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花了不少钱,应该有严重的问题存在,看起来脚部已出现明显的。”
阎埠贵及其他旁观者亦将目光聚焦在此处。
脚究竟何处肿了呢?
两脚似乎都很健康,并未表现出任何异常。
不过如果伤情真的微不足道,想必也不需要花费巨额治疗费用吧?
或者可能是骨折?
若是真的骨头受损,连行走都会成为问题。
虽然此前贾东旭一直搀扶着易中海,但他实际上还是自行移动到了这里,众人均对此有所目击。
“多亏了廖医师的手艺高明,已经帮助我把肿消去很多,但师傅的脚仍呈紫色。”
“师傅,您可以将鞋子脱下来让大家看一下吗?”
察觉到事情可能有其他缘由的贾东旭提出了建议。
明明说脚伤得很厉害,但一点都没有肿起来,显然是装的。
只能怪那位老中医的医术太好,竟然能这么迅速地把肿消除掉。
不过还好,脚背上那一大片淤青依旧在,也算是一份证据。
贾东旭原本不解释还好,一开口,旁边人的目光反而更加怪异。
这里大多是普通百姓,要么是工人,要么是做苦力的。
大家身上总有磕碰,这里青一块那里紫一块的,哪里敢去医院啊。
通常只是买瓶红花油擦擦也就算了,就算是受了伤也没觉得有多大的事情。
居然因为这点小事找了个医生花掉了十五万?
简直是想敲竹杠。
“是啊,老易,怎么不让看看呢?一条腿就花了十五万,这位神医真了不得。”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似乎是在等着看热闹。
他知道今天王卫国的妹妹送给他的女儿一件旧棉衣。
阎埠贵向来讲究回报,对方给了桃,他自然也要回礼。
如今易中海老头凭借大爷身份,想从王卫国这里讹些钱。
作为四合院的老三,他不能放任不管。
“不用麻烦了,现在天这么冷。”
“大爷的腿刚刚才治好,别又给冻坏了。”
“万一又要花银子治病,我可付不起了。”
王卫国急忙说道。
显然这话带有讽刺的意思,暗指易中海想要诈他钱财。
“大爷,看病的钱确实是十五万没错吧?”
“另外,两位还帮我搬运了一半的木头,也算帮了我一个忙。”
“三大爷,您说说现在那些临时工一天得赚多少钱?”
王卫国转头问阎埠贵。
“临时工的价钱得按工作量来定,不是看天气如何。”
“像是搬东西这种活儿,得按搬运的数量来计费。”
“以你的木头堆量,估计普通的临时工都不愿接这份差事。”
阎埠贵一边摇头,一边对王卫国说。
他自已家孩子多,工资低,为了解决生计也是费尽心思。
如果身体允许的话,他可能也会去兼职当临时工。
即便不做这活儿,对于市场的行情他也是熟悉的。
这些临时工通常看工作量定价,不管是搬运、运载还是其他,都是根据工作的繁重程度来算钱,不是按日计算的。
“为什么不肯接,我不是没说过给钱啊?”
王卫国显得有些疑惑。
“这点东西根本没什么活儿,根据工作量来说,顶多也就值一千到两千,还不够让人特地跑趟的。”
院子另一个名叫于某的兄弟接过话茬,他曾是一名临时工,对此颇有经验。
“说得对。”
阎埠贵点头赞同。
“即便是半天的功夫,他们也能赚个三、五千元。”
“为了这点事专门过来,耽误了找更多活儿的机会,他们怎么会愿意呢?”
“不过,如果你愿意开出三千元的价格,肯定有人愿意来的。”
当然,他们谁都没想到,王卫国那一车木头其实都是顶级实木。
每一个都相当沉,只是因为王卫国搬运时看起来轻松,所以大家没多想。
原本还以为那些不过都是些寻常木材罢了。
即使是上等的实心木材,对像窝脖儿这般常做力气活的人来说,也并非什么稀罕事。
一万块钱,雇个人,一个下午肯定能搞定。
“原来如此,那行。”
王卫国点头表示理解。
“大爷,贾兄也是费心费力地帮我一个下午。”
“那么一人按五千计算,合计是一万块。”
“再加上大爷您的医药费,以及您腿受了伤,需要买些好的补补身体。”
“这样吧,总共十七万,请大爷核对一下数额是否准确。”
说着,王卫国从口袋里取出钱,点了十七万放在桌上,并对易中海说。
“我看看数目。”
贾东旭赶紧伸手接过钱。
虽然不如自已预想的那么多,但毕竟也赚了四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仅用一个下午,便赚到了远远超过他的月收入的钱,这样的结果让贾东旭心中的不满也渐渐消退。
毕竟拿到钱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这笔钱没能顺利拿到手,他们全家下个月的生活就成了问题。
至于王卫国将他们称为“窝脖儿”
,这又如何?
只要能赚钱,有什么好脸红的。
如果每天都能这样,用半天时间就能赚四千,
别说窝脖儿了,即便让我去要饭,我也愿意。
“你这个不识相的家伙!”
就在贾东旭接过钱打算清点时,
易中海一把夺了过去,并怒不可遏地质问他。
贾东旭正在津津有味地数钱,突然就被夺了过去,
这一幕令他目瞪口呆。
对于王卫国的话,易中海感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他是有着正式职业、光明磊落的工人,
与没有固定工作、靠体力吃饭的“窝脖儿”
完全不同。
然而,王卫国却用雇佣窝脖儿的费用标准来结算,岂不是在嘲笑他?
他帮王卫国搬木头难道只是为了钱?
实际上,他是在为未来赢得更多来自王卫国的支持而做努力。
如今,若接受这些钱,那一个下午的辛苦以及腿受伤的事
将被认为是一种劳动交易。
那么他岂不是真的变成了一个不体面的“窝脖儿”
。
特别是考虑到他那条腿的伤害其实远不值这十五万元,
若接受了王卫国的这笔钱,
岂不是被人认为他是在诈人钱财?
所以,易中海坚决不肯接收这笔款项。
“王卫国,你到底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我只是出于善意帮你搬木头,难道你以为我是图钱来的?”
“我作为一个资深技术工,何需干‘窝脖儿’这种事来赚取生活费?”
“我这么做是想为四合院里的大家树立一个好的风气,通过实际行动带动互帮互助的精神,可你竟然以钱作为回报,这是在嘲讽我么?”
“有了几个小钱就得意忘形了吗?”
易中海正义凛然地说完,从贾东旭手里夺回钱,硬塞给了王卫国,示意他把钱收回。
我在旁边,眼看着这场景,几乎快要流下泪来。
易老师当然有钱,但贾兄可是急需这笔钱的,毕竟是他提前垫资,非同易中海出的钱啊。
“师傅,我们的确是一片真心来帮您的忙。”
“助人为乐不能收取报酬,但总不至于要自掏腰包吧。”
“师父,您的腿病治疗费用是我预付的,若这钱收不回来,我家下个月恐怕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了。”
贾东旭满脸无奈地诉说道。
如果是易中海用自已的钱这样说话,贾东旭定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师父的一边。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不同,师父用自已的辛苦钱做善事,贾东旭心中万分不甘。
“胡扯!我平日里是怎么教导你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你不懂吗?”
“邻里之间的互助虽有些许代价,但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
“今日不计得失地付出,将来自然也会得到同样的回报。”
“如果我们每人都如此行事,还怕咱们的大院不能被评为先进集体吗?”
易中海几乎气不打一处来。
这时的徒弟竟然说出这般不长进的话,岂不是在破坏自已的形象?
因此,他立即开始对贾东旭进行一番大义凛然的训导,却不提及该如何处理贾东旭先行垫付的费用。
面对师父的责备,贾东旭低头沉默。
心中虽充满不满,但一句话也不敢说出口。
眼前的情景已明示了易中海的怒火,倘若自已再多言几句,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得了吧,得了吧,王大爷,您的美意我心领了。”
“贾兄弟家中的太太即将临盆,正急需资金呢。”
“这份钱您就不必推辞了,如果您不需要这笔钱,别人却是真真切切需要的。”
王卫国接过了易中海手中的十七万现金,递给了贾东旭,对两人说道。
“以后你们两位还是不要再为 ** 心了,这份深情厚谊,我真的承受不起。”
“每一次的帮忙,都要花十七万,即使我有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尤其是现在我还真是囊中羞涩,不然早去买成品家具了,何必自找麻烦买原材料回家自制家具,不就是为了省那点钱吗?”
“这一次的花费,够我购置多套成品家具了。”
王卫国的脸色充满了莫名的苦涩。
周围众人也是感慨不已,这次对王卫国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损失——十七万,不少人的月收入甚至远不及此数。
用于购买家具有多种选择,即便是最低配的组合,也能买到床、桌及几个凳子。
本只需支出几块钱找个搬运工就可以搞定的事,更别说若是由丫丫看守物品,待王卫国回家自行搬运,顶多半个时辰的事情而已。
不料却因为易中海与贾东旭的好心相助而造成了如此巨额的支出。
“王大爷,王大爷,有什么事我们完全可以自已解决,绝对不给您添麻烦了。”
“没错,王大爷,我们身体健全得很,有事决不动劳您。”
听说王卫国有让易中海和贾东旭转而去帮助其他人时,
四周人群皆是连忙摇头,其状犹如遇见鬼疫般欲远离。
“丫丫,回家去。”
王卫国轻声向妹妹交代着,握住她的小手向后院走去,并边走边叮嘱道:
“丫丫,记住,今后遇到困难需要解决时,不妨适当花钱请人来办。”
“别再麻烦别人了,像上次大爷帮忙我们,结果腿却被压伤了,还花了好多钱。”
“花点钱也就罢了,大爷因此受了这么大委屈,我们心里多过意不去啊。”
王卫国的话中似乎流露出对易中海腿部受伤感到非常歉意的情绪,但在易中海耳里却听出了完全不同的意味,仿佛是一种讽刺。
“老易,这活真是挣钱快。”
阎埠贵盯着贾东旭手中的那叠钱,满是向往地说。
辣雪凝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AIB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