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之中,太医院仿若一座藏龙卧虎的医学殿堂,众多太医汇聚于此,平日里穿梭于各个宫殿,肩负着守护宫廷众人健康的重任。只是这太医人数众多,医术水平却参差不齐,犹如山林中的树木,有参天巨擘,也有低矮细弱之辈。武则天心系宫廷上下每一人的安康,深知生病时若遇良医,便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反之,碰上庸医,恐小病拖成大病,危及性命。出于这份忧虑,她有心知晓哪些太医医术更为精湛、值得托付性命,思来想去,便差遣溪施凭借相面之术一探究竟。
溪施领命,不敢有丝毫耽搁,择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踏入太医院。太医院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回廊两侧的房间里,太医们或是研读医书,或是研磨药材,各忙各的。溪施先是轻咳一声,引起众人注意,而后说明了来意。太医们听闻,神色各异,有好奇观望的,也有面露不屑的,都停下手中之事,列队站好,等着溪施相看。
溪施缓缓踱步,开始查看太医们的面相。她停在一位名叫陈昀的太医身前,端详许久,眼中露出几分赞许之色。只见这位太医眼神深邃似幽潭,透着睿智光芒,仿若能看穿世间百病的根源。眉头舒展,不见一丝愁绪,皮肤透着健康的光泽,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溪施轻声说道:“陈太医,您这面相着实不凡。眼神如此深邃,定是腹中藏书万卷,医学知识扎实深厚,平日里没少钻研医书典籍吧?”
陈昀微微欠身,谦逊回应:“姑娘慧眼,下官自幼痴迷医术,家中藏书翻了数遍,又常与同行切磋交流,只盼能多学些本事,治病救人。还望姑娘不吝赐教,这面相之术,真能瞧出医术高低?”
溪施浅笑道:“陈太医,相面虽非正统医道,却也能从侧面反映一二。您瞧,这眼神里的笃定,还有这舒展的眉头,都透着一股子胸有成竹,想必面对病症时,也能沉着应对。”
说着,溪施又托起他的手,查看手相。只见陈太医手掌纹路清晰,仿若条理分明的医书,智慧线长而有力,从手掌一端绵延至另一端,毫无间断。溪施接着说道:“您这手相更是难得,智慧线这般长而有力,意味着思维敏捷如电,善于条分缕析病情,斟酌开方用药。遇上病症,想必能迅速洞察症结所在,沉着冷静应对,不被疑难杂症唬住。”
陈昀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已的手,笑问:“姑娘,就凭这手上几条线,便能知晓这么多?倒真是新奇。那依姑娘看,我这行医,还有啥需要留意的不?”
溪施思索片刻:“陈太医医术已然精湛,只是日后诊治时,还得留意病患的细微情绪变化。病由心生,有时解开了心结,药石效力更能事半功倍。”
再瞧体相,陈太医身姿沉稳,双脚稳稳扎根地面,步伐稳重,举手投足间尽显严谨细致。溪施赞道:“陈太医行事,定是严谨细致,不会贸然草率下诊断结论,每一个判断都经得起推敲。这体相便是最好的佐证,有您这般医术医德兼备的太医,是宫廷之福。”
周围太医听闻,不禁对陈昀投去羡慕的目光,也对溪施的相面之语多了几分信服。一位年轻太医忍不住凑过来问:“陈太医,姑娘说得这般神奇,您自已觉得准不准呀?”陈昀笑道:“姑娘所言,与我平日行医风格倒是契合,至于准不准,往后瞧着便是了。”
接着,溪施又走到一位年轻太医面前,这位太医名叫李焕,初入太医院不久,神色间透着几分紧张与青涩。溪施一看他的面相,眉头便微微皱起。李焕眼神飘忽,少了几分沉稳笃定,眉头习惯性地轻蹙,仿佛藏着无尽心事。溪施直言不讳:“李太医,你入门时日尚浅吧?瞧你这眼神,还缺了些钻研医道的专注与定力,眉头紧蹙,可是对医术心存迷茫?”
李焕脸一红,嗫嚅道:“姑娘说得是,下官刚入太医院,诸多病症还拿捏不准,心中焦虑,故而……”
溪施温和地说:“李太医,莫慌。初来乍到,生疏在所难免。只是这学医之路,急不得,得静下心来。”说着,她托起李焕的手,看着那略显杂乱的纹路,又道:“你看,你这手相也反映出思维稍显凌乱,面对病情,怕是难以迅速厘清思路。不过你也莫要灰心,往后多下苦功,多读医书,多积累经验,还有机会提升。”
李焕低头应是,额头上冒出细密汗珠,小声问:“姑娘,那我该从何处入手提升呢?”
溪施鼓励道:“先从抄录前辈们的药方开始,琢磨用药配伍,再跟着出诊,多看多学,慢慢就能上手了。”
体相上,他身形单薄,走路步伐略显急促,给人一种毛躁之感。溪施叮嘱:“行事切勿急躁,诊断病情最忌慌乱,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精进医术。你这走路步子,日后也得稳着些。”李焕连忙点头:“多谢姑娘指点,下官记住了。”
随着查看的太医越来越多,溪施心中也有了底。有的太医面相和善,眼神温暖又专注,这类太医往往对病患耐心十足,擅长调理慢性病症。溪施看着一位这样的太医,笑问:“您这般面相,定是擅长调养之术吧?”那太医点头:“姑娘说得对,下官觉得,慢工出细活,调理病症急不得,得慢慢滋养。”
有的太医眼神犀利,面部线条硬朗,在外科急症上或许更有建树。溪施对其说道:“您眼神似箭,遇上急症,定能果断出手,切中要害吧?”对方傲然道:“那是自然,急症如战场,片刻犹豫不得。”她将每位太医的面相、手相、体相特点,以及对应的医术推断,都一一记录在一本小册子上。
查看完毕,溪施带着记录册子去面见武则天。她将每位太医的情况详细禀明,武则天听得认真,不时发问。“那陈昀,真如你所言那般医术高超?可举例说明。”
溪施回道:“陛下,此前淑妃娘娘偶感风寒,却久治不愈,还引发了心悸之症。众太医束手无策时,陈太医接手,他先是仔细查看娘娘面相,察觉其气血两虚,又搭脉问诊,综合判断后开了一副精妙药方,用药半月,娘娘便恢复如初。可见其医术扎实,应对复杂病症经验丰富。”
武则天点头,又问起李焕:“那年轻的李焕,就毫无可取之处?”
溪施忙答:“李焕虽经验不足,但他勤奋好学,若给予时日磨炼,也能有所成长。只是当下,让他处理简单病症,积累经验为宜。陛下也知道,学医者,哪个不是从青涩懵懂过来的,给点机会,说不定日后也是中流砥柱。”
武则天依据溪施的相面结果,对太医们进行分类管理。医术高超的太医,诸如陈昀这类,负责诊治皇室重要成员的病症,遇上棘手的疑难杂症,也多召集他们会诊。中等水平的太医,负责后宫妃嫔、皇子公主们的日常调理,一些常见病症也能应对自如。而像李焕这样初出茅庐的,则先跟着经验丰富的太医学习,从旁协助,研磨药材、抄录药方,慢慢积累实践经验。
如此一来,宫廷医疗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皇室成员生病时,总能得到精准有效的治疗,康复速度加快;后宫众人也少受病痛折磨,精神状态愈发良好。一时间,宫廷里传颂着相面之术的神奇,众人亲眼目睹它在评判太医医术上的精准,对这门古老技艺又多了几分敬畏。
但太医院里也有几位老学究太医,对相面介入医术评判一事颇有微词。一日,在太医院的议事阁中,一位老太医捻须摇头:“这相面之术,本就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怎能用来评判医术高低?医术高低,理应由医理知识、临床经验决定,靠看面相、手相,实在荒谬。”
另一位太医也附和:“是啊,我们苦学多年医书,历经无数病例才练就这身本事,怎能让相面之术定乾坤?”
溪施听闻,并未气恼,而是微笑着回应:“各位太医前辈,相面之术虽看似神秘,却并非无的放矢。一个人的学识、心境、行事风格,都会在面相、手相、体相上留下痕迹。医术高超的太医,必然心思沉稳、思维敏捷,这些特质反映在相上,便是我判断的依据。况且,我并非要替代传统的医术考核,只是给陛下多一份参考,让合适的太医去诊治合适的病症,于宫廷医疗有益无害。就好比咱们用药,多一味参考,有时能多几分把握,您说是不是?”
太医们听了,虽仍心存疑虑,但见溪施态度谦逊诚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一位太医哼了一声:“但愿如此,要是出了岔子,可别怪我们没提醒。”溪施笑道:“前辈放心,若真有不妥,溪施甘愿担责。”
为了让相面结果更具说服力,溪施还暗中观察太医们后续的行医表现。她时常穿梭于各宫殿,向病患与侍从打听病情诊治情况。有一回,一位小太监生病,恰好是那位被溪施评价颇高的陈太医诊治。溪施特意询问:“陈太医开的药,效果如何?”
小太监忙不迭答道:“姑娘,神了!吃了几剂药,我这浑身酸痛、发热的毛病全没了,陈太医还叮嘱我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贴心着呢。”
溪施笑着点头:“那就好,陈太医医术精湛,你往后也得多注意保养身子。”
而李焕那边,在跟着老太医学习一段时间后,也有了进步。溪施看到他开的一副调理宫女经期不调的药方,虽简单,却也中规中矩,便鼓励道:“李太医,有进步,继续努力,往后遇上病症,多思考多琢磨。”
李焕一脸欣喜:“多谢姑娘夸赞,多亏了前辈们悉心教导,我才有点开窍,以后定更用心。”
随着时间推移,宫廷里新招了一批太医。武则天依旧让溪施来相看一番。这次,溪施有了经验,相面过程更为顺畅。她看着一位新来的太医,面相端庄,眼神清澈而坚毅,说道:“你心性纯正,对医术定有赤诚之心,初来乍到,莫要怯场,多向前辈们请教。”
新太医忙行礼:“多谢姑娘提点,在下定不负所望,努力钻研医术。”
又对另一位略显傲气的太医提醒:“你虽有几分才华,但傲气太盛,行医需谦逊,切莫自负误事。”
那太医不以为然:“姑娘,我自有本事,何须谦逊过头?”
溪施正色道:“太医,这宫廷之中,病症复杂多变,谁也不敢说全知全能。您若一味自负,误了诊治时机,可是大罪。”那太医这才收敛神色:“姑娘说得是,在下受教了。”新太医们对溪施的话牢记于心,在太医院开启了各自的学医行医之路。
夏日炎炎,宫廷里疫病偶有发生。医术高超的太医们迅速行动,依据病症表现、病患面相气色,调配出预防疫病的药方,让众人煎服。溪施也在一旁协助,她看着太医们忙碌的身影,感慨道:“多亏了各位太医尽心尽力,有你们在,宫廷定能平安度夏。”
一位太医擦了擦汗:“姑娘,也多亏了你那相面之术,把咱们安排得妥妥当当,各司其职,效率才高。”
到了冬日,宫廷里风寒感冒的人增多。负责日常调理的太医们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依照病患体质,或用温和的食疗方,或开驱寒的药剂,将病情控制住。溪施穿梭于各宫殿,提醒众人注意保暖,还依据相面观察到的体质差异,给一些体弱的宫女太监建议:“你体寒,冬日莫要贪凉,多喝姜茶。”
宫女感激道:“多谢姑娘关心,要不是您提醒,我还真没在意。”
“你阳气不足,可在屋内放个暖炉,睡前泡泡脚。”溪施又对另一位太监说道。
太监笑道:“姑娘想得周全,我这就去准备。”
宫廷里偶尔也会有太医被外派去诊治民间疑难病症,作为医术交流,或是彰显皇家恩泽。每次选派,武则天都会参考溪施的相面结果,挑出最适合的太医。有一回,江南突发怪病,百姓苦不堪言。溪施推荐了一位擅长疑难杂症、面相沉稳果敢的太医前往。
临行前,溪施叮嘱:“太医,此去江南,病症棘手,您多留意当地气候、水土,结合病患面相体征,定能药到病除。”
太医抱拳:“姑娘放心,我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这位太医不负所望,到了江南,深入疫区,仔细查看病患面相、体征,结合当地气候、水土,开出独特药方,很快控制住疫情,赢得当地百姓赞誉,也为宫廷太医增光添彩。
在一次次的病症诊治、医疗事件里,相面之术与传统医术相辅相成,共同守护着宫廷众人的健康。溪施也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相面评判的标准,太医院的太医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一特殊的“辅助手段”,彼此磨合,让宫廷医疗体系愈发成熟高效,为宫廷生活的安稳有序筑牢了健康根基。
随着宫廷医疗体系在相面辅助下愈发稳健,太医院的氛围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年轻太医们对相面之术的好奇与日俱增,时常趁着休憩间隙,围在溪施身边讨教。
一日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太医院的庭院里,几个年轻太医搬来小板凳,凑到溪施跟前。其中一个性子活泼的太医率先开口:“溪施姑娘,您上次说面相能瞧出心境,可怎么个看法呀?就拿咱们太医来说,心境对医术到底有多大影响?”溪施抿了口茶,润润喉后说道:“心境可是关键。你们瞧,那些心怀慈悲、沉稳平和的太医,面对病患时,能静心去察病症,不被外界干扰。若一个人心浮气躁,还没等病人把话说完,就急着下诊断,误诊几率便高了。”
另一位太医若有所思地点头:“姑娘说得有理,我有时碰上急症,心里一慌,脑子就乱了。那依姑娘看,怎么去修这心境呢?”溪施微笑着回应:“不妨学学书法、弈棋,在一横一竖、一子一落间沉淀思绪。再者,平日里多冥想放空,让自已的心湖不起波澜,久而久之,心境自然澄澈。”太医们听了,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
太医院里偶尔也会有学术争鸣,针对疑难病症的诊治方案,各位太医各抒已见。有一回,讨论一位皇室宗亲的隐疾,有人主张猛药强攻,有人提议徐徐调养。争得面红耳赤之际,溪施也被请了过来。她先是查看了病患的病历,而后看向几位太医的神色。主张猛药的太医,眼神锐利,充满自信与果决;提议调养的太医,眼神温和,透着耐心与笃定。
溪施轻声说道:“两位太医的法子,各有千秋。依我看,病患如今身子虚,猛药虽能快速起效,却怕他承受不住后续冲击;但纯调养,耗时太久,病情恐有变数。不妨先以温和药剂打底,稳住病情,观察几日,再视情况酌加药力,如何?”两位太医对视一眼,细细思量后,觉得此法可行,这场争论也就平息了。
宫廷之外,民间对宫廷太医的医术好奇不已,常有达官贵人想请太医出诊。武则天为显皇家恩泽,也会应允部分请求。每次选派太医,溪施的相面结果依旧是重要参考。有次,京城首富的老母亲重病卧床,求来了宫廷太医。溪施看着备选的几位太医,对其中一位面相亲和、眼神灵动的太医说:“你去最为合适,这位老夫人忧心病情,需要你耐心宽慰,边治边疏导,定能事半功倍。”那太医欣然领命,到了首富家,果不其然,凭借精湛医术与贴心关怀,让老夫人病情好转,也为宫廷太医博得了好名声。
寒冬腊月,宫廷筹备年终盛宴,各类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堆满了膳房。溪施却敏锐察觉到,盛宴过后,积食、肠胃不适的人恐不在少数。她赶忙找到负责膳食调理的太医,提醒道:“这场盛宴食材繁杂,众人一高兴,容易暴饮暴食。您提前备好消食、养胃的药方,届时按需分发。”太医愁眉苦脸:“姑娘,这宴会上菜品多样,要调配出普适的药方,难啊。”溪施拍拍他的肩膀:“您别愁,我陪您一起琢磨。先从常见的积食症状入手,再考虑不同体质差异,总能成的。”两人一番研讨,终是拟出了合适的药方。
盛宴当晚,灯火辉煌,众人推杯换盏,尽享美食。溪施穿梭席间,看着众人吃喝,默默留意谁有积食之兆。果不其然,第二天,不少宫女、太监捂着肚子,面露难受之色。溪施指挥众人煎药:“别慌,药已备好,喝下去很快就能舒坦。”负责的太医也在一旁感慨:“姑娘有先见之明,不然今儿个可就乱套了。”
新春伊始,太医院惯例要考核年轻太医的学业进展。以往考核多是医理知识问答、病症案例分析,今年,武则天特意交代,加入相面辅助评判环节。考核当日,年轻太医们紧张又期待。溪施坐在一旁,看着他们一个个上前展示所学。有个太医,平时勤奋努力,面相愈发沉稳自信,回答问题条理清晰,开方也精准合理;另一个太医,原本有些贪玩,面相带着几分浮躁,作答时漏洞百出。
考核结束,溪施总结道:“医术精进,面相也会随之改变,愈发沉稳笃定。往后你们要明白,学医者,知识要学,心境也要修。这次考核,既是检验学问,也是督促你们磨砺自身。”年轻太医们听后,深受触动,暗暗发誓要在新的一年里潜心钻研。
春日回暖,宫廷花园百花绽放,正是疫病易生的时节。溪施督促太医们将预防疫病的药材多多储备,还组织太医们给宫廷众人讲授防疫知识。她站在花园亭子里,对着一群宫女太监说道:“疫病起于微末,平日里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莫要去那潮湿阴暗之地。若有不适,尽早找太医查看。”太医们也在一旁配合,详细讲解各类疫病症状,让众人心中有数。
宫廷里时不时有太医因为劳累过度而身体抱恙,溪施便用相面之术反向推导,为疲惫的太医调养身体。有一回,一位老太医连着几日熬夜钻研疑难病症,整个人面色蜡黄,精神萎靡。溪施查看后说:“您这是心血耗损太过,需得好好补养。先从饮食入手,多吃些红枣、桂圆,再配合我教您的养神功法,每日练练,恢复元气。”老太医依言而行,没过多久,气色便好了许多。
夏日暴雨频繁,太医院的药材储存成了难题。有些怕潮的珍贵药材,稍有不慎就会发霉变质。溪施与太医们一同查看库房,她看着一位负责药材管理的太医,说道:“您近日心思有些杂乱,怕是没顾好药材。这库房防潮通风,得重新规整,马虎不得。”那太医面露羞愧:“姑娘,确实是我疏忽了,马上整改。”众人齐心协力,垫高药柜、增设通风口,还用上了石灰吸潮,总算护住了珍贵药材。
入秋之后,宫廷里有皇子狩猎时不慎摔伤,腿骨折断。溪施跟着太医们匆忙赶到,看着受伤的皇子疼得冷汗直冒,她先安抚众人情绪:“莫慌,有太医在,定能治好。”而后看向几位擅长骨科的太医,选了面相冷静、手法沉稳的那位主诊。手术时,溪施也在旁协助,递器械、擦汗,全程目不转睛。好在手术顺利,皇子后续恢复良好,众人皆夸溪施与太医配合默契。
随着四季更迭,相面之术与太医们的日常行医越发紧密相连。太医院里,既有严谨的医理传承,又融入了相面带来的人文洞察,二者相互补充,不仅让太医们医术稳步提升,也让宫廷医疗服务愈发贴心周到,守护着宫廷众人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安稳岁月,书写着属于宫廷健康生活的细腻篇章。
天山圣女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AOW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