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事情有了结果,李雪峰就决定带自已的老婆孩子回家祭祖。同时也在想着怎么回馈李家人。
自已的父母和弟弟对自已虽然不好,但家族里的人对李家却没得说。在自已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们给了自已启动资金。
如今自已儿子功成名就了,也是时候回报大家了。李雪峰和张楠特意挑选了一个周末。带着自已的儿女一起回了一趟渭南老家。
李家和张家隔得并不远,两家只隔了十几公里。不止李雪峰想在亲戚面前秀把优越感,张楠也想带着自已的儿子回娘家。好好的告诉自已娘家人,自已的儿子如今有出息了。自已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张楠也不知道自已家里能不能挺得过来。
两个人提前准备了一大堆东西,然后找了一辆大货车和自已一起回家。为了不给乡亲们造成麻烦,李雪峰和张楠甚至带上了厨师。
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古老的村落上,金黄色的光辉透过稀疏的云层,为这片承载着无数故事与回忆的土地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季节里,李雪峰和张楠带着他们一双儿女,踏上了回乡祭祖的旅程。
一路上,车内洋溢着温馨与期待。李雪峰驾驶着车,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那是他成长的地方,也是家族根脉所在。张楠则坐在副驾驶,手中轻轻抚摸着为族人准备的礼物,心中满是感慨与感激。李牧和李鑫在后座兴奋地讨论着,即将见到村里的小伙伴们。这或许就是他们心中对老家的向往。
小的时候他们和其他人一样,都生活在村子里。哪怕已经好几年没回来了,依旧在这里有朋友。可惜这些人应该都不在老家。现在正是上学的时候,他们的朋友年纪和他们差不多。不是已经参加了工作,就是还在其他学校读书。
抵达村口,迎接他们的是熟悉而又略带陌生的风景。老槐树依旧挺拔,村头的小河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村民们闻讯而来,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那份淳朴与真诚,让李雪峰夫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卡车停在村口,李雪峰就带着自已一家人将车上的东西搬了下来。然后带着李牧他们挨家挨户的送东西。
每到一家都会仔细介绍自已和他们的关系,以及曾经他们是怎么帮助自已的。
一圈走下来,足足花了几个小时。每到一家,总得停下来说些感谢的话。等走完所有人家,已经到了正午。
李家所有人都来到了祠堂,卡车上还带了不少新鲜的食材。在他们挨家挨户表示感谢的时候,就已经让厨师来祠堂准备午饭了。
吃完午饭,李雪峰就带着自已的家人进行祭祖。祭祖仪式庄重而神圣,李雪峰和张楠带着孩子们虔诚地跪拜在先祖的墓碑前,心中默念着对先人的敬仰与感激。随后,他们向村里的长辈说了近年来家庭的状况,分享了在外打拼的不易与收获,言语间透露出对感激之情。
最为感人的一幕,是李雪峰夫妇宣布回馈族人的决定。他们深知,无论走得多远,根始终在这里,家族的兴衰荣辱与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决定捐赠一笔资金用于修缮村里的学校,改善教学条件,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还为村里的老人设立了医疗基金,以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当这个消息在村里传开时,族人们无不为之动容。老泪纵横的长辈们紧紧握住李雪峰夫妇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年轻一辈则投以敬佩的目光,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
祭祖之行,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对家族责任的传承与担当。李雪峰和张楠用自已的行动诠释了“饮水思源,回馈桑梓”的深刻内涵,也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让他们明白无论未来成就如何,都不应忘记自已的根,要心怀感恩,回馈社会,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
夕阳西下,李家一行人在族人的欢送中缓缓离开村庄,他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拉长,留下的是一段佳话,一份温情,以及对未来无限的希望与憧憬。
离开李家村之后,他们又来到了张楠的娘家。要说谁对他们夫妻俩帮助的最多,绝对非张家莫属。
以前张楠没有能力回报自已娘家,如今自已家里总算是扬眉吐气了。张楠回娘家的底气也比以前更加充足了。
看着自已的女儿女婿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了。张家二老立刻就从家里走了出来。慈祥地看着自已的女儿女婿,以及外孙和外孙女。
“这是怎么了?今天难得你们一家子都来,赶紧去屋里坐,我让你妈给你们做顿好吃的。”
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张楠眼泪却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抱着自已父亲直接就哭了起来。
做儿女的向来只知道不断的索取,很少有回报父母的。这十几年自已可没少拖累自已的父母,可自已的父母从来没有过任何怨言。
自已有什么困难,根本就不需要说什么,他们都会尽心尽力的帮助自已。如今,听到自已的父亲,让自已的母亲去做饭,张楠哭了一会儿,立刻提着东西走进了厨房。
以前回到娘家,张楠也经常做饭。对于自已家里的东西,张楠也非常熟悉。
“妈!赶紧去歇着!以前都是我拖累你们了。以后我们两口子好好的孝敬你们。”
听到自已女儿的话,王爱莲慈祥的摸了摸张楠的头。不管儿女多大了,在父母的眼中永远都是孩子。
“你们有这心就好了,有你两个哥哥就够了,你好好的顾好自已就行。爸妈还没到动不了的地步,还不需要你们照顾。没事你就带着小牧和小鑫多回来看看就好。”
听到王爱莲的话,不止张楠有些感动,就连李牧他们三个也十分的感动。在李家他们根本没有感受到亲情,可在张家却难得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
连十几岁的李鑫也跑到厨房,帮着自已的母亲和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李牧和李雪峰,则陪着张老实一起在院子里聊着天。
欢乐的时光总是相对的比较快,没多久,张楠就已经做好了饭菜。看到饭菜做好了,李牧也走进了厨房。然后将十来个菜都端到了桌子上。
张家二老一直都是独自待在乡下,李牧的两个舅舅和阿姨都不在村里。别看张家没有谭家那样的背景,可是张家这些年发展的也不错。
李牧的大舅在山西那边做水果批发生意,也赚到了不少的钱。资产比李家可要丰厚的多,别的不说,几个小目标还是有的。
李牧的二舅也比较努力,大学毕业之后就参加了工作。由于干部任用的原因,并没有在渭南。从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了西安,也正因为自已二舅是国家公务员,而且级别并不算低,唐家才不敢肆无忌惮的欺负李家。
如今李牧的二舅张国辉,已经成为了宝鸡市的一名区长。级别比谭延辉还要高上一级。至于李牧的小姨,家里相对的就比较普通。
就住在十几公里外,家里以务农为主。不但自已山上种了几十亩水果,还通过自已大哥的能力,在附近做起了水果生意。
生意虽然不是很大,但生活过得却不错,毕竟他们并没有太大的风险,只要将苹果收上来,然后拉到山西去就行。
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各自的发展,当知道李牧出息了之后,他们老两口眼中都含着泪花。
身为长辈,其实最大的期望,就是自已的后辈能够越过越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AN1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