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终于迎来了土豆大丰收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李瑶便来到了清平州的集市上,手中拿着一只大喇叭,声音清脆而有力地喊道:“乡亲们,都听好了!
咱们引进的,新土豆品种大丰收啦,大家赶紧拿上家伙事儿,去田里收土豆咯!”
“真的吗?
王妃,这土豆真的丰收啦?”
一位大嫂满脸惊喜,急忙问道。
李瑶笑着点点头:“当然是真的,这可多亏了大家的辛勤劳作呀!走,咱们一起去田里!”
百姓们一听,纷纷欢呼起来,各自跑回家中拿起锄头、箩筐等工具,朝着土豆田赶去。
一路上,大家兴奋地交谈着。
“也不知道今年这土豆收成咋样,要是能多收些,日子可就更好过咯。”
一位老汉边走边说。
“那肯定差不了,王妃找来的这新种子,肯定错不了!”
旁边的年轻小伙,信心满满地回应。
到了土豆田,放眼望去,一片繁忙的景象。
大家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将土豆从土里挖出,放入箩筐中。
不一会儿,田边便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土豆。
“哟呵,瞧瞧这土豆,一个个长得多俊呐!”
一位大叔捧着,一个大土豆,脸上笑开了花。
“是啊,我种了一辈子地,都没见过这么好的土豆。”
另一位老农也感慨道。
众人齐心协力,很快便将土豆都收了起来。
里正带着几个年轻人,将土豆一一称重,计算着亩产。
此时,在田边的一棵大树下,老国公正静静地坐着,他看着忙碌的人群,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老国公是萧逸的外祖父,在萧国位高权重,德高望重,曾经辅佐过先皇,见证了萧国的风风雨雨。
这次听闻清平州土豆丰收,他不顾路途遥远,特意赶来看看外孙和外孙媳的成果。
过了一会儿,里正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声喊道:“乡亲们,都停下手里的活儿,听我说!
咱们今年这土豆亩产啊!
足足有三千多斤呐!”
“啥?
三千多斤?”
一位年轻的媳妇,惊讶得手中的土豆,都掉在了地上,瞪大了眼睛。
“我的天呐,这也太厉害了吧!”
一位大娘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置信。
“哈哈哈,太好了!
以后终于不用,饿肚子了!”
人群中一位小伙子,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欢呼。
“是啊!
多亏了王爷和王妃,给咱们带来了这么好的种子,还教咱们种植的法子。”
一位大嫂感激地说道。
“对,王爷和王妃为咱们操碎了心,咱们可得好好跟着他们干!”
一位大哥也在一旁附和。
李瑶看着大家激动的样子,眼眶不禁有些,说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对,听王妃的!”
百姓们纷纷应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时,一位小孩从人群中钻了出来,跑到李瑶身边,仰着小脸问道:“王妃姐姐,这么多土豆,咱们吃不完可咋办呀?”
李瑶摸了摸小孩的头,温柔地说:“咱们可以把多余的土豆卖出去,换些银子,再买些咱们需要的东西呀。”
“好耶,又能换好吃的咯!”
小孩高兴地拍着手,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大人身边。
老国公这时缓缓站起身,拄着拐杖,走到了李瑶身边,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说道:“瑶儿,我的好外孙媳,老夫今日算是见识到了你的能力和用心啊!
这土豆丰收,不仅是清平州百姓的福气,也是我们萧国的骄傲啊!”
李瑶恭敬地行了一礼,脸上微红,说道:“外祖父,您过奖了,这一切都是大家的功劳。
我和萧逸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希望能让清平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老国公点点头,感慨地说:“想当年,萧逸小时候,也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没想到如今能和你一起,做出这么一番大事业。
看到清平州的景象,老夫仿佛看到了萧国的未来啊。”
就在这时,萧逸也骑马赶到了土豆田。
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向李瑶和老国公,脸上带着惊喜和喜悦,说道:“外祖父,您来了。
今日这丰收的景象,可还满意?”
老国公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萧逸的肩膀,说道:“满意,太满意了!
我的好外孙,还有瑶儿,你们的能力,老夫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啊?
有你们在,清平州何愁不繁荣,萧国何愁不昌盛。”
萧逸谦虚地说:“这都多亏了百姓们的辛勤劳作,还有王妃的悉心指导。
若不是大家齐心协力,也不会有今日的丰收。”
这时,人群中一位老者走上前来,说道:“王爷,王妃,老国公,咱们清平州能有今天,都是你们的功劳。
以前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别说吃饱饭了,连肚子都填不饱。
现在好了,有了这土豆,以后的日子可就有盼头了。”
另一位中年男子也接着说:“是啊,王爷和王妃为咱们修路、建房子,还教咱们种新的庄稼。
就说这土豆吧,刚开始咱们还都不太相信能有啥好收成,可王妃一遍又一遍地教咱们,咱们照做了,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李瑶笑着说:“这说明只要咱们相信科学,肯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而且,咱们清平州的发展还不止于此,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好收成,更多的新变化。”
萧逸接着说:“对,我们打算和周边的城镇开展贸易,把咱们的土豆卖出去,再引进一些其他的物资和技术,让清平州变得更加繁荣。
我们还要修建学堂,让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老国公听了,连连点头:“好啊,这都是好事。
让更多的人知道,清平州的变化。
我那些老伙计们,要是知道了清平州如今的繁荣,也一定会对你们刮目相看。”
百姓们听了,王爷和王妃的话,还有老国公的承诺,都欢呼起来。
大家的脸上,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在这一片喜悦的氛围中,也有一些人心中暗暗担忧。
一位年轻的书生模样的人皱着眉头,说道:“王爷,王妃,虽然咱们现在丰收了,可要是有人眼红,来捣乱咋办?
就像之前皇帝,下的那些旨意,可没少给咱们添麻烦。
而且,如今咱们发展得越来越好,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忌惮。”
萧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沉声说道:“我们自然会考虑到这些。
皇帝那边,我们会想办法应对。
他一首忌惮我,害怕我威胁到他的皇位,可我萧逸问心无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萧国的百姓。
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会退缩,一定会保护好清平州,保护好百姓们的劳动成果。”
李瑶也坚定地说:“对,我们和百姓们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老国公轻轻拍了拍,萧逸和李瑶的手,说道:“孩子,你们放心。
那些想要对你们不利的人,老夫不会让他们得逞。
而且,如今清平州发展得越来越好,对萧国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很大的帮助,皇帝他就算再糊涂,也不会轻易毁掉这一切。”
听了他们的话,书生点了点头,脸上的担忧也消散了一些。
此时,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阳光洒在田野上,洒在那一堆堆的土豆上,也洒在百姓们充满希望的脸上。
萧逸和李瑶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力量。
老国公看着萧逸和李瑶,心中满是欣慰。
他想起了萧逸小时候,在他膝下玩耍的样子,如今的萧逸己经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还找到了这么好的伴侣。
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萧逸和李瑶能一首携手走下去,让清平州的百姓们永远幸福安康,也希望萧国能在他们的影响下,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豆丰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周边的城镇乡村。一些商人听闻后,也纷纷赶来清平州,想要看看这传说中亩产3000多斤的土豆。萧逸和李瑶热情地接待了这些商人,与他们洽谈合作,为清平州的未来发展谋划着更广阔的道路。而老国公在清平州停留了一段时间,亲眼见证了萧逸和李瑶与百姓们的鱼水情深,以及清平州的蓬勃发展后,也带着对清平州的美好期望,回到了京城,准备在朝堂上为萧逸和李瑶以及清平州的百姓们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机会,让清平州的光芒照亮整个萧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B14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