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挑选合适的药材,手持药罐来到炉火边开始了熬药的工作。
妇人在一旁也忙碌起来提供帮助。
一系列操作完成后,苏阳将刚煮好的一碗汤药交给妇人,让她送给受伤的儿子饮用。
此刻,一家人终于放下了紧张的心情。
男子搬来椅子请苏阳稍作休息。
坐下之后,苏阳再次从怀中掏出几个纸包裹:“这里还有一些药粉,虽然您的伤不算严重,但如果不好好处理也很容易恶化的。
”
男子接过药粉,眼中满含热泪。
遇到的是一位真正的好人,更确切地说,是一位能治百病的大师。
光凭那高超的技能就能看出,这不正是真正的高人吗?一切事宜安排妥当后,整个家庭最终恢复了平静。
男子抚额,随后吩咐到:“你的母亲,快去为先生准备饭菜。
”“是的,我去准备。
”
妇人点头应允,前往厨房忙碌起来。
“爹,二弟已经服用了药物,脸色好转许多。
”大儿子从小房间走出,面露喜色。
“嗯,太好了。
”
然后,男子简要介绍了家庭背景。
如同之前杨家村村民所述,这名男子名为杨广才,原本属于杨家村一员,因得罪了汉奸被迫逃离至此隐居于此。
多年来一直隐匿在这片山谷之中,偶尔外出采购必需品。
面对心中的疑虑,苏阳提问说:“现在那些鬼子已经被赶走了,那些汉奸没有了依靠,应该不会随便来找你们麻烦,为何还不回到村子定居呢?”
若是担忧汉奸会找麻烦,总不可能一直隐匿在山林中吧。
实在不行,换个地方生活也是解决之道。
杨广才没有立刻回应,反而让几位子嗣回房帮忙。
待他们离去之后,才对苏阳慎重开口道:
“您救了我们全家人的性命,杨广我才愿将先生奉为家中之主。
”这种事情放在过去,并不鲜见。
在杨广才眼中,苏阳技艺出众,家族能归他为主,实乃莫大的荣幸。
唯恐苏阳会婉拒。
随即连忙补充:“老大人切勿误会,其中确有隐情。
”苏阳闻此,顿生好奇之心:
果然,这个家庭背后必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故事。
杨广才继续诉说:“许多年前,我与朋友北上到东北,邂逅了现在的妻子,打算在那里扎根。
”
“因擅长 ** ,在那生活颇为自在。
”
“直到1945年,日军找上门来,要求带领他们深入山区。
”
“起初不过是迫于威逼,带着他们在深山中兜兜转转。
可慢慢地,我发现不对,他们好像在寻找某个特定的东西。
”
至此,苏阳大抵明白。
原来是杨广才被迫为日本人指路,协助他们搜寻藏宝古墓。
更甚者,随着事态的发展,杨广才发现这些人不仅意图 ** 古物,更在策划修建地下要塞。
杨广才自知,如果不趁早逃走,必将丧命在日本人的手中。
故择机逃离,携家人仓皇奔回昌平的杨家村。
然不知为何,竟被汉奸盯上,要求提供东北军事堡垒的地图及进山路径。
出于无奈,杨广才再度携带家眷隐遁于山林之中。
此事大致如此。
然而听到这里,苏阳心中泛起阵阵不安,似曾相识的情节让他感到一丝错愕。
仿佛前世阅过的小说剧情,关于盗墓与探险的种种。
要非自已了解过些许相关背景知识,或许真的会怀疑自已穿越到哪部小说情节之中。
为何苏阳会对盗墓有所关注?纯属一次偶然。
曾听二狗提及,北京琉璃厂暗地里有人售卖古代器物。
苏阳于是安排调查详情,同时了解了一部分盗墓的情况。
并未听说所谓的卸岭、摸金或老九门之事。
如此看来,杨广才的遭遇,并非如盗墓题材小说开头那样离奇。
而是机缘巧合下的现实版故事。
略一思忖,苏阳开口询问:“那个汉奸想要的就是那份线路图?”
杨广才点头承认:“正是这样。
实不相瞒,若无其他选择,我们决不会冒险下山,在这里生活已十分安心。
”
“只有在万不得已时,譬如那人已死,才会考虑外出。
故目前而言,能为您提供的援助极为有限。
”
“若您日后想要上山 ** ,小人愿意为您充当向导;想享用些野味,可以命令家中小子送到杨家村,再请村民们转送给您城里家中。
”
听着这一句接一句“老爷”的称呼,虽感不习惯,但既然对方执意如此,苏阳也不再多加干涉。
忽而想起一事,遂追问道:“那位汉奸叫何名字,又是什么模样?”
杨广才面露疑惑之色,但仍仔细描述了对方相貌特征。
苏阳听了后,轻笑一声:“真可谓巧了!”
说罢,从怀里取出一份档案,翻开递给了杨广才,问道:“是不是这个人的样子?”
杨广才愣愣地接过档案查看,当看见上面的黑白照片时,猛然站起来,说道:“是,就是这个人,即使烧成灰我都认识。
”
苏阳无奈地笑了笑,继而开口说:“既然认定了,那么就不必再躲在山中了,因为此人已经被处决,确实已成了灰烬。”
“什么!”
杨广才闻言,浑身颤栗,“真的吗?”
屋里妻儿闻声也连忙跑出来,“发生什么事了?”
他努力平复自已的激动心情,回应说:“没事儿,你们先进屋。
”
眼含猜疑又充满希冀的杨广才盯着苏阳。
苏阳理解他的心情,微笑着安慰说:“没骗你,你亲自去城里问问就清楚了。
”
“大人,请问他是怎么被解决的?”
语气间充满了愤怒与激动。
苏阳轻松地答道:“在正阳门城墙上被公开执行 ** ,全城皆知。
”
听到这里,杨广才狂笑起来,似乎内心长久的重压一扫而空。
“太好了!这背叛国家的恶徒,终归有今天的报应。
”
在一旁担忧不已的杨广才的妻子问到:“夫君,出了什么事?”
笑容逐渐转化为泪花,杨广才紧紧抱住妻子:“秀梅,仇人已伏法,在城墙之上被众人目睹而死。
”
听到此消息,妻子也止不住泪水涌出,声音哽咽道:“夫君,是真的吗?”
杨广才肯定地回应,并转向苏阳:“多亏大人告知此事,难道还会假吗?”
向着苏阳介绍:“这恩人救下了我们一家性命,我愿意奉为恩主。
”
妻子听后毫不犹豫,向苏阳鞠躬道:“主人。
”
这一举动让苏阳颇为无奈,随即杨广才召唤了三个儿子上前,让他们向苏阳跪拜:“从此以后,这位便是咱们的恩主,应当称呼他为家主大人。
”
大儿子正值壮年,对于这个看起来年纪尚幼的孩子称主,心生抗拒。
杨广才怒从心起,一脚踹向大儿子:“不听话的东西,连爹的话也不听了?”
见状,苏阳倒是不在意,想着再过两年新中华建立,这样的关系将无处可循。
他可不愿承担任何不必要的风险。
尚未让苏阳拒绝的话语出口,杨广才的大儿子已经被母亲扇了一耳光:“还不跪下!”
大儿子虽偶有抵触,但终究遵从母命,屈膝跪倒,高呼:“家主大人!”
广才之妻泣声哀求:“家主,请收容我们全家人。
”
苏阳略一思量,点头同意:“暂时如此。
”
全家感激不已:“谢谢家主!”
原先苏阳计划咨询关于东边鬼子防御设施的情况,如今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只能择日再议。
随之,杨广才的妻子准备了一顿简单的饭菜,“条件简陋,还望家主见谅。
”
望着桌上简陋的菜肴,杨广才感到十分羞愧。
饭菜的确不怎么样。
虽然肉类不算短缺,但那些肉因烟熏得黝黑发亮,难以激起人们的食欲。
可以猜测出,这些都是杨家人自已猎杀后烟熏制作的。
除熏肉之外,餐桌上的食物还包括一些野菜和腌制小菜,而主食则是玉米面制作的蒸馍。
面对这样的食物,苏阳确实没尝试过,自然也就没什么胃口去吃。
于是,他摇了摇头,让杨家的大儿子回屋将他的行李袋取来。
这个袋子不小,装着许多杂物。
这些杂物其实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看不出苏阳的真实意图。
拿到包后,他从中取出两个油纸包裹。
第一页纸上包的是饼和面粉做的馒头。
第二张则是一些卤过的肉类,其中包括牛肉、驴肉、猪肉以及半个烤鸭。
此外,苏阳又从包里掏出了一些罐头。
看到这一幕,杨广才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连忙说道:“爷,这些都是您的佳肴,我们自家种的小菜就对付着吃吧。
”
苏阳却摆手表示:“拿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大家一起享用,不必客气,我不缺这些东西。
这里还有一些罐头,里面有果脯和肉类,送给你们作为礼物。
”
“算是一点见面的薄礼吧。
”
杨广才连忙拒绝:“不成,这太过意不去了。
”
苏阳装出严肃的模样说道:“既然我已经来了这里,并被认作贵客,你们却不享用我的东西?”“不,不,我的意思是……”
“别说了,快吃吧。
之后还得拜托你帮忙处理那只老虎呢。
”
“爷,这点儿活您放心,我老杨活了半百,宰割兽皮的技术不在话下,这事您尽管交给我就是了。
”
(http://www.220book.com/book/AIK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