亲属的尊重与关怀。
若连为国捐躯的英烈后代都不能受到妥善照料,这会令人们心生悲凉。
王卫国兄妹才搬迁至城市没多久,便遭到了易中海直接的批评,指责他们是害群之马。
兄妹俩入住这四合院才几日,
即使人品确实存在争议,这段时间里又能做出何种大错特错的事来?
不至于会有劫持人质或 ** 之类的极端行为出现。
这样的身份当然不会成为一切行为免罚的令牌。
一旦真做出违法乱纪之事,要么遭受法律严惩,要么被送往公安机关。
更可能的是,初到城市生活带来的某些乡村习惯使他们与当地居民产生了误会。
这种误会导致了易中海公开斥责其为害群之马的情况发生。
若是传言四起,恐怕外人会以为是城市的居民集体排挤 ** 了烈属,
不仅会给易中海本人带来舆论压力,甚至他所在的社区也将面临非议。
因此,赵主任怎能对此置若罔闻、怒火中烧。
“你才是害群之马,他绝非如此。”
“是,是,赵主任,我真的知错了。
我没有认清形势。”
面对赵主任的斥责,易中海汗流浃背。
在此之前,他对王卫国兄妹的真实背景一无所知。
在战争时期,烈属这一身份尤为重要。
这大概也是兄妹二人得以由农村迁至城市,并分配到宽敞住所的原因。
意识到这一点后,易中海内心感到极度懊悔。
尽管烈属的身份在战时显得极其光荣,但平时尚且不会赋予额外特权。
而现在正值战争年代,对待烈属的每一个不当言行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加之,易中海心里明白自已在这个问题上并无正当立场。
“你未弄清实情便轻率发表负面言论,指责王卫国同志,这种做法是严重的错误。”
赵主任内心的不满仍未平息。
此次来到四合院的目的不仅是要宣布院内长者的委任,
而是有意与王卫国商谈工作安排事宜。
却未曾料到,抵达后竟然看到易中海针对王卫国的行为。
“在我看来,你根本没有胜任这个职位的能力。”
赵主任毫不留情地说出这句话,紧接着巡视了一圈四周的人群,
最终将目光落在了何大清身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AIB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