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柳人和摇了摇头,转身朝外面走去。
现在玄云观自已肯定是去不了了,那自已在这个世界认识的人,也就剩杨浩然一人了,于是他打算去京城找杨浩然。
而且自已如今成了儒修,想来也可以加入正人书院。
正在柳人和这样想着的时候,他的面前突然出现两个老者,其中一个好像正是张在。
只是张在不是去了妖族了吗?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
就在柳人和疑惑的时候,张在突然上前,朝着柳人和就是躬身一礼。
柳人和吓了一跳,赶忙往旁边避开。
谁知张在不依不饶,转向柳人和,又是躬身一礼。
柳人和还想躲开,却是没有想到自已的身体突然动不了了,只能瞪大眼睛,接受张在一礼。
“老先生这是为何?小子承受不起啊。”
柳人和赶忙扶起张在,心中狂跳不已,毕竟这张在看上去做自已爷爷都绰绰有余了,居然给自已行礼,他是真的受不起。
而张在则是心中坚持,开口解释道:
“方才先生所说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恰合张在心中之道,令张在道途接续,更让张在更上一层,是以先生当得起张在一礼。”
闻言,柳人和汗颜,这话哪里是他说的,乃是前世背诵思想家张载所说,在那个世界,每每读起这四句,总能让人心潮澎湃。
想到这里,柳人和想起面前这老先生的名字,联系另外一个世界的张载,两人名字只有一字之差,或许这就是缘分。
“小娃,他这一礼你倒是受得,若不是你,我也不会前往妖族将其带回来,而以他的性子,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必然客死妖族,加之你方才所说四句令他道途明朗,如此一来,你对他既有救命之恩,也有守业解惑之情,可以坦然受之。”
站在一旁的老院长见两人这般不干脆,说道。
柳人和只感觉莫名其妙,不过却是没有反驳了,毕竟两人这把年纪了,要是气出个好歹,自已还真没办法。
不过刚才老先生的话,也帮柳人和解了疑惑,原来张在是被这个老先生从妖族带回来的。
老院长看着柳人和,饶有兴趣。
“天道无亲,常与人善,儒修,倒也不错。”
柳人和闻言,看向老院长,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不过看上去不简单的样子,难不成就是那个正人书院的院长?
老院长看了一眼柳人和,像是看出他的想法,笑道:
“老夫正是正人书院的院长,你如今以儒入道,有没有打算入我书院啊?”
柳人和闻言,心中刚好也有这个想法,当即回答。
“学生见过院长。”
“哈哈,你倒是聪明,不过不急,先来说说你的命格。”
柳人和知道,院长说的应该就是刚刚的‘天道无亲,常与人善’,当即认真听了起来。
“所谓天道无亲,常与人善,本是修道之体,不过你偏偏叫柳人和,有了人和,便失了天和,乃是为天道所抛弃之人。”
闻言,柳人和心中莫名生出一股悲凉之意,被天道所抛弃之人啊。
“是天弃我,呵呵,是天欺我。”
柳人和口中莫名蹦出这么一句话,却是让对面的张在面色一抽,这柳人和居然敢说这种话。
这可是妄议天道啊!
倒是院长脸色不变,像是生出一股同病相怜的感觉,安慰柳人和,道:
“你倒也不必如此消极,这天弃你也好,欺你也罢,也恰恰因此,你通了人和,走了儒道,未来必定不可限量。”
院长伸手一指柳人和,柳人和的身体顿时散发金色光芒,随后一个金色小人出现在柳人和身前,正是先前在柳人和身体里面诞生的那个金色小人。
“你可知此为何物?”
听到院长的询问,柳人和疑惑不解,就是身旁的张在都是不知道这金色小人是什么东西。
“方才你以四句话入道,而这便是你的文胆。”
“文胆?”
“文胆!”
几道声音响起,前者是柳人和疑惑的声音,后面就是张在的惊呼声了。
张在朝着那金色小人看了又看,朝着院长询问道:“先生,怎会有人形的文胆?”
在他们的印象里面,文胆就是体内的一团金色气流,却是不曾听说过有这样的人形文胆。
院长看了一眼柳人和,笑着说道:
“这跟小柳的命格有关,你本是先天的修道坯子,而修道之人的四品元婴境界,便是在体内修出元婴,只是他最终为天道所弃,自然走不得道家一脉,更是机缘巧合成了一名儒修,体内所生文胆便成了这般模样。”
见柳人和听懂了自已说的,院长继续说道:
“我儒家讲究‘以仁为本’,你名人和,自然‘以人为本’,人者,仁也。儒道,也是人道,所以你不必理会天道如何待你,因为归根结底,天道也不过一条道罢了。”
柳人和闻言,深以为然,倒是旁边张在再次睁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院长,又看了看一副‘院长你说的对’的柳人和。
他们这么勇的吗,敢这样编排天道?
院长平日里就不是那么着调,他老人家编排天道也能说得过去,可是为什么你一个刚刚入道的家伙还敢点头啊,随即众人又想到柳人和刚刚说‘天欺我’什么的,也就释然了。
张在想着,不自觉离两人远了一些,院长虽然察觉,却也没有理会,柳人和则是正在专心致志听着院长讲课呢。
“你既然已经入道,我便和你说一说儒道。”
柳人和点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知道的。
“起初,我儒道只有三重境界,分别是养气、蕴灵以及神宫,养气便是以意养气,修养文胆,文胆生成之后便可以开始蕴养灵性,提升内在,便是到了蕴灵的境界,最后内外兼修,便是神宫境界。”
“后来,儒道不断完善,便有了后来的九重境界。初入道之人,为九品开窍境界,此时初通灵性,可领悟儒家真意修炼自身,你有些特殊,你刚入道,便是八品修身境界,内生文胆;
往上是七品仁者境界,体悟仁义,坚守本心,此时儒修已经初通言出法随神通;
六品儒生,可借鉴学习百家之长为已用;
五品德行境界,内外一致,言出法随;
四品君子,内外兼修,德才兼备;
三品立命,自强不息,堪破人生;
二品大儒,学问与道德并重;
一品亚圣,此时便可一窥圣人光景,尝试寻求那超然物外的超脱之境了。”
柳人和用心听完,成为儒道修士的他,此时只用一遍,就把院长讲的内容全都记了下来。
“多谢老师教我!”
作者“唐赋汩”推荐阅读《儒道织梦:天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AR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