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老朱,果然还是来了!
这妥妥就是鸿门宴的节奏啊!
他定了定神,刚想解释,朱元璋却摆了摆手,那姿态,仿佛在说:“朕己经知道了,不用多说。”
“罢了,朕也懒得管你的私事。”朱元璋顿了顿,语气一转,那眼神,就像人力资源经理跟你谈话前的铺垫,“不过,朕最近发现了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有趣?李明心里首犯嘀咕,老朱口中的“有趣”,怕是要命的事儿!
“重九啊,你看看这份奏报。”朱元璋从龙案上拿起一份奏折,轻轻一扔,便飘到了李明脚下。
李明捡起奏折,定睛一看,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奏折上写着:“部分州府,民生困苦,怨声载道;更有甚者,聚众闹事,扰乱治安。”
这刚打了胜仗,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出乱子了!
“怎么,你也看到了?”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可不是给那些刁民闹事的!”
李明深吸一口气,心想这老朱,又要开始给人洗脑了!
“皇上息怒。”李明拱手道,“此事臣早有耳闻,实乃我大明立国之初,百废待兴,各地发展不平衡所致。”
“发展不平衡?”朱元璋冷笑一声,“你的意思是,朕的政策有问题?”
“臣不敢!”李明赶紧说道,“皇上的政策自然是英明神武,只是有些地方官员,执行起来可能有所偏差。”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朱元璋的功绩,又委婉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哼,你倒是会说话。”朱元璋哼了一声,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明心中早有腹稿,他上前一步,侃侃而谈:“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哦?如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朱元璋饶有兴趣地问道。
李明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忽悠”大业:“首先,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所谓‘民以食为天’,只有让百姓吃饱饭,才能安居乐业。”
“其次,要开辟商路,促进贸易。让各地的土特产流通起来,增加百姓的收入。”
“再次,要减免赋税,减轻负担。让百姓手头宽裕一些,才能有钱消费,刺激经济发展。”
“最后,要加强教育,培养人才。只有让百姓有文化,才能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李明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口干舌燥,他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朱元璋听完,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李明的话。
“你说的这些,倒是有些道理。”朱元璋缓缓说道,“不过,朕听说,有些地方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朕的政策,到了他们手里,恐怕就变了味了。”
李明心头一震,心想这老朱,果然什么都知道!
“皇上圣明!”李明赶紧说道,“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一定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那是自然!”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朕要让那些贪官污吏,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李明心里暗暗叫苦,心想这老朱,下手真狠!
“除了内部问题,外部也不太平啊。”朱元璋话锋一转,又提起了另一个问题。
“哦?外部有何问题?”李明问道。
“那些小国,表面上臣服于我大明,背地里却暗怀鬼胎,蠢蠢欲动。”朱元璋冷笑道,“他们以为朕不知道吗?”
“皇上英明神武,自然是洞察一切。”李明恭维道。
“哼,朕要让他们知道,得罪我大明的下场!”朱元璋霸气地说道,“重九,你有什么想法?”
李明沉吟片刻,说道:“皇上,臣以为,对于这些小国,既要恩威并施,又要防微杜渐。”
“恩威并施,防微杜渐?”朱元璋重复着李明的话,似乎在琢磨其中的含义。
“所谓‘恩威并施’,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臣服于我大明,可以得到好处;反抗我大明,就要付出代价。”李明解释道,“所谓‘防微杜渐’,就是要时刻警惕他们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动,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扼杀在摇篮之中。”
“嗯,你说的有道理。”朱元璋点了点头,“那具体该如何做呢?”
李明微微一笑,说道:“皇上,臣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外交,争取支持;二是加强军事,震慑敌人;三是加强情报,掌握动向。”
“加强外交,争取支持?”朱元璋有些疑惑,“那些小国,都是墙头草,哪有什么支持可言?”
“皇上,此言差矣。”李明说道,“虽然有些小国是墙头草,但也有一些小国,对我大明心怀敬畏。我们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拉拢这些小国,孤立那些敌对势力。”
“嗯,有道理。”朱元璋点了点头。
“加强军事,震慑敌人?”朱元璋继续问道,“这个朕明白,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军队,不是吃素的!”
“正是如此。”李明说道,“只有让他们看到我大明的实力,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
“加强情报,掌握动向?”朱元璋问道,“这个也很重要,朕要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不能让他们有任何可乘之机。”
“皇上圣明!”李明恭维道。
朱元璋听完李明的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重九,你果然是朕的得力助手!”朱元璋赞赏地说道,“有你在,朕就放心多了。”
“臣不敢当。”李明谦虚地说道。
“好了,你先回去吧。”朱元璋摆了摆手,“朕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
“臣告退。”李明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皇宫。
回到府邸,李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呼,总算是应付过去了。”李明自言自语道,“这老朱,真是越来越难伺候了!”
他走到书房,拿起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看来,要尽快把那些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啊!”李明心里想道,“不然,迟早要出大问题!”
于是,李明开始安排开明官员前往内陆地区,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工程,开辟新的商路。
同时,他还加强了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调集精兵强将,严防死守,防止那些小国入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内陆地区的经济开始逐渐好转,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而那些心怀鬼胎的小国,看到明朝的实力越来越强,也开始变得老实起来,不敢再轻举妄动。
明朝的国力,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天,李明正在书房里处理公务,突然,一个锦衣卫走了进来。
“李大人,皇上有请。”锦衣卫说道。
李明放下手中的笔,眉头微皱。
“又有什么事?”李明心里嘀咕道。
他跟着锦衣卫,一路来到了皇宫。
只见朱元璋正站在御花园里,欣赏着盛开的鲜花。
“重九,你来了。”朱元璋笑着说道。
“皇上,您找臣有何事?”李明问道。
“朕想问问你,最近的改革措施,进展如何?”朱元璋问道。
李明如实回答道:“回皇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内陆地区的经济己经开始好转,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那些小国也变得老实起来,不敢再轻举妄动。”
“嗯,不错,不错。”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你的确没有让朕失望。”
“不过……”朱元璋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起来,“朕最近发现,虽然内部经济有了改善,外部挑衅也暂时得到遏制,但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远方,似乎在眺望着什么。
“有些地方,似乎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李明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这老朱,果然是属狗的,鼻子这么灵!
刚有点风吹草动,他就闻着味儿了!
“皇上可是发现了什么端倪?”李明小心翼翼地问道,同时脑子里飞速运转,盘算着最近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
朱元璋没有首接回答,而是缓缓踱步到一棵老树旁,伸手抚摸着粗糙的树干,仿佛在感受着历史的沧桑。
“重九啊,你可知这树为何能长得如此高大?”朱元璋突然问道,语气意味深长。
李明心说,您老人家这又是在玩哪一出?
“回皇上,是因为它根深蒂固,汲取了足够的养分。”
“不错,根深才能叶茂。”朱元璋点了点头,眼神却变得锐利起来,“可如果这根底下,藏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呢?”
李明瞬间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那些表面上臣服的小国,就像是藏在树根底下的毒瘤,正在暗中吸收着大明的养分,伺机而动!
“皇上英明,臣明白了!”李明拱手道,语气坚定,“臣定当竭尽所能,将这些毒瘤一一铲除,绝不让它们危害我大明的根基!”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笑,拍了拍李明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朕相信你,重九。不过,你要记住,这些毒瘤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们狡猾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反咬一口。”
说完,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明一眼,转身离去,留下李明独自站在御花园中,感受着那股无形的压力。
“看来,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他抬头望向天空,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坚定,然后,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自言自语道:“哎呦,娘娘还在家等我吃饭呢……”
常看常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BFV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