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周秉昆露出一个质朴的笑容。
见周秉昆笑得那样愉快,周蓉回想起王建成曾经创作的那首充满幽默感的诗:骏马四条腿,大海全都是水,姑娘一亲嘴。
周蓉不由得轻笑起来。
这首诗让她对于诗歌的热情稍微减淡了一些,同时她对王建成那种既不完全像是文盲、又时常显得粗犷无礼的说话方式感到相当好奇。
他有时说起话来深奥莫测,令她听都没听说过;有时却粗俗到让人不解他究竟学到了什么。
王建成归来之际,正碰上周蓉在家中,郝冬梅看见他便问道:“建成,蓉蓉呢?”王建成意识到郝冬梅与周蓉关系亲密,并未多想,直接答道:“我把她送回家了!”面对此言,郝冬梅又问道:“建成,我想留下来生活,有没有可能呢?”王建成解释说:“你可以申请加入我们的劳动团队啊。
去跟老李商量一下,说自已想要通过劳动来磨炼意志,在这儿扎根就可以了。
当然,你也要清楚这儿的生活条件不如城市中优越,你需要参与日常劳作,必须考虑清楚才行!”
这几天由于一直忙碌,王建成与郝冬梅并未有深入了解的机会。
他对这位女士还没有建立起特殊的好感,原因是他来自未来世界,见多识广,相比之下这里的女人无论是外表还是气质都无法吸引他。
因此,他对这里的任何人,包括郑娟都提不起太多的兴致。
虽然他对自已心中的理想女性有着不同的标准,但他并不讨厌眼前的郑娟,甚至还觉得她比小说中所描述的形象更加美丽。
鉴于郑娟只有16岁,这更增添了她的吸引力。
然而,他并不急于采取任何行动,打算再等待一段时间观察。
关于在此地举办婚礼的问题,即使被认为是一种轻薄行为也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实际上,村庄里许多人已经有了多个孩子但未曾领取正式的结婚证书。
这种情况在乡村地区极为普通,不被视为违法。
此外,当得知周蓉的家人遇到了麻烦,无法继续求学或保持联系方式时,她表达了希望能够留下并与郑娟共事的愿望:“我想明天就去找村长表达我的请求。” 王建成有些意外于为何两位女士相继表示愿意留下来,但同时也表现出了相应的理解和态度。
不过王建成没有过多思索,因为他内心的思维方式还是来自未来的观念,认为没有人会如此草率地决定一生大事。
然而他未曾想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当天相识隔天便结成夫妇的情况却颇为常见,更有些婚姻在双方首次碰面前早已安排妥当,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于是对于快速建立关系这件事,王建成也选择了接受,误认为郝冬梅的心情只是因为周秉义的原因。
郝冬梅的话使他轻点了头:“好的,你再去问问李叔的意见,如果合适那就再好不过了。”
本以为仅郑娟一人独处有所不便,但因有郝冬梅相伴左右,这让王建成稍稍感到放心。
待自已的居所布置完毕,打算让两位女子多多相互学习,同时也会亲自行授郑娟更多知识与技能,不愿让她日后成为仅为家事忙碌的妇人。
原作中郑娟为家庭付出了太多努力,这一次他暗自发誓,要彻底改写她的命运。
郝冬梅或许误会了他的意思,猜测他是希望留下她来陪伴郑娟,因此简短回应后即行离开。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令王建成有些不解,他挠了挠头,喃喃自语:“真是令人费解啊!”随后他转向前往吴广才所在房间的方向。
到达后发现众位同僚已经聚集于此恭候。
面对回归的王建成,众人群情激昂齐声道起敬:“团长!”
他则轻摇手示意大伙平和:“够了,都是自已的兄弟们,用不着这些客套礼数。
请大家都坐好,我们现在开始讨论些重要的事情吧。
大约两三天之后我们将能搬到新居里去。
总共建设了三十间房屋,我们这里有二十一个人,每户得一间,剩余九间我认为该分给郑娟家使用。
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我们全体的合作与努力,故我希望了解一下大家对此的态度与看法!”
白晓峰首表示支持:“团长,我们认为这样非常妥当,没问题!”接着,冯磊补充到:“大家的意见一致,郑娟帮了我们那么多,洗衣服、做饭菜,确实应该享有住房!”其他队员纷纷表示赞同与认可。
王建成总结道:“既然如此,这事就此定案。
至于剩下那些房间,考虑到未来可能有家属来探望的情况,建议将它们预留出来做临时住宿用处,这样可行吗?”对此方案,在座者无一例外点头称许。
接着他话锋一转,引出了第二个议题:“解决了居住问题后,下面我们需要共同思考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各位正值青春年华,大多数人完成了初中或高中学业便投身于农村建设事业,思想坚定且富有责任感。
但我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里吧?总有回归社会的一刻,那时我们将何去何从?是要继续从事农活、修建房屋、制作建筑材料或玻璃吗?或是另谋他路?”此番言语触动所有人的心绪,一时陷入深沉的沉默,都在心底默默衡量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吴广才最后开口说道...
“团长,咱们接下来说说要干点什么?”王建成问道:
“这完全由你们决定,你们对哪一行感兴趣,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我们拥有无尽的机遇。
这里的事务并不多,农活之余我们可以花大量时间学习。
目前我们时间有限,等到学校盖好后就可以开始春耕了。
春耕时节我们会有许多空闲时光,这段时间我希望你们能好好利用。
打算当兵的,要加强体能和技能的训练;
有志于当教师的,这儿就有完善的学校供你们实践;想要做工人的话,将来我可以指导你们掌握所需技能;
立志成为科学家的,我们也可以一起学习相关知识,不管你们选择哪条路,我都会全力支持。
但关键在于你们需要拥有一技之长,不仅是赖以生存的本领,还可以发展其他兴趣爱好。
例如音律、棋艺、绘画、书法,甚至是医疗技术、水利管理、马术射击及雕刻等等。
我们要过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要追求内心的丰富与完善。
这些想法,原本我不想告诉你们,
今天冯磊提到想找媳妇时我才意识到应该把这一切讲出来。
因此我叫来吴广才给大家留些时间,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把这事讲清楚。”
听到这番话,大家都笑开了,被王建成的话逗乐。
见众人笑着,王建成正色道:“大家别只觉得好笑,这是现实。
我跟冯磊聊过了,要是愿意在这儿娶媳妇是可以的,毕竟我们有精致的家居、宽敞的房子以及你们的社会地位。
可以在这儿寻到美丽的新娘组建家庭。
不过正如我和冯磊所讨论的那样,你们真的打算长久地留在这里不返回了吗?别忘了这里是乡村,以后即便有机会回到帝都有何感想?
那时候你们带着在此遇到的妻子儿女回到帝都能够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吗?
听了王建成的问题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停止了笑声,陷入沉思。
因为这些问题的确有可能发生在现实中。
这里聚集的人们大多家里并未给其预备充分的位置,
或许连家也不复存在,他们的旧居大概早已经被他人占据了。
面对大家的寂静,王建成就势说道:“诸位,我可没有夸大事实,而是为我们的未来做长远考虑。
毕竟现在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开始。
这是我提出第一个疑问的根本原因。
假设你们计划长期定居此处,那无论是做什么都是合适的。
只要勤奋,便不会挨饿,虽然说‘只是不会饿死’。
但是若考虑将来回帝都的情况,那么就必须得具备一技傍身,以便在那里维持生活。
因此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冯磊立刻回应道:"当然希望回到帝都,我的亲人们都在那,何况我们本身就是帝都人,不回去还能去哪儿?"
吴广才点头表示赞同,“确实该回归帝都!”赵远和其他几名队员纷纷附和,“我也是”、“我们都想去帝都!”
见众人态度一致要求回归,王建成总结说:“既然大家都希望能够返城,那么请你们给我三天的时间仔细考量。
想清楚自已感兴趣的爱好与职业发展方向。”
随后,他继续说道:"让你们能够更好地成长吧!”
当听到王建成的话语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回忆起王建成是一个无所不通的存在。
若他了解到人们内心的这种想法,大概会回应道:
“我没有不会的东西,即便有也只需要一两天就能掌握!”
确实如此,王建成本身就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体系,一经激发就能借助这一辅助系统无尽地进化,无需亲自去摸索学习。
而每当利用某一项技能时,这项技能的熟练度也会随着时间和使用频率的增长逐步上升;只要该技能等级提升,体系便会自动为王建成继承后续的所有经验和技能,简直强大至极。
然而,这件事的 ** ,王建成是不便透露出去的。
王建成的话激起了一片热情,尽管其中的高大壮仍然有些顾虑,向他提问说:
“团长,你虽然有心为我们好,可这些技巧的传授,不需经过您师父的认可吗?
毕竟这是涉及到师承传统的大事。”
听到这个问题,众人再次将目光聚集于王建成身上,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传统的尊重几乎到达了近乎神圣的地步。
但王建成却轻松摇头答道:
“不必担心,师傅对我不加限制,鼓励我把所知传授出去,毕竟,若不对技能加以传播,时间长了可能就会失传。
老师希望我能将我学会的一切延续下去。”
这番话落,众人心中的石块总算放下,若是王建成的技术不允许传承,那先前的兴奋就白费了。
而现在知道它们是可以被传承的,每个人都感到无比欢喜。
传承,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AIO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