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梦深知,要在城市中继续追寻自已的价值,一份合适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她精心准备了自已的简历,尽管这份简历上承载着她丰富的支教经历,但在面对城市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工作岗位时,却似乎总缺少了一些关键的东西。
她开始穿梭于各个招聘会和人才市场。在拥挤的人群中,她递出一份又一份简历,每一次都将充满期待的目光投向招聘人员。然而,回应她的却大多是摇头或者礼貌性的拒绝。
很多公司看重求职者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中的城市项目经历。林梦的学历虽然不算差,但与那些在城市里接受了完整学历教育并且有大量城市项目实习经验的求职者相比,就显得有些逊色。她在支教期间的工作成果,在城市企业的招聘标准下很难量化。例如,她在乡村提高孩子们的某学科成绩、组织文化活动等成就,对于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城市企业来说,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无法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或者品牌形象提升。
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招聘技术岗位时,明确要求求职者熟练掌握特定的编程语言和最新的技术框架。林梦虽然在支教过程中自学了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技能,但距离企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她在面试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面试官在看到她关于支教经历的描述后,眼神中流露出难以理解的神情,然后继续关注其他候选人的简历。
面对求职的困境,林梦并没有灰心丧气。她开始利用自已在支教期间培养的坚韧毅力,报名参加各种职业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线上的,她每天下班后就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屏幕认真学习。从基础的办公软件高级功能到一些热门的行业知识,她都一一钻研。她还主动寻找一些兼职工作,虽然报酬微薄,但可以让她积累城市职场经验。
她尝试从自已的支教经历中挖掘与城市工作的结合点。她发现自已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在支教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于是,她在面试时着重强调这些能力,并且用自已在乡村组织各种活动、应对教学资源短缺等实例来加以证明。
同时,林梦也关注着一些新兴的行业和公司。她发现一些社会企业开始注重社会责任,在招聘时会对有支教等公益经历的求职者有一定的偏好。她开始有针对性地向这些企业投递简历,并深入了解这些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林梦也遇到了很多理解和支持她的人。她在支教时结识的一位教育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得知她的求职困境后,为她介绍了一些教育相关行业的机会,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调整简历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建议。
尽管困难重重,但林梦相信,只要自已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够找到一份既能发挥自已优势,又能为城市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工作。每一次被拒都是对她的一种激励,让她更加明确自已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已,向着目标不断迈进。
(http://www.220book.com/book/AT7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